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后身体各个机能都在逐渐下降,如果不及时保健养生,后果将变的越来越严重,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因此,老年人要长寿,如何进行保健养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健康问题!老人想长寿不要做什么?老年人长寿八大秘诀?一起来看下。
目录
1老年人长寿八大秘诀
秘诀之一:大便通畅
每天早晨排一次大便,从医学角度看,老人每天定时大便有助于排泄体内废物,使自己免受毒素荼毒,这便起到了保健效果。
宜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多纤维素食品,能使大便通畅。切记不要随意采用泻药。
秘诀之二:体重适宜
肥胖的最大危害是它会带来许多老年性疾病,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石症和胰腺炎等病。
另外,老年人体重超重还会增加脊柱和关节的负担;容易发生背痛、关节炎和关节变形等,所以老年人要避免老来“发福”,最理想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
秘诀之三:坚持梳头
许多老年人头发日渐稀少甚至成了光脑袋,便不再梳头。其实,梳头中蕴涵着重要的养生意义。
首先,梳头是保护头发的好方法。反复梳头可产生生物电感应,刺激头皮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减轻脱发,促生新发。
同时,梳头也是促进大脑运动的好方法,能够收到健脑安神的意外效果。
秘诀之四:定时喝水
医学研究证明,水在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以及防疾疗病方面的作用,丝毫不逊于蛋白质等营养要素,饮水量不足使许多人的神经肌肉状态不佳,肝与肾的功能降低,毒性物质增多而成为疾病的温床。
尤其是老年人,口渴感变得迟钝,等到口渴感出现时,体内缺水已相当严重,此时补水难免有“亡羊补牢”之憾,身体已经遭受的损失无法补救。
秘诀之五:调养精神
研究证明,失落、孤独、气怒、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刺激个人,将导致其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机能下降、老年性疾病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待人接物应豁达大度,说话行事要光明磊落,想得开,少生气。
秘诀之六:动静结合
老年人退、离休后,应每天坚持户外运动。但运动量要适度,不宜太剧烈,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为好。同时,亦要有静坐静卧的时间,特别是在疲劳后,更应安静休息。
家务劳动可以说是一种运动与静养、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最佳形式。家务劳动的内容丰富、机动灵活、可提可放、可轻可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都可运用。
秘诀之七:勤洗下身
人到老年,不少男人性事也“退休”了,也就有意无意地淡忘了这件事。对此,医生提醒老年男子:勤洗下身还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务必善始善终。
男性生殖器,特别是包皮中皮脂腺分泌旺盛,如果不经常清洗,会使分泌物大量积存在包皮下,形成豆腐渣样的包皮垢,引起包皮炎还在其次,如果诱发了尿路感染甚至阴茎癌,那可就是关乎生命的大事了。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勤洗下身,以降低患癌的风险,还有是平时也应常常吃点硒维康片,以增强体质,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患癌的风险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秘诀之八:坚持刷牙
许多老年人认为没了牙,刷牙也就成画蛇添足之举了。其实不然,刷牙不仅限于保持牙齿卫生,预防蛀牙,对整个口腔乃至邻近器官都有保健作用。
刷牙还可防止老年性肺炎的偷袭,奥妙在于刷牙时牙刷刺激牙龈、牙槽,引起兴奋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增强,防止口腔中的异物错吸入呼吸道而诱发吸入性肺炎。
2老人想长寿不要别这样做
1、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2、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3、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4、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5、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3老人长寿的八大习惯
1、常与女性接触(结婚)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成长环境中女性较少的男性更容易发生早亡。女性比例较高的环境使男性更容易找到伴侣,美满婚姻有益于延年益寿。
2、适量喝红酒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最新研究称,红酒中所含的白藜芦醇既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心脏病及脑卒中,也有助于延缓衰老。
3、规律的性生活
据美国“自然新闻网”报道,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科学家对1000名中年男性进行10年跟踪调查发现,经常获得性高潮的男性长寿几率高2倍。
4、每天用牙线保护牙齿
研究发现,每天用牙线不仅保护牙齿,而且可防止有害菌通过牙龈炎症部位进入血液循环,进而降低心脏病的危险。
5、唱歌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与普通人相比,合唱团歌手身体更健康、更少看医生,也更少抑郁。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唱歌可促进多巴胺产生,缓解压力,有助锻炼心肺功能及腹部与背部肌肉。
6、多做家务活
英国报道称,英国癌症研究会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花17个小时干家务(洗衣、做饭、拖地等)的妇女,其乳腺癌危险降低30%。
7、适当发泄怒火
适当发怒比压抑怒火更有益减压护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发现,发泄愤怒的男性发生心脏病危险及严重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50%。
8、养宠物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新载文称,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养宠物可缓解压力及焦虑,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4长寿老人的七大面相特征
1、耳朵
耳朵与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肾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到寿命的长短。耳朵要轮廓分明,垂珠贴肉,色泽鲜艳红润,耳门阔大,耳肉红而坚厚,耳形耸高而长,这样的人是长寿之人。
2、人中
人中者,沟渠之象也。只有深长体内的体液才能通畅运行,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利。《神相全编》中说“人中深而长者,长寿”。这个部位深长、端正而直的人可以长寿。
3、眉毛
眉毛被称为保寿官,可见它与人的生命有关系。《神相全编》中说道“眉毛长垂,高寿无疑”。就是说眉毛高长而眉尾下垂的人高寿无疑。
4、眼睛
中医学的观点非常注重观察神的存在与否,主要是指观察眼中的光彩。《太乙照神经》中说“目有神光者寿”。我们常说的眼炯炯有神就是这个意思。
5、头骨
枕骨在脑后正中偏下的部位,由于睡觉时,它首先接触枕头,所以叫枕骨。这个骨头要连肉而起,不能过于孤零零地独露在外,脑后的枕骨丰满的人长寿。
6、鼻子
相学中认为鼻子要丰满端正,鼻梁挺直,鼻梁骨不能有塌陷。《太乙照神经》中说“年寿隆起者寿”。年寿是指鼻子的中部,鼻梁中部隆起者可以长寿。
5老年人想要长寿心态要好
第一件宝:好心态 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态,长寿一法宝。”综观世界各国百岁老人,无一不提及良好心态。 波兰年龄最大的老寿星,115岁的雅尼娜·艾兹维科夫斯卡,是有名的遇事想得开的老太太。她的大半生都是在战乱、贫困中度过的,但她坚强、自信,从不悲伤,身心没有被摧垮,活到了115岁高龄。
清代名医张培仁在《妙香堂丛话》中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善养喜欢神’。” 第二件宝:好人缘 大量的调查资料发现,百岁老人都具有好人缘的共同特点。 寿星们在为人处事上能够正确对待人,正确对待事。
寿星大都具有“六心”,即仁爱之心、善良之心、正直之心、宽恕之心、真诚之心、奉献之心,体现了情操高尚、与人为善、心地坦荡的待人处事之道。
孔子说:“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又说:“仁者,爱人。”以此处理人际关系,心无私欲,胸怀坦荡,多吉多利。生活在畅心如意的环境之中,必然有益于身心健康。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缘好的人,心情好,体内能分泌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健康长寿。
第三件宝:好习惯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受生物钟的控制。有规律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人体生物钟运转正常,有利于健康长寿。
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引起早逝的原因多与起居无常和不良嗜好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人类的健康长寿,60%以上取决于生活方式。我国近年来的前10位死因中,因不良行为习惯而致病的达50%以上。
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嗜好及思维方式等,是人们日常行为的综合。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习惯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好坏之别、美丑之分。从百岁老人的生活习惯看,他们都具有起居有常,行不妄失的好习惯。长寿老人都能遵守符合养生要求的作息制度,并重视细节养生,无不良嗜好。
曾连续5次在北京春运会上夺取80岁以上年龄组5000米长跑冠军的初日长老人,已93岁高龄,身子骨挺结实。他的长寿秘诀是坚持“三定量健身法”,即坚持定时定量的体育活动,坚持定时定量的合理饮食,坚持定时定量的睡眠。
多年来,他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从不妄动,把“三定量”作为日常行为准则,老而康健,身心保持着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