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即是变应性鼻炎。
目 录
1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
(一)遗传因素
过敏性(变应性)鼻炎是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约80%的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查到其亲属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母系遗传更明显一些。过敏性鼻炎遗传方式各不相同,是基因突变与环境共同变化的结果。目前的分子水平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受多基因控制,因其基因表现型不同,而表现出的哮喘、鼻炎、特异性皮炎等症状不同、程度不一。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气道高反应性与该区基因突变的发生有关”。突变的基因有调控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水平的相关基因,调节Thl和Th2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因子、启动因子、白三烯相关基因。
(二)饮食因素
过敏性鼻炎与饮食有关,婴幼儿尤其如此。研究发现,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较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也就是说,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在2岁以前发生过敏性鼻炎有预防作用。
研究表明,维生素类、谷物、淀粉的摄入量增加,可使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减低,严重程度明显下降。相反,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摄入增加会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可能是因为此类食品中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产物引起淋巴细胞功能改变,导致Thl和Th2细胞因子失衡,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增加,促进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所致。
(三)环境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呈全球性增高趋势,目前的研究认为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结果,最权威的理论是“卫生假说”,其核心为“现代环境污染增加,和儿童发育时期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减少,使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病率增高”。
1.环境污染 人们将环境污染分为I型污染和Ⅱ型污染。I型污染主要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降尘等,这些物质诱发上呼吸道感染。Ⅱ型污染物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结果,主要为二氧化氮、极细微颗粒状物、汽车尾气等,与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此外,还有家装材料,如甲醛、二甲苯、乙己苯、甲苯等,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引发或加重变态反应性疾病。
2.感染世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幼儿时期细菌、病毒、结核菌、寄生虫感染,可降低变应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
(1)细菌、病毒感染的过程,影响Thl和Th2免疫反应间的平衡,调节白介素10、TNF-p等免疫活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影响T细胞的分化。
(2)抗原竞争机制,微生物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和非特异性多克隆IgE抗体,使肥大细胞表面的高亲和性IgE受体呈饱和状态,导致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无法与之结合,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递质。
(3)超抗原和Toll样受体机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裂解产物,选择性活化或消除某些T淋巴细胞亚群,或作为受体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抑制过敏性免疫反应。
但是,一些感染也可以激发过敏性免疫反应。因此,什么样的感染可以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保护措施尚有待更深入研究。
查看详情>>2过敏性鼻炎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一、看诱因
过敏性鼻炎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是有规律的,例如在气候骤冷骤热时;在某些环境里,如动物园、公园附近;接触某些物品,如灰尘、冷空气等症状发作或加重,离开上述环境和物品时症状减轻。而感冒通常会在7天内自愈。
二、看体质
一般较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经科学实验验证,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通常属于过敏性体质。因此本身具有过敏体质的朋友,应该首先判断是否是过敏性鼻炎。
三、看鼻子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多呈淡红、苍白或暗灰色,有水肿,鼻部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而感冒的鼻部分泌物则较黏稠且不透明。
四、看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为“机枪式”打喷嚏,每次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后大量清水样鼻涕,鼻腔痒并长时间堵塞。而感冒常伴随发烧、喉咙发炎或咳嗽等症状。
查看详情>>3按摩治疗过敏性鼻炎
1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增加1~2次。
2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3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
4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5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局部郁热以通鼻窍。
6另外,捏鼻、擦鼻翼可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变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通鼻窍之效。
查看详情>>4过敏性鼻炎用药为什么是喷剂好
鼻用皮质类固醇,广泛应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急慢性鼻炎和急慢性鼻窦炎等鼻科炎性疾病,1973年,丹麦的医生首次报告鼻腔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自那以后,鼻用皮质类固醇一直用于临床,目前仍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效果仅次于口服皮质类固醇。此类药物需要4—12小时起效,常用的有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布地奈德(雷诺考特)、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和糠酸莫米松(内舒拿)等。
许多人一听到激素,就害怕。其实,只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激素仍是安全的,而且还可以用上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常规剂量的鼻用皮质类固醇,对内分泌系统影响不大,短期内(数周)使用通常不会妨碍儿童生长。
鼻用抗组胺药,在国外的应用历史已有10余年,通常起效很快(15—30分钟),鼻用抗组胺药的疗效略好于口服剂型,但不及鼻用皮质类固醇。常用的药物包括爱赛平(1喷/侧,2次/天)和立复汀(2喷/侧,3—4次/天)。
孕妇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达20%—30%,鼻塞的症状在怀孕期间会加重,遗憾的是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因此,应充分权衡利弊,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首先,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减轻症状,有助于改善睡眠。其次,可以把床头垫高30度—45度,减少鼻部充血。再次,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对妊娠期鼻炎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最后,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物,如烟雾等。过敏高发季节要呆在屋内或者使用空气过滤器。
老年患者的多项生理机能处于衰退中,同时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疾患,因而在药物选择方面应尤为慎重。可使用的药物包括:鼻用皮质类固醇;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鼻用异丙托溴铵;鼻用色酮类药物。注意应避免使用口服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口服缩血管药物,如麻黄素等。患有青光眼和尿潴留的患者不应用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等。
查看详情>>5过敏性鼻炎有哪些治疗误区
过敏体质不会遗传,这是很多人容易走进的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误区,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报道,当父母都有过敏体质时,其子女可以有70%获得过敏体质;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但也有过敏体质出现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范围之内。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常常不仅只在一个器官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
因此,不同的年龄,可以发生各个不同过敏反应,例如新生儿、婴儿期可以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泻;三岁后又会发生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则又会出现过敏性紫癜。
不过,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不一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原时,也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或者一辈子也未发生过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较更困难。因此,患有过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疗,千万不要遗传下一代。
查看详情>>6床单不勤换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
脏床单就是病菌的“大本营”。福克斯博士解释说:“人体每天会脱落数百万个皮肤细胞,其中大部分是在睡觉时脱落的,并累积在床单上。除此之外,人体还会分泌出体液、汗液和油脂,这些代谢废物会成为尘螨、细菌的温床。如果人们吸入或接触了这些尘螨、细菌或者它们的代谢废物,很可能会引发过敏、哮喘和鼻炎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湿疹。”
专家建议,人们应该至少每两周换洗一次床单。在换洗床罩、床单时,不妨顺便用吸尘器或微湿的抹布,将床垫上残留的皮屑、毛发等清理干净。如有污渍,可用肥皂涂抹脏处,再用干布擦干,才不会渐渐发霉、产生异味。换床单后,最好打开窗户通会儿风,防止更换过程中,因抖动而扩散到空气中的小颗粒,刺激呼吸道,引起不适。换下来的床单要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洗涤15—20分钟,洗后要及时烘干或晾干,才能达到杀菌的效果。为了起到最佳的抗菌效果,还可以选用最廉价的杀菌剂——漂白剂,但使用时浓度最好低些。如果采用手洗的办法,可以在冷水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也能起到杀菌作用。白天最好在床单、枕头上盖一层密致的床罩,能防菌、防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