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怎样会得肠癌?肠癌是否会遗传呢?一起来看下吧。
目 录
1怎样会得肠癌
1、遗传因素
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这也是导致大肠癌的病因之一。
2、饮食因素
引发大肠癌的祸首是经常吃高脂肪食物,或者吃一些垃圾食品,油炸那类的。而这种导致大肠癌的病因比较常见。
3、环境因素
这是肠癌的病因里的主要因素,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4、其它因素
因为先前患有某种肠道疾病,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及时治愈,随着病程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所以这也是导致大肠癌的原因之一。
2肠癌是否会遗传呢
有数字表明:在20%-30%的大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1%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例,5%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综合征病例。患者年龄越轻,家族中一级亲属发生大肠癌的风险越高;年龄小于40岁的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危险性是55岁的6倍。因此,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尤其是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患者的家族成员,应高度重视并定期做健康检查。
家中如有大肠癌患者,其直系亲属应注意观察有无排便习惯和排便性状的改变,如是否出现便秘、便次增多、脓血便以及腹痛、腹胀或肠梗阻等表现。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到医院进行大便潜血试验、血清癌胚抗原、肛门指诊及内视镜检查等,以尽早发现可以癌变。
当有直系亲属罹患大肠癌时,请不要恐慌。只要能听从医师的嘱咐定期随访,相信可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做到防患于未然。
想要预防肠癌发病,首先就应该做到不要久坐,平时多运动,饮食方面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少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还要养成好的排便习惯,最好就是可以定期体检,如果有肛肠疾病尽快诊治,避免发展成肠癌威胁生命。
查看详情>>3肠癌患者有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便血、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里急后重 主要症状
1.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2.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 ,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3.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查看详情>>4得了肠癌怎么办
【西医】
1、外科治疗,大肠癌的治疗中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肠癌的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肠癌的癌肿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
2、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50%肠癌患者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这也是一种大肠癌的治疗方式。
3、肠癌的治疗中的冷冻疗法是采用制冷剂液态氮,通过肛门镜充分暴露肿瘤后,选用大小不等炮弹式冷冻头接触肿瘤组织,可有效地杀伤和破坏肠癌的肿瘤组织。在中晚期肠癌患者不能手术时,酌情采用,可减少病人痛苦,免于作人工肛门,配合化疗能获满意疗效。
【中医】
1、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大肠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瘀毒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双亏型等,但病人所反应的证候往往错综复杂,临床中可将大肠癌辨证简化为热毒壅滞和脾虚湿聚两大证型。前者见大便次数增多,便血时常带有脓血和粘液,腹部胀痛,胃纳不佳,苔黄腻,脉细弱和细数。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方用黄连解毒、四妙丸、当归龙荟丸、槐花散、少腹逐瘀汤等加减。益气健脾多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肾多用补骨脂、肉豆蔻、诃子肉。后者见胸闷不舒,胃纳不佳,腹部胀满作痛,大便粘液时伴脓血,臭秽异常,苔腻或白腻,脉细涩或细濡。
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从中医理论体系出发,整体察病,辅以辨证。辨病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辨病位,明确病变位置,肠内癌肿系肿毒性疾病,可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夏枯草、仙鹤草为治癌主药。又要根据症状证侯,辨证选药,如肿瘤阻塞肠道多辨证为癌瘀内阻,故加三棱、枳实、旋覆花、玄明粉、荔枝核、海藻、昆布等以化痰涤饮,软坚破结,散瘀消肿。胀坠者多由于气滞所致,酌加薤白、桔梗、枳梗、枳壳、乌药、青皮等以开郁散结,行气导滞;便结液干,则属阴液不足,无水不能行舟,多加天花粉、玄参,麦冬、杏仁、桃仁、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以增液润燥,滑肠通便;排便无力属气血两虚,输送无力,用黄芪、当归、玉竹、沙参、甘草、何首乌、蜂蜜、五加皮等以滋补气血,益阴和阳;便中带血多属热邪内扰,用生地、白芍、地榆、槐角等以止血敛阴。
5防范肠癌吃什么好
营养均衡
均衡的营养就是要每天吃齐五谷、蔬果、奶和肉四大类食物,以摄足人体需要的养分。特别要求其中三种产能养分的比例要合理,即总热量的10%~20%由蛋白质提供,25%~30%由脂肪提供,剩下的则由糖类负担。这个比例看起来有些抽象,具体这样掌握就大致可以了(一天量):谷类食物300克,蔬菜500克,动物性食物(如鱼类、禽类、蛋类、瘦肉)200克,牛奶250克。切记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膳食结构可能会对肠道构成威胁,故应调整膳食结构,使之合理。
食谱常变
四大类食物必须天天有,但每类食物的具体品种应有所变化。科学家研究发现,一成不变的饮食内容也是肠癌的一个诱因。
比如,当你以玉米、山芋、豆类等富含粗纤维的食品为主食,食道、胃肠等消化道黏膜细胞易受磨损,需要蛋白质予以修复。如果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就有可能导致消化道上皮细胞分化异常而发生癌变。如果以肉类、乳类等富含脂肪的食品为主食,脂肪则易在胃肠、胰脏周围聚集,形成厚厚的脂肪膜,影响细胞分解,造成上皮细胞增生,时间一长同样易诱发癌症。
另外,各种食物往往含有不同的致癌物与抗癌物,配餐时品种多样或经常调换,可减少癌变隐患。
总之,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调整膳食结构,对于护肠防癌大有益处。
优选蔬菜
在营养学家眼里,蔬菜是人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而医学专家则更看重蔬菜中的种种抗癌物质,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甘薯中的去氢表雄酮,西兰花中的葡萄糖异硫氰酸盐,芽菜中的芥子苷,大蒜中的二硫化二烯丙基,生姜中的姜辣素-6等。适当吃些这类蔬菜,无疑有助于防范肠癌。
新近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从蔬菜中筛选出了20种抗癌效果确切的品种,包括甘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菜花、茄子、甜椒、胡萝卜、荠菜、苤蓝、雪里蕻、番茄、大葱、大蒜、黄瓜、大白菜等。可供人们安排食谱时参考。
补D加钙
高脂肪膳食与肠癌发病密切相关,可有些人就是难以拒绝大鱼大肉的诱惑。怎么办呢?有关专家奉献的锦囊是:补D加钙。
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当脂肪摄入量超过饮食总热量的40%时,容易引起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升高肠癌的发病率。若能在高脂饮食中添加钙和维生素D,则能使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受到有效抑制,进而保护肠道一方平安。
美国专家以肠息肉(容易恶变为肠癌)为对象进行了长达4年的实验观察,发现补钙能明显降低肠息肉的复发率(降幅达19%)与息肉的数目(降幅约24%)。推测可能与钙元素能够影响胆汁酸,使其不能在肠内产生致癌作用有关。至于维生素D,既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又能中和胆汁酸,可谓一举两得。
淀粉有功
淀粉的护肠防癌功效也不错,这得益于一种叫做IP6的化合物。动物实验证明,这种化合物能对抗肠癌、肝癌、乳癌等恶性肿瘤。
另外,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凡是淀粉类食物消费量大的国家或地区,肠癌的发病率也较低。
淀粉类食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狙击肠癌:一是淀粉为肠道有益菌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促使有益菌大量繁殖,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随之加快了致癌物的排泄,减少了与肠黏膜接触的时间;二是淀粉被肠道发酵酶作用后产生大量丁酸盐,丁酸盐能直接抑制大肠内壁细胞癌变。看来,除米面食物外,玉米、土豆、香蕉、豆类等也应在你的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防癌组合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喜欢吃各类杂粮、新鲜蔬菜,并适量饮用红葡萄酒的人,发生肠癌的几率较普通人低50%。奥妙在于红葡萄酒中含有类似阿司匹林的成分。因此,谷物+蔬菜+红葡萄酒的饮食模式,被形象地称为防癌组合。
温馨提示: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
肠癌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