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多发的皮肤疾病主要所表现的症状就是丘疹风团水疱皮肤搔痒等一般青少年比较常见,在夏秋季节高发,那么丘疹荨麻疹怎么治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 录
1如何预防秋季荨麻疹
秋季荨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常先有皮肤瘙痒,然后出现红或白色风团。风团发生部位不定,大小形态不一,可时重时轻,时隐时现。常见者为指甲或五分硬币大小,略高起于周围的皮肤,开始时损害较稀疏,颜色周围稍红,中央稍白,境界清晰,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向周围扩散,可以彼此融合成片,表现为不规则的地图状,能泛发全身。
需注意的事项:
1、注意饮食,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部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2、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某些中成药如感冒清、牛黄解毒片等也可导致过敏引起荨麻疹的发生。当你在服用多种药物而怀疑荨麻疹是由其中一种药物引起时,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停用所服的药物(最好立即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
3、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避之有时。使生活规律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病情。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
2丘疹荨麻疹怎么治疗
内用疗法
(一)抗组胺类药
可做为常规应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
又有镇静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钙剂
丘疹性荨麻疹的患者则可以使用乳酸钙或者是葡萄酸口服进行治疗,而且是有一定效果的,不过,与抗组胺类药使用效果更好。
(三)维生素类
往往使用维生素C或B12与抗组胺类药联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效果。
(四)中医治疗
本病治以祛风清热为主,但编者经验、本病应用四物汤(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或五苓散(泽泻、茯苓、猪苓、桂枝、白术)煎服、每日一付,效果颇著,值得一试。
当归、生地、白芍
(五)营养调理
使用荨麻疹组合疗法的方法来调节免疫力,改善自身的过敏体质等。以及排除体内的毒素,缓解精神压力等来达到预防和治疗本病的效果。
外用疗法
患者进行外用疗法的时候,则是需要根据皮损程度不同来选择使用具有止痒或者是消炎作用的洗剂或者是乳剂进行外擦。但是,如果有续发性感染的话,则应该先控制感染。
3荨麻疹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类
(一)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骤,经治疗或脱离诱因多于数日内痊愈。详细询问病史后,多数患者能找到病因,如食物、药物等。病程小于6周。
(二)慢性荨麻疹。病程大于等于6周,风团反复发作。80%~90%以上的病人找不到病因,治疗较困难。
(三)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往往先有皮肤瘙痒或灼热,搔抓或轻划后局部皮肤出现线状风团,即皮肤划痕征阳性。
(四)寒冷性荨麻疹。1.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可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皮肤在暴露于冷风、冷水等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可持续30~60分钟,保暖后缓解。贴冰试验阳性;2.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不痒,可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贴冰试验阴性。
(五)蛋白胨性荨麻疹。多在暴饮暴食(特别是海味、牛羊肉、猪肉),并有饮酒、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潮红、风团,伴头痛、乏力。病程短,仅持续1~2日。
(六)胆碱能性荨麻疹。多青年期发病。在遇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皮疹的特点为1~3mm大小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多在躯干及四肢近端,伴瘙痒。有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炎症,如腹痛、腹泻等。
(七)血管性水肿也叫巨大荨麻疹。主要分为:1.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突然发生的大片暂时性水肿,边缘不清,肤色或稍带苍白及淡红色,不痒或轻度烧灼和不适感。数小时或24小时消失。好发于皮下组织较疏松的部位,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和手足背部。发生在咽喉部者可出现喉头水肿;2.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常10岁前开始发病,有家族史。突然发生局限性水肿,非凹陷性,不痒,常单发,局限于面部或一个肢体,1~2天消退。有产生喉头水肿导致窒息的危险。化验血清C1酯酶抑制物、C4和C2补体值均减少,在发作时尤显著。
4丘疹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法
1、山药粥
原料:山楂15克,粳米50克,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楂炒至棕黄色,加温水浸泡片刻,煎取浓汁约1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入粳米50克,砂糖适量,煮至米花烫稠为度。分早晚2次,温热服食。
功效: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有助健脾胃,促进消化之功。可用于食滞型丘疹。
2、牛蒡子粥
原料:牛蒡子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牛蒡子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加粳米及冰糖、水400毫升,煮至煮至米花烫稠为度。每日两次,温热服食。
功效:牛蒡子性味辛、苦、寒,有疏风散热、解毒作用,可用于风热型丘疹。
3、薏仁粥
原料:薏苡仁粉30克,陈粳米50克。
做法:薏苡仁粉和陈粳米同入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每日早晚餐顿服。
功效:薏苡仁味甘、淡、微温,有利水渗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作用。可用于湿热型丘疹。
4、土茯苓骨头汤
原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猪脊骨洗净放锅内,加水煨汤,煎成3碗左右,取出猪骨,撇去上层浮油。土茯苓洗净,切片,以纱布包好,放入猪骨头汤内再煮,煮成约2碗左右,可以饮服。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健脾、解毒、利湿作用。猪脊骨补充钙质。钙质有非特异性的抗过敏作用,克减轻皮肤瘙痒和肿胀。可用于各型丘疹。
5丘疹患者保健注意事项
1.洗澡时应以淋浴为佳,不要用热水烫洗或过度地清洗皮损处,以免加重病情。洗澡时应使用中性的浴液或肥皂,洗完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并要在患处涂抹外用药物。
2.当患处瘙痒难忍时,可通过拍打患处或涂抹止痒药物来止痒,切不可大力地搔抓患处。对于控制力较差的婴幼儿患者,应给其剪短指甲或在其睡觉时给其戴上手套,以防止患儿不自觉地搔抓患处而引起感染。
3.要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于闷热或过于干燥的环境都可导致丘疹病情的反复。
4.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棉质或其他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少穿会引起过敏的人造纤维及毛料等制成的衣服,以免加重过敏症状。
5.在外出时要保护好患处,尤其要避免患处受风或被阳光长时间照射,以免导致皮肤干燥而加重病情。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