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那么恶性淋巴瘤的分期?淋巴瘤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 录
1恶性淋巴瘤的分期
1.Ann Arbor临床分期(1971)
Ⅰ期:侵及1个淋巴结区(Ⅰ),或侵及1个单一的结外器官或部位(ⅠE)。
Ⅱ期:在横膈的一侧,侵及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外加局限侵犯1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ⅡE)。
Ⅲ期:受侵犯的淋巴结区在横膈的两侧(Ⅲ)或外加局限侵犯1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ⅢE)或脾(Ⅲs)或二者(ⅢES)。
Ⅳ期:弥漫性或播散性侵犯一个或更多的结外器官,同时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侵犯。
器官的侵犯统一分为:A.无症状。B.无原因的发热>38℃连续3天以上者,盗汗,6个月内无原因的体重下降10%者。
2.Cotswold分期(1989)
Ⅰ期:侵犯单个淋巴结区或侵犯1个淋巴组织(如脾脏胸腺、韦氏环)。
Ⅱ期:侵及2个或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均位于横膈的一侧(如纵隔为1个部位,一侧的肺门淋巴结是1个部位),解剖部位的数目,应详细标明,如写为Ⅱ2Ⅲ期:淋巴结区或淋巴组织的侵犯涉及横膈的两侧
Ⅲ1:有或无脾门、腹腔或门脉区淋巴结受侵。
Ⅲ2:有主动脉旁髂部、肠系膜淋巴结受侵。
Ⅳ期:淋巴结以外的部位(S)受侵犯称之为E。
A:无全身症状。
B:不明原因的发热>38℃连续3天以上,盗汗在半年以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10%
X:大瘤块大于纵隔宽度约1/3者,淋巴结融合包块的最大直径>10cm者。
E:单一结外部位受侵病变侵犯到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直接相连的器官、组织时,不记录为Ⅳ期,应在各期后记入“E”字母(如病变浸润至与左颈部淋巴结相连的皮肤记录为“ⅠE”)。
CS:临床分期
PS:病理分期。
查看详情>>2淋巴瘤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
1在我们国家霍奇金淋巴瘤是占据了百分十左右,这样的淋巴瘤一共有五个种类,而且治疗的方法相对简单,花费也不是很贵,治疗之后的效果很好,远期的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ABVD化疗方案治疗之后十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百分十七十五左右。
2霍奇金淋巴瘤如果病因较为复杂的经过一般的化疗方案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的可以选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这种方式治疗之后十年的生存率也可以在百分十六十左右,可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是相对较高的。
3虽然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相对较高,但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就不怎么搞了。在霍奇金淋巴瘤如果发展到III期或者是IV期的时候通过大剂量的化疗处理之后或者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之后的五年生存率也不足百分之三十。
查看详情>>3淋巴瘤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肝脾肿大 活组织检查约25~5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肝累及,尤多见于滤泡或弥漫性小裂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脾脏浸润大多由腹部淋巴结病灶经淋巴管扩散而来。
2、胸腔积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约25%在病程中发生胸腔积液,除肿瘤浸润外也可能因纵隔累及,淋巴阻塞所致。
3、骨骼病变恶性淋巴瘤侵犯骨骼可有局部按压痛、病理性骨折。
4、皮肤病变带状疱疹好发于霍奇金病。特异性皮肤损害多见于T细胞成人白血病佛巴瘤综合征或蕈样肉芽肿,表现多样化,包括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丘疹、斑疹等,常先见于头颈部。
5、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淋巴瘤侵犯口、鼻、咽部,临床可见局部肿物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6、肾肿大、高血压、尿素氮潴留。
4淋巴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1、经放疗后的淋巴癌患者,在饮食调理上,应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冬瓜、西瓜、绿豆、荸荠、鸭梨、鲜藕、香菇、银耳等。
2、经过化疗后的淋巴瘤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血象下降等现象,要注意增加食欲和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除了选择病人平日喜欢吃的食物外,还可多吃些山楂炖瘦肉、黄芪当归羊肉汤、西红柿炒鸡蛋、虫草炖牛肉以及黑木耳、鲜蜂王浆、香菜等食品,既补气血又健脾胃。
3、平时可以多吃增加免疫机能的食物,如蘑菇、大枣、桂圆、香菇、莲子、黑木耳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猪、羊、鸡等)、蛋黄、胡萝卜、油菜、白薯等,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御致病物质侵入机体,也可以适量多吃些。
4、可以多吃荠茶、黄花菜、甲鱼、薏米仁、慈菇、白萝卜等,这些食物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活力,对抗癌有很好的效果。
5、要忌食咖啡等兴奋性饮料,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性食物,戒烟禁酒。
5淋巴瘤的中医辨证治疗
1、寒痰凝滞证
主证: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
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组方: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熟地,麻黄,白芥子,肉桂,炮姜,生甘草,鹿角胶。
方解: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使人体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到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
2、气郁痰结证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作核累累,皮下硬结,消瘦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组方:舒肝溃坚汤(《中医肿瘤学》)。夏枯草,僵蚕,香附,石决明,当归,白芍,青皮,柴胡,川芎,红花,姜黄,穿山甲,生甘草。
肿核坚硬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方解: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肝肾阴虚证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纳少胃呆,面苍乏华,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治法:滋补肝肾,补养气血。
组方: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八珍汤(《六科准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
方解: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方中用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止遗。另以三泻配合以上三补。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又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益脾。八珍汤为气血双补。血亦属阴,补血即所以补阴。四物汤川芎、白芍、当归补血。气为血帅,补气有益于补血。以四君子汤党参、自术益气。诸药配合,共奏益气补血,补益肝肾之功。
4、血热瘀毒型
主证:发烧不解,时有盗汗,肿物不断增大,有时皮肤搔痒,出现硬结或红斑,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大便干或燥结,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或光绛无苔,脉细而数或细弦。
治法:凉血化瘀,清热解毒。
组方: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
方解:热毒之邪深入血分,应凉解毒散瘀。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凉血解毒,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清热为主,配以芍药、丹皮凉血散瘀,能直清营血之热。五味消毒饮中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五味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两方配合,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温馨提示:
饮食调理上,要注意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荸荠、鸭梨、鲜藕、冬瓜、西瓜、绿豆、香菇、银耳等食品。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女之比为:2~3: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