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怎么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怎么治疗脑膜瘤?脑膜瘤患者有哪些表现?一起来看下。

目 录 脑膜瘤是怎么回事 脑膜瘤患者有哪些表现 怎么治疗脑膜瘤 如何避免患上脑膜瘤 脑膜瘤手术后应该怎么样注意饮食

1脑膜瘤是怎么回事

  ?脑膜瘤的病因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 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化影像。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 关。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有可能使细胞染色体突变,或细胞分裂速度增快。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细胞分裂是很慢的,而上述因素加速了细胞分裂速度,这可能就是导致细胞变性早期重要阶段。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脑膜瘤的血运极丰富,因为肿瘤常接受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等多来源的供血。

查看详情>>

2脑膜瘤患者有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眼底改变、视野缩小、眼球突出、眼球不能随意动、眼球移位、视力障碍、视力视野改变、视神经萎缩

  脑膜瘤有良性、恶性之别,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突眼、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查看详情>>

3怎么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的治疗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多数属良性,若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检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恶性者可辅以放疗。

  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脑膜瘤切除需要把周边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不在复发,但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

  对药物和放射治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是可供选择的方法。手术时机和进路应根据患眼视力、肿瘤原发位置、范围以及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确定。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检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恶性者可辅以放疗。Shields认为原发于眼眶脑膜瘤进展缓慢,甚至静止相当长时间,当肿瘤限于视神经鞘,且保留较佳视力时,无需任何治疗。为了保存视力,也有学者提倡视神经鞘减压术。由于原发于眶内视神经鞘脑膜瘤最终将完全破坏视力,并向颅内蔓延,可能引起死亡。观察和减压似均为不妥,早期发现和早期彻底切除,是较为妥善的治疗方法。对于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或对手术有顾虑,以及视力较好的病例,可采用γ刀治疗,

  1次照射大量放射线,对于不敏感的脑膜瘤也有较好疗效,80%以上肿瘤得到控制。 选择手术进路,首先要了解病变范围,完备的MRI检查,包括MRI标准像、脂肪抑制和GD-DTPA强化,T1和T2加权像是必要的。如肿瘤仅限于眶内,选择外侧开眶。暴露肿瘤后,冰冻活检证实诊断,自眼球后极至眶尖,将视神经和肿瘤同时切除。如眶尖部肿瘤切除仍未完全,可做后部眶内容切除,以防止肿瘤复发。MRI证实肿瘤已向视神经管或颅内蔓延,采用经颅开眶,1次手术切除眶内、管内和颅内肿瘤。原发于眶骨膜的脑膜瘤,应用强化MRI排除颅内蔓延的情况。根据肿瘤位置采用外侧或经颅进路,手术原则是彻底切除肿瘤,包括肥厚骨壁和位于颅内的肿瘤。眶内、骨内和颅内的肿瘤残余,会引起复发,术后γ刀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近年来对眼眶脑膜瘤的治疗又有新认识。认为此肿瘤发展缓慢,可以保留很长时间有用视力,视力大于0.4时可以观察,每半年随访1次,包括眼部检查及影像检查。视力低于0.4时,首选放射治疗,40~55Gy,可控制病变进展。三维定向适形放疗(α刀、γ刀),疗效更好。

4如何避免患上脑膜瘤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瘤相关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瘤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选择制作的食品、活动的习惯和社会关系等。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帮助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在这里主要认识饮食在预防肿瘤发生方面的一些问题。

  人类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维生素A对降低患癌的危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视觉,它直接或间接参与身体大多数组织功能。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如肝脏、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形式存在,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的过度摄入可以造成机体的不良反应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则无此现象,血中低维生素A含量增加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那些血中低水平维生素A摄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能,而对于吸烟者血中低水平的维生素A摄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

5脑膜瘤手术后应该怎么样注意饮食

  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大的营养元素

  总脂肪、动物性脂肪和(或)饱和脂肪水平高的膳食可能增加肺、结肠、直肠、乳腺、前列腺等部位癌的危险性,动物性脂肪和(或)饱和脂肪水平高的膳食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胆固醇水平高的膳食可能增加肺癌和胰腺癌的危险性。同时,高脂肪膳食会增加肥胖的危险性,而肥胖会增加癌症的危险性。

  碳水化合物(糖类):有正负两方面影响

  精制淀粉含量高的膳食可能增加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性;高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膳食可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

  糖类能降低某些癌症的危险性的可能机制,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多种寡糖若被大肠中的细菌利用,能引起肠道内菌群增生,粪便体积增加,并调节结肠的上皮细胞的更新。另一个作用是与胆酸结合,增加粪便体积,从而稀释致癌物的浓度,最终减少结肠癌的危险性。

  蛋白质:尚未发现足够证据有相关性有部分相关性研究显示:

  摄入高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与乳腺癌的危险性存在相关性,但只有少数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支持这一发现,也有的证据提示摄入高的动物蛋白质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但证据不足。

  有大量而一致的证据表明,摄入多量类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降低不同部位癌的危险性。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膳食可能降低肺、食管、胃、结肠、直肠、乳腺和子宫颈等部位癌的危险性,维生素C含量高的膳食可降低胃、口腔、咽部、食管、肺、胰腺和子宫颈等部位癌的危险性。

温馨提示:
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

脑膜瘤分为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前者由颅内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为颅内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占颅内肿瘤的15%~24%。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眼底改变、视野缩小、眼球突出、眼球不能随意动、眼球移位、视力障碍、视力视野改变、视神经萎缩[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标签:肿瘤科,颅脑肿瘤,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泡沫塑料厂技术百科问题1:6100m2的员工宿舍楼,四层,消防需要做喷淋吗?答:1、大于等于50000纱锭的棉纺厂的开包、清花车间;大于等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分级、梳麻车间;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81)

    一:废旧铝回收价格技术百科问题1:铸铝合金卖废品多少钱一斤?答:您好亲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废铝回收价格一公斤10元左右。废铝回收价格一公斤10元左右,废铝的种类不同价格不同。经常回收的废铝有,废铝线、废铝管、废铝排、废铝销、废旧铝合金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5)

    一:环保滤油机技术百科问题1:有人了解真空滤油机排名吗?答:在企业发展和对产品质量、成本、交期、环保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时,滤油机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供应商之间竞争已成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从而滤油机需要的成品、半成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61)

    一:35crmo钢板技术百科问题1:35CrMo钢板采购回来是正火状态,请问此35CrMo钢板还能算是中碳调质钢么答:就是正火钢,调质钢是需要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的,正火钢的性能跟调质相比有差别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84)

    一:截止换向阀技术百科问题1:电磁阀和电磁换向阀是一个意思吗?答:电磁换向阀是电磁阀的一种类型。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阀门,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70)

    一:纤维复合材料怎么样技术百科问题1:碳纤维复合材料有哪些缺点答:2横向耐冲力差。如高尔夫球杆,在击打过程中杆身的中段碰到坚硬物,便会折断。碳纤维车身的汽车,在碰撞时,碳纤维外壳会碎片性断裂,吸收能量,保护乘客。3价格较高。这个原因有两个: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