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由于不良哺乳姿势,乳前牙滞留或早失,上恒切牙先天性缺失,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不足,全身性疾病以及遗传性下颌前突所致。地包天如何治疗?相信很多人对于地包天都不陌生,其实地包天也是牙齿畸形的一种,因为地包天,面部曲线也受到了影响,那么地包天怎么治疗?
目 录
1地包天如何治疗
自锁托槽矫正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它的一个看似很小的改变,却给固定正畸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自锁托槽矫正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矫正技术有以下优点:
缩短治疗时间目前有不同公司生产的多种自锁托槽,有一些自锁托槽可以缩短疗程半年以上。
舒适:大大降低钢丝与托槽之间的摩擦阻力,使矫正过程显得更加舒适、柔和。
无需拔牙:由于自锁托槽的摩擦力极低,牙齿的移动更为容易,所以一些以往需要拔牙治疗的病人现在可以不拔牙治疗。
减少复诊次数:传统固定正畸大概在4周左右复诊一次,而自锁托槽矫治的复诊间隔可以延长到8~10周,也就是2个月复诊一次。
2地包天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引起。如果父母中有人是反颌,宝宝就有遗传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占1/3;
2、喂养方式不当。宝宝乳牙反颌的家庭因素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妈妈如将奶瓶拿得太高,宝宝就必须把下颌外伸才能喝到奶,久而久之,下颌就会较上颌更突出,形成反颌;
3、养育方式不当。如让宝宝养成经常吮手指、咬嘴唇、咬物、吐舌、下颌前伸等不良习惯以及奶嘴使用时间过长;
4、替牙期的局部障碍所致。发生乳牙滞留或招式,或者上磨牙早失,上恒牙后移等都可造成“地包天”;
5、疾病引起。如宝宝有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长时间刺激下颌前伸,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前牙反牙合;唇腭裂术后患者常常出现上颌发育不足,易造成前牙反牙合及近中错牙合,下颌会变得突出;佝偻病患者以及内分泌疾患都有可能出现“地包天”。
3地包天的表现
前牙反牙合、部分合并后牙近中错牙合,颜面可表现为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足的凹形侧面型。
1.牙源性
多由于牙齿萌出或替换过程中的局部障碍所至,常表现为单纯的前牙反牙合。反覆盖较小,磨牙关系为中性或接近中性关系。下颌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
2.骨源性
多由于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除了前牙反牙合外常显示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错牙合,并伴有颌骨畸形。可表现为下颌角钝,下颌体长,下颌支短或上颌前部发育不足。颏部明显前突,下颌常不能自行后退。颜面多呈凹面型,有时还伴有开牙合畸形。这类前牙反牙合又可分为3型
(1)上颌前部发育不足,下颌发育正常。
(2)上颌发育正常,下颌过度发育。
(3)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过度发育。
3.功能性
由于不良哺乳姿势等而引起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造成下颌前突和前牙反牙合,但其下颌形态和大小基本正常,下颌可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系,可称之为假性下颌前突。如不及早矫治,日久可能发展成真性下颌前突。
该病确诊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可通过X线头影测量协助诊断。
4地包天的危害
1、影响咀嚼功能及口腔健康
多数牙地包天患者的上下前牙不能对咬,不能行使切咬功能。主要表现为进食时间较正常人长。个别牙地包天时,前牙咬合交叉错乱,也会妨碍正常功能活动,久之可造成牙齿的不正常磨耗。地包天患者也易患颞颌关节疾病。
2、妨碍颌骨的发育,影响美观
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足,从侧面看,面形呈月牙状脸,好似全口牙齿都已脱落后的老太太的面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有些人还因此造成心理障碍。
5地包天矫正后注意事项
1、地包天牙齿矫正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如果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无菌盐水擦拭。
2、地包天牙齿矫正手术后,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但压力不宜大,术后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休养。
3、不能急于吃去痛片,因为阿斯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4、地包天牙齿矫正后不吃硬壳食物,比如:骨类食物、蟹、坚果类等。这样可以防止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矫正器的附件松脱,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5、地包天牙齿矫正后保持口腔清洁,牙齿矫正器是靠粘结剂粘结在牙齿上,通过矫正器件给牙齿施力,来达到牙齿移动。
6、刷牙方法应该是用小头软毛儿童牙刷,竖刷。动作要轻柔、要慢,每次3至5分钟。可用水或茶水餐后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