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甲状舌管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本病以男性居多,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约50%的病例发生于20岁之前。绝大多数病人可见颈前肿物,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位为最常见。

目录 甲状舌管囊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甲状舌管囊肿是怎么回事 甲状舌管囊肿的饮食 甲状舌管囊肿早期症状有哪些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术后复发的预防措施

1甲状舌管囊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发病原因

  正常的甲状舌管位于舌骨之前,管径1~2mm,与舌骨前面紧密相连,不能分离,其发生始于胚胎第4周,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甲状舌管沿颈部正中线下降,直至未来气管的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个侧叶,在正常情况下,到胚胎第6周,甲状舌管开始萎缩退化,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后,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 10周后甲状舌管没有消失或退化不全,残留管状结构部分因上皮分泌物积聚其中可形成囊肿,是为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并形成瘘,则为甲状舌管瘘,瘘管有3种形态:完全性瘘管,由盲孔直达颈部皮外;内盲管,开口于盲孔;外盲管,开口于颈部皮肤

  (二)发病机制

  甲状舌管囊肿发生在颈部正中线,可在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以舌骨附近最为常见,多位于甲状腺和舌骨之间,舌骨平面以上的囊肿多位于中线,舌骨平面以下者可居中线或偏向一侧,以偏左为多,甲状舌管囊肿常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薄,外为纤维组织包绕,内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细胞,上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合并感染者可有炎症细胞:囊壁内可有甲状腺组织,囊内容物多为黏液样或胶冻样物质,其内含有蛋白质,胆固醇等,本病也可发生癌变,1915年Ucherman首先描述了甲状舌管囊肿癌变,至今文献报道已超过150例,大部分为乳头状癌,也有滤泡状癌,鳞癌等,但关于其来源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隐匿性甲状腺癌扩散而来,也有人认为是起源于甲状舌管囊肿壁内的异位甲状腺组织。

2甲状舌管囊肿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正常的甲状舌管位于舌骨之前,管径1~2mm,与舌骨前面紧密相连,不能分离。其发生始于胚胎第4周,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甲状舌管沿颈部正中线下降,直至未来气管的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个侧叶。在正常情况下,到胚胎第6周,甲状舌管开始萎缩退化。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后,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10周后甲状舌管没有消失或退化不全,残留管状结构部分因上皮分泌物积聚其中可形成囊肿,是为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并形成瘘,则为甲状舌管瘘。瘘管有3种形态:完全性瘘管,由盲孔直达颈部皮外;内盲管,开口于盲孔;外盲管,开口于颈部皮肤。

  二、发病机制

  甲状舌管囊肿发生在颈部正中线,可在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以舌骨附近最为常见,多位于甲状腺和舌骨之间。舌骨平面以上的囊肿多位于中线,舌骨平面以下者可居中线或偏向一侧,以偏左为多。甲状舌管囊肿常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薄,外为纤维组织包绕,内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细胞。上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合并感染者可有炎症细胞:囊壁内可有甲状腺组织。囊内容物多为黏液样或胶冻样物质,其内含有蛋白质、胆固醇等。本病也可发生癌变,1915年Ucherman首先描述了甲状舌管囊肿癌变,至今文献报道已超过150例,大部分为乳头状癌,也有滤泡状癌、鳞癌等。但关于其来源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隐匿性甲状腺癌扩散而来,也有人认为是起源于甲状舌管囊肿壁内的异位甲状腺组织。

3甲状舌管囊肿的饮食

  1.猪胰淡菜汤

  取猪胰1个,淡菜60克。先将猪胰洗净切成条块;淡菜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放入锅中,加水煨汤等煮开后10分钟再加入猪胰;煨煮后稍加味精,不拘时食用。具有益肺补脾,润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甲状腺肿大,毛发枯少,产后虚弱消瘦等症。

  多食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海蜇、淡菜等。

  2.海带猪肉排骨汤

  用海带50克,排骨200克,黄酒、精盐、味精、白糖、葱段、姜片适量。先将海带用水泡发好,洗净切丝;排骨洗净斩块。锅烧热,下排骨煸炒一段时间。加入黄酒、精盐、白糖、葱段、姜片和清水适量,烧至排骨熟透,加入海带烧至入味,加味精调味,佐餐食用。

  取海带、海藻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用野苋菜根60克、红糖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取牛蒡子根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查看详情>>

4甲状舌管囊肿早期症状有哪些

  本病以男性居多,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约50%的病例发生于20岁之前。绝大多数病人可见颈前肿物,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位为最常见。

  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可伴有颈部胀痛、吞咽不适、咽部异物感等局部症状。合并感染者可表现为痛性包块或脓肿,若已形成瘘者,可见窦道,窦道中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感染明显者可伴有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体检时,在颈部中线附近可触及肿块,质地软,直径1~5cm,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有弹性或波动感。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舌骨体与囊肿之间可触及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可随伸舌运动上下移动。

  甲状舌管囊肿多可根据颈前肿物部位和伸舌移动、穿刺可抽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黏稠性液体做出初步诊断。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其中以B超检查意义较大。

5甲状舌管囊肿或瘘术后复发的预防措施

  (1) 利用好术中美蓝示踪,尽量切净小的分支或瘘管。在进行美蓝示踪时,大的囊肿或瘘管只要细致操作,防止美蓝污染术野,一般可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小的囊肿或小的瘘管,可结合术前的B 超定位分析,不注射美蓝。然后在分离时不要牵拉断瘘管或小分支,沿分支或瘘管分离到舌骨后,切除舌骨中段约1. 5 cm。电凝舌骨断端,然后环形缝扎。

  (2) 舌骨切除的范围要足够。从甲状舌管囊肿的胚胎发育来看,囊肿和瘘的瘘管并不都从舌骨中央穿出。可从舌骨体中段的不同部位穿出,亦可不穿出舌骨而穿过周围组织。其瘘管可为多根或单根。Horisawa 等发现,在舌骨水平,甲状舌管最远的分支距中线距离是0. 24~0. 96 cm。因此要求切除舌骨至少1. 0 cm ,并切除其附着组织。一般切除舌骨1. 5 cm 左右。

  (3) 对于反复感染或复发的病例,是首先要控制好感染,待炎症消退2月后手术。其次,术中尽可能切除所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甲状舌管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关系,男女均可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青少年为多见。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有时可偏向一侧。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进行性颈部肿块、颈部囊性病变、颈部疼痛、咽部有异物感、囊肿、继发感染、吞咽不利、咽部异物感、脓性分泌物[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标签: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标准榻榻米技术百科问题1:榻榻米标准尺寸是多少?答:榻榻米的标准尺寸为:180CMX90CMX5CM,也就是一张榻榻米的面积为162㎡。榻榻米,旧称“叠席”,源于古代中国,是房间里供人坐或卧的一种家具。传至日本后演变成为其传统房间“和室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5)

    一:燃气报警器评测技术百科问题1:燃气报警器哪个牌子好可燃气体报警器排名燃气报警器评测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呢,燃气报警器以下牌子质量好。NO1x09FIGARO费加罗x0998x09NO2x09空气电台AIRRADIOx0996x0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2)

    一:螺杆鼓风机技术百科问题1:鼓风机这个行业市场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答:根据QYResearch《2021-2027中国风扇和鼓风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行业结构分析来看,风机鼓风机行业并不集中。这些制造商从大型跨国公司到小型私营公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5)

    一:同步齿形带应用技术百科问题1:同步齿形带传动的优点?与普通带传动的区别?答:齿形带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而齿轮传动是刚性传动。前者适合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而且缓冲吸振效果较好。你说的二级,不是问题的关键,齿形带传动也可以做成二级的。问题2: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7)

    一:电磁炉专用技术百科问题1:电磁炉必须要用专用锅吗?答:电磁炉不需要专用的锅具,只要符合电磁炉使用规范就可以铁系锅类,这种锅类里包含搪瓷锅、铸锅以及不锈铁锅、不锈钢锅类与专门用于电磁炉的复合底锅类,而且通常情况下,锅底的直径不可小于8CM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64)

    一:河北彩涂钢板技术百科问题1:哪里的彩涂板好?河北彩涂钢板答:山东尚兴板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厨都、江北薄钢板物流集散地、彩涂钢板生产监制基地、全国百强县--博兴县兴福工业园,地处华北经济开发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发达,交通条件极其便利。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