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许多肛肠疾病的前兆信号,隐藏着许多难以说出口的内伤。便血的时候根据病情和症状会发生疼痛或者不疼痛的感觉,不过无论疼痛不疼痛都会是肛肠疾病引起的。但是便血时候有疼痛的感觉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已经是严重的症状信号了。如何治疗拉屎出血呢?请看一下介绍
目 录
1治疗大便出血最常用的办法是什么
大便出血的生活自疗法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房事对便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建议便血患者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这样才能够减轻便血的症状。
注意生活中的这些方面,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大便出血症状的发生。
便血治疗的三大禁忌
便血的治疗过程中,便血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在这期间,有三大禁忌必须要注意:
1.忌烟酒、剌激之物。烟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便血症状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2.起居调养。便血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便血量大者要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饮食,必要时应禁食,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3.忌用活血药。便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药,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现象。另外,一些高血压、动脉硬化、栓塞的病人常年服用活血化瘀药,当出现便血时应暂缓使用活血及抗凝药,否则治疗效果不佳。
2哪种便血可能是癌
假“便血”:
食物药物导致大便变色
孙锋分析说,假的便血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 菜等食物后, 大便可能呈暗褐色、黑色或是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假性的便血在停用药物和食物后会消失。
真便血:
或是肠道肿瘤“信号”
真的便血,一般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它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 间,可能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临床上,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甚至是直肠癌等都可出现便血症状。
分辨
真便血颜色差异大 对应病变各不同
由于便中带血的情况与痔疮出血类似,一般人很难区分得清,但确有可能是肠道肿瘤恶变的可能。
该如何辨别?孙锋说,从大便带血的颜色和是否带脓、有黏液等,可提示一些可能潜在的病症——
鲜血色的血便:
良性病因较常见
孙锋说,如果便血颜色鲜红,多为急性(即时)出血,即,血液流出血管外后在很短时间内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这类特点的便血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但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一般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如果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肛门肿物反复脱出,久病后也可能在排便时出血。
4.肛裂: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带脓血黏液的大便:
小心肠道肿瘤
如果排出的是脓(黏)液血便,可能提醒以下病变:
1.直肠癌: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患者可伴有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异常增多、有排便不尽感等不适。
2.结肠癌: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大便出血(尤其是左半结肠的肿瘤),多属于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患者可伴有腹部包块、腹痛、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
3.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较长的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性的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患者,也可能排带脓血、黏液的大便。
油黑发亮“柏油便”:
警惕上消化道出血
如果排出的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油黑发亮似“柏油”,很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若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说明血液 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不过,当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血便也可能 呈鲜红色。
3大便出血的危害
大便出血鲜红不疼危害有哪些?
①由于痔疮和肠癌等疾病都能够引起便血,很多患者抱有侥幸心理,以为便血就是痔疮,每次出现症状都只是用痔疮药应付一下,实际上很可能会错过了肠癌的早期确诊和治疗。
②除了肠癌这一隐藏的"杀手",长期便血不治还会给身体带来其他更多的危害:长期便血,很容易使患者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③贫血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甚至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④对于女性患者来说,长期贫血容易导致女性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常有多尿、尿比重降低、性欲降低等症状,女性贫血患者还常会出现月经不规则、过多或减少、皮肤干燥、毛发枯疏等症状。
大便出血鲜红不疼怎么办?我们建议对于大便有血,我们应该采取"先检查、后治疗"的方法!如果患者没有经过专业检查,出现便血症状后,切不可盲目当成痔疮来治疗,因为除了痔疮,还有肛裂、结肠炎、直肠癌等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4大便出血与直肠癌的关系
据专家介绍:“直肠癌最容易被误诊为‘痔疮’,但其实两者有明显区别,细心观察就能识别。痔疮表现为滴血,而且是便后出血,而直肠肿瘤出血则是大便表面有血迹;其次两者出血量也大有不同,痔疮几乎每次排便困难时都可能出血,而直肠癌出血量不多,不一定每次都有。”
据了解,直肠癌发展比较缓慢,癌细胞侵犯肠管一圈要一年时间,其早期症状也往往比较隐蔽。需要提醒的是,患者排便习惯的改变,也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排便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或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得了直肠癌以后,这种有规律的大便习惯发生了改变:或便秘,三四天一解;或腹泻,每日四五次甚至更多;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或解便后有便意未尽、排便不畅的感觉。这种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正是直肠癌发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报警信号。
据专家指出,一旦出现便血症状,就应该及时做肠镜检查找清真正病因,以免延误病情。五类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发现结肠内长息肉的人,反复发作炎症性肠病的人,喜欢高脂饮食的人,以及曾经得过血吸虫病的人。若有大便出血,不要轻易认为这只是“痔疮”,而应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并主动提示医师,以便做出正确诊断。
5孕妇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不少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了大便出血的情况,而且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因此需要引起各位准妈妈们的重视。孕妇出现大便出血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孕妈妈不要草率解决,要去医院找到出血的原因,及早治疗以免危害母子的健康。
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孕妇便血是主要是由于痔疮引起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的便血的原因。例如:1.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2.肛裂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3.消化道如便血呈黑红色,多是上消化道出血;如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出血。
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大量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专家介绍说,孕妇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主要是痔疮引起的,这是由于怀孕时随着胎儿的成长,盆腔也越来越大,以使直肠受大压严重,引起直肠静脉充血,形成静脉团,并出现痔疮。痔疮引起的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怀孕期间的女性由于运动量小,饮食过于讲究,使肠蠕动缓慢,导致大便困难,并引发便秘,便秘时大便困难,大便患者用力时易伤害肛门,使肛门擦伤,引起便血,肛门疼痛,反复如此,可使肛门多次受损后引发肛裂,并导致便血。肛裂虽然出血不多,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便血会一直存在,长期如此可导致贫血。如便血呈黑红色,多是上消化道出血;如便血色鲜红,则多是下消化道出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