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癌由于临床表现复杂,除了脑膜刺激征外,还有其他脑神经、脊神经或脊神经根症状。又因为脑膜癌均为恶性肿瘤晚期,预后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氨甲喋呤和阿糖胞苷鞘内注射或放疗,但只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同时,鞘内大剂量多次给化疗药物,会产生较重的神经系统毒性。那么怎样检查脑癌,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 录
1怎样检查脑癌
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能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
脑癌的检验可以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一般来说,经过以下检验手段,即可判断脑癌的进展情况:
1、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观察有否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与头痛、呕吐并称为颅内压增高的“三证”。
2、头颅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颅骨的局部破坏或增生,蝶鞍有无扩大,松果体钙化的移位及脑瘤内病理性钙化等。
3、脑电图检查:可看到病侧的波幅降低,频率减慢,但对中线的、半球深部和幕下的脑瘤诊断帮助不大。
4、脑部CT检查:检验脑癌病变大小、形态、数目、位置、密度和性质,解剖关系明确,检出率在90%以上,是目前脑癌的主要诊断方法。
5、磁共振显像: 显示出绝大多数的颅内肿瘤及瘤周水肿,可精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6、生化测定:对垂体瘤病人,尤其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过多的病人,可通过血生化检查而予以证实。
2脑癌发病的基因学说
近年来通过细胞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染色体上有一个或多个结构上或功能上不正常的基因存在,称为癌基因,迄今为止已发现40多个癌基因。与癌基因结合的染色体可发生断裂、片断缺失、易位、重排等异常,使得细胞在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失去控制,呈现去分化异常及过度生长。
目前,关于脑癌病因的研究尚不十分清楚,关于脑癌的癌基因及标记染色体研究得还不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法发现。各种癌基因的作用都不一样,有的能使细胞去分化而变为癌基因,称为启动基因;有的使癌细胞进行无休止的增殖,称为促进癌基因;也有的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及扩散,称为抑制癌基因。癌肿的形成是由于启动基因和促进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抑制癌基因的丢失或表达不足的结果。癌基因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给子代,故各种癌都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带有癌基因的人并不都发生肿瘤,而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小的演变才能发病,这说明外界的各种慢性刺激包括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都是影响癌基因表达的一种诱因,肿瘤的发病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3浅析脑癌的三大症状
脑癌症状一:视觉障碍
因颅内压增高引起视乳头水肿所致。用眼底镜可查出视乳头水肿。病人可表现为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可有复视、偏盲或失明。
脑癌症状二:呕吐
呕吐常在早晨发生,或在头痛剧烈时发生,呕吐呈喷射性,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胃脘闷胀、恶心、腹痛和腹泻,而是在一阵头痛之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因为增高的脑压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刺激,所以会出现具有此特征性的喷射状呕吐。有些儿童脑癌患者,由于不能表达其他症状,往往以无缘无故的喷射状呕吐作为患病初期的判定标准。
脑癌症状三:头痛
头痛是脑癌的最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早期常间歇性发作,进一步发展为持久性、进行性疼痛,性质可为搏动性钝痛、胀痛或压迫痛、裂开样痛。头痛部位多在前额部、双颞部或后枕部,疼痛的部位与肿瘤的部位并不一致。
这种头痛常发生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是在熟睡中被痛醒,睡得越熟,痛得越重。起床活动后至八九点钟头痛逐渐减轻以至消失,故称之为“清晨头痛”,此为脑肿瘤所特有的一大征兆。这种“清晨头痛”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脑肿瘤使正常的脑脊髓液循环发生部分梗阻,尤其是在安睡后流动更慢,形成短暂性的脑积水而出现剧烈头痛并被痛醒。起床活动后可促使脑脊液循环加快,故可使头痛得以缓解。
4脑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常见的治疗脑癌的方法有:
1、手术治疗
对于良性肿瘤,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的机率较高,病人的存活率也较高,如大脑或小脑星状细胞瘤、蝶鞍颅咽管瘤、脑室脉络丛瘤等,不需进行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治疗,复发机率低,但需定期做CT或MRI复检,是比较常见的治疗脑癌的方法。未能以手术全部切除的残余的良性瘤可视情况予以观察追踪、或随即使用化学药物治疗,或放射线治疗。
2、放射治疗
放射线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脑癌的辅助手段,一般于手术后1至2星期开始。放射线治疗主要利用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放射线的伤害来杀死肿瘤细胞,一般治疗约需四至八个星期,会依据不同的肿瘤病理诊断、分化程度及影像医学检查结果而决定照射范围的大小及剂量。
3、化学治疗
目前癌症的化学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脑部血脑屏障(BBB)的特殊结构,脑瘤的化学治疗仍受到许多限制,任何化疗药物只能通过药物的脂溶性通过血管内膜细胞,进而进入肿瘤细胞产生作用,这样的模式影响了药物作用的速度与效率。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脑癌的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治疗脑癌的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吧。更多关于治疗脑癌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5常头晕小心是脑癌
脑癌初期无症状
医生介绍,“脑癌”发生之初,通常没有典型症状,随着肿瘤不断增大,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癫痫发作等,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和化疗。患者在医院接受手术后,必须自己再找医院放疗,费时费力,深圳成立的首家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方便。
目前医学普遍认为,脑癌的发生和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有关,一级二级脑癌经过治疗可以痊愈,但是三四级的预后很差,死亡率高达70%,医生建议,经常头痛头晕的患者要及早就医。
警惕头晕头痛是脑癌的症状
脑瘤患者在任何年龄段的都有,但是儿童患者比较多,通常情况下脑瘤患者在早期发病的时候并不是没有症状表现,大多数脑瘤患者都曾出现过一些前兆,但没有给予及时的注意和正确的认识,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脑肿瘤亦称颅内肿瘤。早期发现脑肿瘤的一些信号症状对于尽早治疗至关重要。
(1)头痛
多因颅内压变化和肿瘤直接影响等因素,使颅内敏感结构脑膜、脑血管、静脉窦和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为常见的早期症状,90%的脑肿瘤病人均有头痛。多为搏动性胀痛或钝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发生,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每次呕吐后头痛多可减轻。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或用力、剧烈运动等,均可使头痛加重。
(2)恶心、呕吐
早期或首发症状,多伴以头痛、头昏。常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典型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恶心或喷射性呕吐,且常于较剧烈的头痛、头昏之后发生,头位变动可诱发或加重。小儿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而频繁,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成年人呕吐出现较晚。恶心、呕吐是因颅内压增高或肿瘤直接影响迷走神经核(呕吐中枢)所致。
(3)视力障碍
非眼科疾患的视力下降、复视、斜视、视野(视力范围)缺损或单侧眼球突出。当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不但视力突然减退,而且能够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