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指新生儿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脑损伤或者脑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为了加深大家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脑瘫的致病原因,希望大家可以细心阅读。
目 录
1脑瘫是怎么引起的
第一部分、产前因素
1.遗传性因素
一些脑瘫患儿可有家族遗传病史,在同辈或上辈的母系及父系家族中有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等。近亲结婚出生的幼儿中脑瘫的发生率增高。相关机构调查同型脑瘫16个家族,其中10个家族有先天性运动失调,3个家族有失调性双瘫。
2.宫内感染 母亲患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胎儿的发育异常,包括各种先天畸形以及智力障碍。在妊娠期感染中,最普遍的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等)是胎儿神经发育残疾的已知原因。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感染常伴有脑瘫、癫痫等中枢神经后遗症,在癫痫、脑瘫、神经性耳聋患儿中,弓形虫检出率显著增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孕期感染可能是脑瘫形成的十分重要的单独病因。
3.宫内发育迟缓 宫内发育迟缓的胎儿,大脑发育也相应受到损害,由于头颅发育障碍常导致小头畸形,又进一步制约了脑组织的发育,所以容易造成脑瘫。
4.妊娠期外伤
如外伤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致胎儿宫内死亡、宫内窘迫和宫内发育迟缓,与脑瘫发生的相关机制可能是损伤后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导致早产。GillesMT等的研究认为孕妇外伤程度与胎儿损伤情况无明显相关性,有时轻微损害也能导致胎儿死亡和早产。
5.多胎妊娠 由于近年来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多胎妊娠明显增加,使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儿,脑瘫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双胎是脑瘫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双胎导致脑瘫的危险性随着胎儿的成熟而呈增大趋势。研究证实3胎、4胎妊娠胎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及2胎妊娠,且与早产和窒息有关。由于多胎妊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所以与早产、低体重出生相关疾病,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感染的机会
则大大增加,这是多胎妊娠脑瘫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多胎妊娠行剖宫产术可以降低新生儿脑瘫的发生率。
6.甲基汞 近来人们非常关注甲基汞致神经损伤作用而引起脑瘫。它是一种神经毒素,高剂量可导致智力障碍。它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因此有必要重视以鱼和海产品为主要食物来源的人群甲基汞中毒的可能性,研究认为因食用鱼和海产品而长期低剂量接触甲基汞导致神经发育损伤的证据尚不充分。日本和伊朗通过研究水俣病发现,高剂量接触甲基汞能迅速致胎儿脑损伤,然而对孕妇产前在自然环境下长期接触甲基汞的最高容许剂量还存在争议。
第二部分、脑瘫是怎么引起的——产时因素
1.早产 由于低出生体重和早产,胎儿脑组织发育不成熟,易因各种因素作用而使得脑进一步受损伤,引起以痉挛性瘫痪为主的各型脑瘫。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早产是脑瘫的高危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胎龄不足32周的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脑瘫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其发生脑瘫的可能性是足月儿的30倍。 调查资料表明孕周越小,脑瘫的发病率越高。
早产导致脑瘫的原因可能是:①早产儿的脑组织发育不完善;②宫内缺血引起脑白质的损害;③未成熟的胎儿对产后脑缺血的敏感性增高;③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如宫内感染、妊娠中后期的外伤等,也是脑瘫的重要影响因素。
2.窒息 由于羊水堵塞、胎粪吸入、脐带绕颈所致的严重窒息是脑瘫的重要原因。窒息后常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水肿、坏死。据国内研究报道,在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仍以新生儿窒息为第一位原因,由围产期窒息造成的脑瘫占8%~10%。
3.难产 难产可以造成脑损伤和缺氧的后果。
第三部分、脑瘫是怎么引起的——产后因素
1.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特点:①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u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Ixmol/L(5mg/d1);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
2.新生儿溶血病。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至今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而致使新生儿溶血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上海1959~1977年共检查835例新生儿溶血,其中A、B、O型溶血病712例(占85.3%);Rh型溶血病122例(占 14.6%);MN溶血病1例(占0.1%)。新生儿溶血可表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常遗留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
3.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损害,预后较差,存活者往往留存后遗症。凡在产前、产程及产后引起新生儿缺血、缺氧的因素都会致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以早产未熟多见;足月儿也可因儿头过大、臂位产、高位产钳或多次吸引助产等原因引起颅内出血;出生后抢救中可因快速输液、机械通气不当、面罩加压给氧时枕部受压引起小脑出血。再者,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也是引起出血的一个内在原因。
4.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休克
这些都会容易让婴儿得脑瘫。
2脑瘫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1、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该表适用于运动发育迟缓以不同程度脑瘫的运动功能评估。由于脑瘫儿童运动能力某些方面进步比较缓慢,会出现运动发育商随实际年龄下降的情况,所以用发育年龄来反映患儿的变化。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脑病理改变的证据,对脑瘫病因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辅助作用。能够容易地发现脑室旁白质软化、颅内出血等病变。
3、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该量表可以灵敏地反映康复后的效果,适用于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的评估、康复目标制定和康复疗效的监测。但是考虑到没有依年龄建立常模,不能做出运动发育水平的评估。
以上的三点就是脑瘫要做的检查了,生活中家长对脑瘫的孩子加强护理,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一些危险的玩具,多陪伴孩子,多给孩子一些爱,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温暖,让孩子对我们充满信任,这样孩子的疾病才会尽快的康复
3小儿脑瘫遗传吗
脑瘫是脑部神经受损引起的而神经一旦受损就不能自行修复,干细胞作为人体内的原始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人体所需的细胞,将其回输到患者体内分化成大脑神经细胞从根本上修复和营养受损的脑神经从而达到脑瘫的根本治疗效果,所以说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是可靠的也是可取的。
脑瘫会不会遗传,首先要搞清楚引起小儿脑瘫的病因:,造成脑瘫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众说不一。实际上任何造成胎儿及新生儿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伤或中毒等损害因素,均可引起不可逆性的脑损害,导致脑瘫。归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前因素:如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体接触毒性物质、放射线损害、妊娠高血压等。
2) 产时因素:如难产、分娩时胎儿脐带由于下垂及绕颈等原因造成脐带供血中断、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早产未成熟儿、产伤等。
3) 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血肿、败血症导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导致脑缺氧等。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归纳脑瘫的致病原因为:早产、难产、窒息、黄疸。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极少数脑瘫患儿有家族史,不能说明脑瘫的遗传性。所以说,脑瘫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4脑瘫对孩子的危害都有哪些
1、行为异常:脑瘫患儿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如固执、多动、冲动、社交煺缩、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甚至自我伤害。脑瘫患儿较常见的强迫行为 2岁时即能表现出来,主动表现反复固有动作,如检查、重复整理和排列动作、反复头动和伸手、重复单词、焦虑和机械重复操作行为,同时还兼有害怕情绪。另外,还可表现为选择性缄默症,主要表现拒绝与任何人接触及说话,该症与人体气质差异和生物学的易感性有关,常伴有焦虑、恐慌、害怕注视、担心受社会歧视和恐怖。
2、情绪障碍:疾病给患儿造成诸多不便,使活动受到限制,需长期、终身康复治疗。社会上对脑瘫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使患儿紧张、焦虑、恐惧,担心被人讥笑,感到处处低人一等。沉重的疾病负担使其情绪消沉、自卑、自弃,如患儿感到孤独、不幸、悲观,甚至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及羞耻感,所观察的绝大多数患儿有情绪紊乱。恐慌症多见四肢和躯体运动障碍患儿、痉挛性患儿多见,其表现为发抖、心悸、出汗、唿吸短促、虚弱、害怕失去控制甚至窒息。恐慌行为多发于年长患儿,害怕拥挤、人群及声音,喜孤独自玩。
3、认识损害:儿童认知功能涉及学习能力、智力、记忆力及注意力等多方面。脑瘫患儿存在的认知障碍为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如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记忆及集中精力困难。认知障碍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患儿的认知功能,主要取决于脑损害程度,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患儿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
脑瘫的危害如此严重,希望广大女性在怀孕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孕前的准备工作,调理好身体,孕期要注意保健,临产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这样可以减少脑瘫儿的出现。
5脑瘫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痉挛型脑瘫:最常见,约占55%。痉挛状态是当肌肉受到被动牵伸时,肌肉内张力增加的一种状态。这是由于正常的肌肉牵张反射加强而引起的。
(2)手足徐动型:该种类型在脑瘫患者中约占25%,是运动障碍性脑瘫的最常见形式。其引起运动障碍的病损是在大脑基底或在中脑,常累及整个身体,极少看到一个肢体的运动紊乱。患者经常伴有面肌和控制语言的肌肉病变,表现为持续痛苦的面部表情,流口水,说话困难,导致人们误认为这些人反应迟钝,而事实上很多患者具有正常智力。
(3)僵硬型:僵硬型脑瘫约占3%~5%,是广泛脑部损伤的一种表现。脑瘫僵硬型的临床表现为肌肉弹性丧失。在脑瘫的僵硬型中,患者的肌肉强直可以间断或持续存在。由于脑部组织弥散性损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相当高。
(4)共济失调型:共济失调型约占5%,是小脑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小脑病变所致损害多数为先天性,偶尔亦可因分娩时出血所致。因运动觉、空间定位觉损害,不能辨别传入冲动而致共济失调。共济的失调主要是位置觉、姿势和平衡觉丧失,患儿可有习惯用手侧不完全固定。
(5)混合型:混合型约占10%,源于大脑几个区域的损害同时存在,但不是弥散性损害。患者表现为几种类型症状相互混合,如痉挛型和共济失调型相混合等。
脑瘫的临床表现都有什么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了,希望脑瘫患者能够尽快的接受相应的脑瘫治疗。避免自身脑瘫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导致不可治愈的后果,最后祝广大脑瘫患者及早治愈好自身的脑瘫,恢复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