脂肪肝的引起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当以及嗜酒造成的,虽然轻度的脂肪肝没有什么症状,但是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还是要做好治疗工作,下面我们就对患脂肪肝吃什么好?吃山楂真能预防脂肪肝吗?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广大患者带来更大的一个帮助。
目录
16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1. 太胖的人。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
2. 爱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
3. 快速减肥的人。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4. 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
5. 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
6. 药物滥用者。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2患脂肪肝吃什么好
1.豆制品——是脂肪肝饮食治疗的首选食物,包括豆浆、豆腐、豆芽等。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果每日摄入30~50克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脂水平,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者指出,大豆的降脂作用明显地与原来血脂水平高低有关。原血脂越高者,大豆的降脂作用越显著。
2.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3.洋葱——具有促进血凝块溶解,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年人多吃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4.大蒜——具有舒张血管,化解血小板过度聚集的功效,并有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以及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如果每人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但是伴随肝硬化或明显的肝胆症状时应禁用。
5.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3吃山楂真能预防脂肪肝吗
据现代中医药学研究证实:适宜多吃些山楂具有一定的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其熊果酸入肝,具有一定健脾、助消化、开胃等功效,并且其所含有的解脂酶有助于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脂质代谢,经常服用可起到一定的降压、降胆固醇、调脂、活血化淤及增强心肌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来说其实很好的饮食佳品。
山楂配伍绿茶或山楂蜂蜜饮适时适量饮用对脂肪肝防治效果甚佳,尤其对脂肪肝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可起到双赢的作用。
此外,山楂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果、叶、核、根、茎均可入药,其含有的熊果酸成分,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脂肪肝患者经常吃些山楂、山楂片、山楂丸或用山楂泡水喝、山楂茶等,均可起到不错的消食去脂、预防保健的作用,同时亦是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
总之,脂肪肝患者是适宜吃山楂的,并在用法及量上根据自身状况把握好,对脂肪肝的防、治都是很有帮助的。
4营养不良竟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和脂肪储积。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至5克脂质。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内有脂滴时,就称为脂肪肝。
据介绍,肝细胞内的脂类主要以脂滴的形式存在。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肝细胞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或转运脂肪入血的能力减退,肝细胞内就会堆积大量脂滴,即形成肝脂肪变。同时,脂类在肝脏细胞的细胞质内聚集对肝脏造成第一次打击,随后触发一系列细胞毒素事件,从而造成第二次打击,最终导致肝脏的炎症反应,使脂肪肝进展至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
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目前因营养不良而造成脂肪肝的人数有上升趋势,主要见于严重慢性炎症肠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缺乏、过度节食等情况,这种疾病同其他病因导致的脂肪肝一样,轻者无症状,中、重症者则会转为慢性肝病。
临床研究发现,当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便会影响脱辅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致使脂蛋白生成不足。与此同时,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转运能力而沉积于肝内,就会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5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
1、痰湿内停
此类体质的人群比例最高,这类人外表有丰满的体型,不仅不愿意运动,嘴里总是“黏黏的”,不喜欢喝水,咽部好像有东西堵着,周身困重,胸喘憋闷,头晕恶心,舌苔又白又厚。可以用陈皮、苍术、茯苓、厚朴、泽泻中药等进行防治。
2、湿热内虚
年轻人中湿热蕴虚体质较多,表现在平常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口干口黏、口苦、肋易胀痛,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苔又黄又腻。可以用薏米仁、通草、滑石、蔻仁、杏仁、青蒿、茵陈等中药进行防治。
3、肝郁脾虚
这类人相对内向,心情容易抑郁不舒,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食欲较差,舌泛边有齿痕。可以用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等中药进行防治。
4、气滞血瘀
这类体质也较常见,表现为胸部胀闷,好像有东西压着不舒服,面色偏黑,常伴有各种疼痛,女性朋友则出现痛经,舌和唇色紫暗。可以用绿萼梅、八月札、香附、郁金、丹参、桃仁等中药进行防治。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