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不仅给老年人带来影响, 还跟家人以及子女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老年人的初期症状表现,及时发现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那老年痴呆初期有什么症状表现呢?老年痴呆和牛奶能预防吗?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老年痴呆初期有什么症状表现
1.近事遗忘:突出的症状是记忆障碍,常是近事遗忘,甚至瞬间即忘,事后也想不起来,即使别人提示也想不起来,总是忘记刚发生的事情,经常性手里拿着某物而找某物,刚吃过了饭说未曾吃,但对以往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可清楚记得。家属有时还会误认为患者记忆力不错。
2.词不达意,絮絮叨叨:言语表达不流畅,含混迟钝,常忘记一些字词。本来想表达一种意思,说出来的却是另外一种意思,不能确切表明自己的意愿。有时赘述,对一些无关的事纠缠不放,唠叨不停,总是反复不停地说,或言语重复,语无伦次,令人费解。
3.忘记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
4.敏感多疑:认为亲人对自己不好,子女不孝。怀疑自己的东西被家人或邻居给偷走了,经常把贵重的东西变动地方藏起来,而实际上放得并不隐蔽。自己东西找不到总怀疑别人。
5.情感冷漠: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对过去感兴趣的事情也觉得索然无味。
6.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易激怒伤感,抑郁、任性、自私、幼稚或与儿童斤斤计较。
7.计算力下降:早期计算力变慢,逐渐出现计算错误。上街买菜,简单的账目算起来很费力,甚至根本不会算了。
8.定向障碍:主要是时间和地点的定向错误,如对时间的感知谈漠或混乱,不知当时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经常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且记不清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干什么等。
2每天喝牛奶能防老年痴呆
胎儿期:孕妇绝不能乱补
研究结论:若婴儿头围过小(男婴小于30.21厘米;女婴小于29.74厘米),其年老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为正常婴儿的1.4倍。
“这一结论提醒我们,孕妇要注意合理补充营养,否则就会影响胎儿脑部神经的发育,从而对其今后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张振馨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胎盘是土地,妈妈摄入的营养就是肥料,只有肥料充足且被土地吸收了,土地才能为胎儿提供足够的养料。
孕妇滥补不行,不补也不行。张振馨认为,最科学的办法是保证每天摄入含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品,注意营养的均衡,但不用刻意大补,吃各种保健品。定期进行孕检,保证标准的体重增长。个别女性由于担心身材,孕期还限制饮食的极端行为万万要不得。
目前,高龄产妇带来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过早生育也会给孩子带来风险。研究显示,妈妈在20岁前生下的孩子,得老年痴呆的风险是21—34岁的2.76倍。这是边远地区女性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青少年期:每天喝杯牛奶
研究结论:每天喝牛奶的人,认知损害风险是不喝牛奶者的64%;
接受过大学、高中教育的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为未接受者的35%、67%。
出生时的不良因素不一定会导致痴呆,张振馨认为,出生后的教育,以及父亲的职业、家庭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也就是说,出生时的“神经缺陷”是可以弥补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说,接受教育就如同给你的“智力银行”存钱,存得越多,使用越频繁,应对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反之,智力存储低的话,人到老年,神经系统的一点损害可能就会导致痴呆。
“除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营养。”张振馨说,青春期大脑才完成发育,这个时候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但这并不是鼓励滥补,而是科学饮食,均衡营养,每天喝杯牛奶更是关键。
壮年期:防慢性病、心理病
研究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是无脑血管病者的1.85倍,肥胖者是不肥胖者的1.5倍,糖尿病患者是无糖尿病者的1.41倍。
张振馨告诉记者,血管相关因素影响老年痴呆的具体机理还不清楚,但两者的关联性明显。就拿血管性因素来讲,临床上,50%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同时伴有血管问题。
因此,壮年期要特别重视预防慢性病,不要仗着年轻,过着“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的颠倒生活,或是趁着年富力强,非要拼出个事业高峰。切忌饮食上“早上应对,中午对付,晚上享受”,以及久坐不动。
在保证少熬夜,少吃高油高脂性食物之外,还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抑郁也可能是老年痴呆的风险因素之一。美国已有研究显示,长期抑郁引发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人体分泌过多的皮质醇激素,最终导致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增高。
中老年期:走出去、多动脑
研究结论:智力活动、休闲活动、读书写字、养花种草等均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退休后,社交活动骤然减少,如果自己再不走出去,麻烦就来了。陈海波说,社交活动会对人体的脑部产生刺激,能够很好地预防老年痴呆。张振馨提醒,除了多参与社交活动之外,预防老年痴呆,一定要多用脑,看书、练书法、养花,甚至是打麻将等娱乐活动都会有一定的效果。中老年朋友还可以陪着孙子孙女一块学习,动动脑。
特别要注意,老人不能整天坐在家里看电视。有研究结果显示,每多看一小时电视,今后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不爱看电视的人高出1.3倍。
3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要怎么做
1、尽量保持患者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恒定不变,必须改变时要采用缓慢渐进的方式。痴呆患者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差,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其不知所措,加速自理能力的下降。但现实生活中变化总是难免的,护理者应尽量使这一变化小一点、慢一点,并反复教导和训练患者适应新环境。
2、提供适当的帮助。照料痴呆病人并不等于替他做一切事,那将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应鼓励他去做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痴呆患者就是在做最熟悉的事情时,也可能遇到困难而产生挫折感,进而退缩回避,并最终丧失做此事的能力,适当的帮助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3、自我调适。护理痴呆患者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社会支持,将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他们的情绪波动带给患者额外的压力。
4、耐心。由于痴呆患者理解力、记忆力减退,因此在接受指导时大多反应较慢,或因遗忘护理者的要求而停滞不动。护理者需不急不躁,多给患者一些时间,并心平气和地反复指导,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求医网温馨提示:关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原则和日常护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熟知。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一些关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原则和日常的护理方法。同时为了能够早日的康复,还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才能够早日的摆脱疾病。
4老年痴呆症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1、脑变性疾病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除此之外,还有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
2、 脑血管病
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
3、 遗传因素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但是,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显性基因遗传;有人则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遗传作用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突变所制约,以致中断其遗传作用。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老年呆属非遗传性疾病,如血管性痴呆与遗传无直接关系。
4、内分泌疾患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都可能引起痴呆。
5、营养及代谢障碍
由于营养及代谢障碍造成了脑组织及其功能受损而导致痴呆。如各种脏器引起的脑病,像肾性脑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脑的缺血、缺氧,可以导致痴呆;其他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等都可导致痴呆。营养严重缺乏,如维生素B1、B12以及烟酸、叶酸缺乏症均可导致痴呆。糖尿病及高脂血症都可引起大、中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及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可引起脑梗死及脑出血,导致血管性痴呆。
5老年痴呆的10大食疗妙方
1.花生100克,猪蹄1只,洗净,加水炖熟,加入调味品,每日1剂。
2.枸杞10克,羊脑1只,洗净,隔水蒸熟,加入调味品,每日1剂。
3.海带100克,洗净,切丝,煮熟后加入豆腐200克及生姜片,再煮半小时,加入调味品,每日1剂。
4.活泥鳅250克,洗净,打入鸡蛋3只,煮后加入调味品,每日1剂。
5.龙眼肉25克,莲子15克,黑豆20克,红枣5只,洗净,炖熟,每日1剂。
6.麦冬15克,枸杞、五味子各10克,洗净,研成粗末,同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7.白木耳15克,猪瘦肉300克,洗净,切片,去核红枣5只,用文火煮熟,加冰糖,每日1剂。
8.党参15克,益智仁、白术、半夏各10克,陈皮、生姜各6克,猪尾4条,洗净,蒸半小时,每日1剂。
9.柏子仁、松子仁、酸枣仁各10克,红枣3只,洗净,与粳米50克共煮粥,每日1剂。
10.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各10克,洗净,与粳米50克共煮粥,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