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感冒”,即为身体不舒适的一般用语,而“胃肠感冒”就是指胃肠的不舒服。造成胃肠不适的原因众多,包括细菌、病毒的感染,环境不适应,对饮食过敏,药物反应以及头部伤害(脑震荡)等。那么,肠胃性感冒怎么预防才是好?胃肠性感冒居然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你都知道吗?
目 录
1肠胃感冒怎么办
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肠胃感冒的初期,你会拉肚子、肚子痛,那么就应该在饮食上注意调理。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火锅、抽烟、喝酒、喝咖啡、饮浓茶以及各种非常辛辣的调味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等,因为肠胃感冒是特殊时期,平时能吃的调味品只要是稍有刺激性的都不能用。
不吃煎炸的食物
比如平时经常接触到的油条、面窝,鸡米花、花生米等等,只要是油炸的都暂时不要进食,煎炸的食物热量高、不消化,只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带来更坏的后果。
不吃甜食冷饮
不如甜筒、糖水、奶茶、酸奶等,肠胃感冒患者本身就感冒在身,吃了冷的东西只会加重病情。
水果要少吃
肠胃感冒一般胃口也不好,口里会觉得苦,想吃甜的,但水果也不能乱吃,本身就不能吃生冷的食物,水果也不例外,可以吃少量的苹果,其他的也不要乱碰,想吃的话看能不能做成热的,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不吃难消化的食物
肠胃感冒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很多食物都会增加胃的负担,要少食,比如鸡蛋、肉、鱼、豆制品等。鸡蛋可以做成汤食食用是没问题,或者做成鸡蛋羹,这样比吃整鸡蛋和蛋黄好消化很多,还可以给人补充营养。至于鱼类肉类尽量不要接触,等好了再吃吧。
2肠胃性感冒怎么预防才是好
胃肠型感冒并非某种特殊感冒类型,它仅仅是指部分患者在感冒的同时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由于呕吐、腹泻不止,临床很容易将这类感冒误诊为急性肠胃炎,但仔细区分,还是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特点。”
专家介绍,一般而言,急性肠胃炎患者追溯发病史时会发现近期有不洁饮食史,而且呕吐非常剧烈,大多不会有发热现象;而以林女士的女儿为例,据其描述,小雨在最近一周内饮食均十分正常,没有吃过路边摊和冷饮,所以判断其无缘无故出现呕吐、拉肚子很大可能为胃肠型感冒作祟。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其症状主要包括胃胀、腹痛、呕吐、腹泻、全身乏力等,如随意乱服止泻药,反而可能遮掩病情,延误治疗。
预防胃肠型感冒须让肠胃“歇歇气”
如果孩子患上胃肠型感冒,无需采取过多的药物治疗,只要多休息少活动就能很快康复,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能量消耗,保存恢复体力,还能让胃肠“歇歇气”,帮助病情慢慢好转。
胃肠型感冒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如果天气忽然过冷过热都有可能多发,儿童较成人更易患病,因为其机体适应周围环境能力较弱,且不太懂得自我保护、调节。
预防孩子患胃肠型感冒其实非常容易,只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果蔬、保持房间通风、减少出入人多聚集地、别太长时间待空调房即可。
3胃肠性感冒居然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最新研究发现,肠道病毒感染和扩张性心肌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胃肠感冒”成为致病的危险环节。胃肠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潜藏在身体里的柯萨奇病毒不仅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严重时还会导致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变。近年来有人提出,右心室扩张性心肌病是青年人突然死亡的原因之一。
胃肠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着床发炎后,即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发病症状主要是:胃涨、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胃肠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许多人喜欢吃火锅时喝点冷饮,这些油腻辛辣、忽冷忽热的食物,都会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
胃肠性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性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
4胃肠型感冒治疗的注意事项
胃肠型感冒患者的上呼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 ,而以胃口差、上腹不适、反酸、烧心、以致恶心、呕吐为主 ,同时常常伴有腹痛、腹泻 ,大便以水样泻为主 ,不含脓血。
胃肠性感冒和急性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胃肠型感冒病人的治疗
(一 )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象和粪便检查 ,必要时 ,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的化验 ,以排除由其它病菌引起的病变 ,如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
(二 )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调理 ,应少量多餐地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进食油腻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 ;
(三 )要注意补充水分 ,由于患者多次腹泻 ,体内会丢失较多的水分和“电解质” ,为此要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 ,最好喝些少油腻带咸味的菜汤 ;
(四 )尽量减少口服各种消炎、止痛、退烧药物 ,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如体温超过 38.5度以上 ,可到医院注射柴胡、安痛定或物理降温 ;
(五 )必要时 ,给予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 ,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须及早采取措施。 胃肠型感冒总的病程大约经过 7- 10天 ,便会逐渐恢复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存在 ,或进一步恶化 ,则需考虑合并有其它疾患的可能 ,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切莫误失良机。但该病痊愈后 ,患者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表现食欲不振、乏力、腹部不适 ,因而有一个需要饮食调理和胃肠道功能重新恢复的阶段。
5小儿胃肠感冒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肠胃型感冒也是由呼吸道传染造成,和普通感冒的预防方法一样。保持空气新鲜,少去公共场所,减少与感冒人接触的机会,增加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病人由于发生腹泄,造成体液不同程度的丢失,所以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轻度腹泄的病人可采用少量屡次饮淡盐水的办法,中至重度腹泄的病人须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方面可选择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面条、粥等少渣、清淡食品。
肠胃病专家提醒:
1、为了提高小宝宝的免疫力,您可以给小宝宝化验一下血的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微量元素。如有细胞免疫缺陷,可用胸腺素,转移因子,核酪等;如有体液免疫缺陷,可用丙球或胎盘球蛋白,另外缺锌补锌、缺铁补铁、缺钙则补钙及鱼肝油,并多晒太阳。中药玉屏风散,对提高小儿免疫力也有疗效。
2、服用AKGs(即烷氧基甘油),可以加强孩子的免疫力;服用配方奶粉,含有多量的核苷酸,增加小宝宝的免疫力。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
标签:其他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