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这种疾病会严重的影响儿童智力和身体的发育,有些脑瘫患儿很大了还不会走这样很多家长感到着急,为此很多家长纷纷寻找方法来解决,其实通过训练脑瘫儿童是能够站起来的。那么,预测脑瘫愈后怎么样?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 录
1脑瘫有四种类型
1、手足徐动型: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
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摇动,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协同运动能力极差。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
2、痉挛型: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行走时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
3、共济失调型:这种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4、其他类型:
(1)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不亢进。
(2)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进。
(3)震颤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5、脑性瘫痪患儿常由于较广泛的脑损伤引起,所以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者较为常见。例如,25—80%的患儿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儿合并癫病等。
2预测脑瘫愈后
每1,000名儿童就有2-5名罹患脑瘫,但引起脑受伤的原因不明。症状因人而异,但常常包括肌肉控制力差、强直活动和言语困难。需要给家长更好的回答,这是激励罗森伯姆和同事进行此研究的部分原因,“当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有脑瘫时,常常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情况有多糟糕?’‘孩子将来能走路吗?
几年前,这些研究者制订了一种分类系统,用以描述脑瘫儿童的5种运动功能水平,该系统由几位不同的观测者连续用来评估一个儿童,结果可以信赖。罗伯森姆将它比作肿瘤和其它疾病中所使用的分类系统。他和同事就用它对657名1-13岁的脑瘫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进行了追踪,在5年时间里,这些患儿进行了四次评估。
罗森伯姆称这些曲线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预后的预测相当理想。“我们希望这些曲线可以给所有提出问题或作这方面工作的人提供有用信息”。虽然这套曲线图很有用,但也还有些问题还没有描述,如儿童的兴趣、活动、耐力和活动品质。另外,总共有五根运动发育曲线,每组儿童之间还有差异。”因此,即使是孩子们的运动发育情况全部表现出来了,达到了稳定期,也还是要继续帮助他们,这很重要”。
那些渴望节省费用和减少服务者不要滥用本结论“。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这些家庭重新调整他们的希望――通过人类精神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生命的挑战最终可以实现”。
3新生儿脑瘫如何检查
(1)脑电图
由于脑瘫患儿合并癫痫者较多,故应常规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排除该合并症。常见异常包括背景活动减慢、限局性慢波灶或发作性痫样放电等。
(2)诱发电位
怀疑有视、听功能异常的患儿可做视觉及听觉诱发电位,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3)脑电地形图
检测小儿脑发育与脑波变化。
(4)脑磁图检查
(5)肌电图
了解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小儿脑瘫合并肌萎缩者尽可能作此检查。
(6)脑阻抗血流图(reg):检查头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况。
新生儿脑瘫的筛查包括以下几种检查:
一、非凡检查:
1.x射线头颅平片,可提供颅压增高及定位的证据。
2.超声波检查:中线波向健侧移位。b超断层显像能看到占位病变位置的大小。
3.ct、mri扫描:可扫描出各层次具体的内部结构和脑组织的不同图像,有病变处密度增高。
4.放射性同位素脑扫描,可见同位素浓集现象。
5.脑电图检查:对幕上肿瘤的定位阳性率高,病变区皮层出现慢波。
6.血管造影:可作定位以定性诊断。
7.脑室造影:对位于中线、脑室内性命及颅后窗的肿瘤适用。
二、体格检查:除一般体检以外,应注重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具体神经系统检查,并结合病史而有所侧重。如疑为鞍部病变应非凡仔细查视野,小脑病变应注重检查听力及前庭功能等。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尽可能作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神经系统局限性体征是肿瘤定位的主要依据;在某些部位如前额叶、脑室内肿瘤等可无明显局限性体征,因此需根据其他非凡检查才能正确定位。
4脑瘫患者的饮食禁忌
脑瘫患儿的五不要
1、不要吃油炸、辣、油腻、辛热、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难消化的食物,因小儿体质多热,再食油炸等辛热食品易引起热病。
2、不宜滥食温补,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只宜滋养清润食物。
3、不要过多食糖,因口腔内的细菌会使糖发酵,易患蛀齿而影响食欲。
4、不要偏食,因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
5、不要过多食用姜、葱、味精、胡椒、酒等调味品。
脑瘫患儿的五要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要选高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脑的记忆、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多选维生素高的食物,因维生素A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大脑的发育。维生素B族能提高机体各种代谢功能,增强食欲,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馒头、粥、粉为主食,过多杂食会影响食欲,造成营养障碍。
3、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饺子、菜泥、菜汤,教育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
4、饮食要有定时,一般早、午、晚各进食一次,有条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点心一次,按时进食,可以增加食欲。
5、每日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阳光照射皮肤,可增进食欲,帮助吸收。
5通过训练脑瘫儿童是能够站起来的
一、站立平衡训练原理
为脑瘫患儿逐渐缩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躯干和四肢运动;从睁眼活动逐步过渡到闭眼活动。
二、站立平衡训练原则
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从最稳定的体位开始训练,逐步进展到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
三、站立平衡训练具体训练方法
在一个稳定的支撑点上进行训练,要求选择功能位,如坐在床边,确保患者安全,必要时可给予支持或患者自己利用上肢支持。在训练过程中,应鼓励脑瘫患儿头部运动,帮助体重在小范围内转移,如重心从左臀部转移到右臀部,体重从一侧上肢转移到另一侧,旋转躯干,逐渐减少支撑,先活动单侧上肢,然后活动双侧上肢。逐步增加躯干运动的范围、速度和难度。
让脑瘫患儿患者采用舒适的不同体位,如站立位、跪位。当患者能保持支撑点稳定时,可施加一定的外力。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从不同的方向轻轻拍打肩胛骨,也可把患者放在一种不平衡的体位,然后让其自己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