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表示,益肾蠲痹丸用于治疗症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许多关节炎有效,是不可多得的良药,也是生活中的常见药,那么益肾蠲痹丸有什么相关知识是需要我们了解的呢?接下来我们看
目 录
1益肾蠲痹丸注意事项
(1)对曾服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服用本丸疼痛减轻后才可逐渐递减原服用药物,
不可骤停。
(2)本品服用后偶有皮肤瘙痒过敏反应和口干、便秘、胃脘不适。如见皮肤瘙痒、丘疹。
此与虫类药异体蛋白质过敏有关,可用地肤子30 g、徐长卿15 g、白藓皮30 g,煎汤服用。过敏者也可以选用抗过敏药(扑尔敏)对症治疗。过敏严重者停止服用。
(3)口干,可用麦冬10 g、肥玉竹10 g、北沙参15 g泡茶饮用。肝肾阴虚患者可同服六味地黄丸。
(4)便秘,可用麻仁丸6 g,口服。
(5)对病程较长,久治难愈的病人,建议按疗程长期服用。
(6)本品含寻骨风药材,该药材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2益肾蠲痹丸成分作用
益肾蠲痹丸的主要成份为主要成分为骨碎补、熟地黄、当归、徐长卿、土鳖虫、僵蚕(麸炒)、蜈蚣、全蝎、蜂房(清炒)、广地龙(酒制)、乌梢蛇(酒制)、延胡索、鹿衔草、淫羊藿、寻骨风、老鹳草、鸡血藤、蓓草、生地黄、虎杖。
益肾蠲痹丸中的骨碎补味苦,温。归肾、肝经。益肾蠲痹丸中的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益肾蠲痹丸中的骨碎补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益肾蠲痹丸中的骨碎补外治斑秃,白癜风。益肾蠲痹丸中的熟地黄味甘,微温。归肝、肾经。益肾蠲痹丸中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益肾蠲痹丸中的熟地黄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益肾蠲痹丸益肾蠲痹丸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益肾蠲痹丸是标本兼治之品。起效较慢,一般三十天为一疗程。对曾服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服用益肾蠲痹丸疼痛减轻后才可逐渐递减原服用药物,不可骤停。
二、益肾蠲痹丸服用后偶有皮肤瘙痒过敏反应和口干、便秘、胃脘不适。如见皮肤瘙痒、丘疹,此与虫类药异体蛋白质过敏有关,可用地肤子30克、徐长卿15克、白藓皮30克,煎汤服用。过敏患者也可以选用抗过敏药(扑尔敏)对症治疗。过敏严重者停服用。
三、胃脘不适,可用温水加蜂蜜分二次送服以减轻或消除不适症状,也可用生黄芪15克、莪术6克、淮山药20克、凤凰衣6克,煎汤服用。
4益肾蠲痹丸主要功效
益肾蠲痹丸是由地黄、熟地黄、当归、淫羊藿、全蝎、蜈蚣、蜂房、骨碎补、地龙、乌梢蛇、延胡索等二十味药材制作成,是一种棕褐色的小丸,味微苦、涩。
益肾蠲痹丸的功效是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益肾蠲痹丸可治疗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益肾蠲痹丸的作用有抗炎、消肿、镇痛。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降低滑膜组织炎症、减少胶原纤维沉着、修复关节软骨细胞缺损部位。钙、镁可保证人体病理状况下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需求。铁对顽痹的活血化瘀,通络利痹可起重要作用,锌和锰对于益肾壮督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是十分有利的。
5益肾蠲痹丸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淡棕色或近无色半透明,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有时可见黄棕色刚毛。可见无色丝状物。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20ml,置60℃水浴浸提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 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适量,润湿半小时,加石油醚(60~90℃)20ml,置水浴60℃浸提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使溶解,制成每1ml含0.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 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氨水(6: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碘熏2分钟,挥去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黄色荧光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