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溃疡,多数人都会与“上火”联系起来,其实并非全部如此,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都会引起溃疡,它是皮肤和黏膜表皮坏死脱落后形成的溃烂,并且常常会合并慢性感染,以致长时间不愈。通常来说,三个部位的溃疡最常见,也就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口腔溃疡。
目 录
1胃底部溃疡癌中期手术成功饮食注意
注意1、胃癌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适当的忌口问题:一般胃癌患者在刚进行手术后是需要进食一段时间的,患者可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在术后五天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术后2~3周时,胃癌的术后饮食护理方法,对有部分病人可能进甜食(如牛奶加糖等)后出现心慌、出汗、头昏、恶心、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一般持续15~30分钟可自行缓解,被称之为倾倒综合征。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若想要进甜食,应当同时适量进食易消化的咸食,并要控制进食速度。
注意2、胃癌患者在术后出院后要注意饮食的护理方法问题:一般患者胃癌患者在术后允许进食的情况下,患者应初进食一些软饭,在饮食上的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矿物质铁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根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注意3、患者在术后要注意康复期饮食:胃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的康复期,在日常饮食上要尽可能的少吃霉制食品、腌制鱼肉、咸菜、烟熏食物。这些事都是对胃癌病情不利的食物。
2胃癌和胃溃疡的区别有哪些
胃溃疡与胃癌的区别一:症状表现
胃溃疡的症状主要是餐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发现上述节律。年龄与病程: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90%的病人均有上腹痛,并且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有一定时期缓解,之后又再发作,常迁延多年。
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不适。但一经出现上腹痛等症状,便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胃溃疡与胃癌的区别二:饮食差别
胃溃疡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尚可,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很少发生贫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胃癌患者食欲较差,晚期可无食欲,全身进行性消瘦,多有贫血。晚期在左锁骨上可触到肿大淋巴结,上腹有时可摸到肿物。
胃溃疡与胃癌的区别三:疼痛表现
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即餐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发现上述节律。
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无关,进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减轻;疼痛性质不定,可以是钝痛或剧疼,常有饱胀感;晚期疼痛加重,多为持续性。
其实大家应该没有定期的去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对自己和家人都是一个最好的说明。有病治病,没有预防,任何病情早起治疗会有更好的结果。同时提示大家一定去正规的有资质的医院去检查,不要延误了治疗的良机。
3胃溃疡可能出现癌变吗
胃溃疡是最应该提高警惕的,在“溃疡家族”中,它是和癌症离得最近的疾病。饭后1—3小时,如果上腹部出现烧灼样的疼痛或钝痛,以后会逐渐减轻,这就是最典型的胃溃疡症状。现在这类病人虽然很多,但也不必过于担心,毕竟大多数胃溃疡都不会转为癌症。不过,如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要格外警惕:疼痛变成不定时发作或者成为持续性隐痛;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反复呕血,有持续性黑便,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不断消瘦。出现以上情况,都应及时到医院做胃镜和病理切片检查。
口腔则是另一个“重灾区”。口腔溃疡不仅常见而且危险很大,必须抓紧治疗。一方面,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本就容易癌变;另一方面,一些口腔溃疡本身就是癌肿,如发生在舌体、颊部或唇部的鳞状细胞癌就表现为“外翻形”、“菜花状”的溃疡,更值得警惕。通常,普通的口腔溃疡一周左右就会愈合,但发生癌变的话就会总也治不好;一般口腔溃疡属于表层溃烂,而口腔癌溃烂面积比较大,一般在0.5厘米以上,周围有白膜;口腔溃疡发病部位较稳定,但口腔癌溃烂部位旁会出现隆起,并向周围扩散。
此外,十二指肠溃疡也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但和胃溃疡的“草木皆兵”不同,十二指肠溃疡相对安全得多。十二指肠溃疡癌变的机会极少,这可能与十二指肠所处的位置和自身的结构有关。但也有一些例外。发现此处溃疡,首先应做胃镜检查并取活检,并在病情确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进一步治疗。
4胃溃疡癌变时会有什么症状
呈现呕血及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粪便持续呈黑色,或呈现柏油样粪便,做粪便潜血实验成果持续呈阳性,而且发生严峻贫血,这些景象均标明,胃溃疡也许正在恶变为癌。
进行性消瘦:病人如在短期内呈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则癌变的也许性极大。腹部呈现包块胃溃疡病人通常不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病人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痛苦。
服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胃溃疡尽管易重复发生,但服用抗溃疡药物后表现通常可以减轻。如果病人按惯例服用抗溃疡药物医治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就应怀疑为癌变前兆。
5胃溃疡癌的危害是什么
一、疼痛性质的改变。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痛亦称空腹痛,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一次进餐前,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现夜间痛。如果溃疡发生在距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则疼痛节律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一旦胃溃疡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有所减轻,此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二、明显消瘦。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短期内有食欲减退、厌肉食、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营养状态不佳、明显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三、出现固定的包块。一部分胃溃疡病人在其心窝部可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而且包块迅速增大,按压疼痛。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四、无法解释的黑便。一般黑便可见于进食大量猪、羊、鸡等动物血之后,也见于服某种药物之后。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需特别注意,应进一步查清,这往往是恶变的先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