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一转换的时候冷空气袭来,出现最多的就是骨科关节病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预防好。类风湿患者除了赴医就诊开药外,还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在药店自助购药。但患者毕竟不是医药师,如何正确选择药品成为关键,类风湿患者在选购药品时需要从药品成分、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多方面考虑决定。那么,治疗类风湿的药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目 录
1治疗类风湿的药
1、来氟米特片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来氟米特。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有改善病情作用。 用法用量:由于来氟米特半衰期较长,建议间隔24小时给药。为了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参照国外临床试验资料并结合Ⅰ期临床试验结果,建议开始治疗的最初三天给予负荷剂量一日50mg(5片),之后给予维持剂量一日20mg(2片)。在使用本药治疗期间可继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 禁忌症:对本品及其代谢产物过敏者及严重肝脏损害患者禁用。
2、艾拉莫德片 成分:本品活性成份为艾拉莫德。 功能主治:适用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mg。(1片)。饭后服用,一日2次,早晚1各次。 禁忌症:孕妇或有怀孕可能性的妇女。在动物试验(大鼠)中发现本品具有致畸性,可导致早期胎儿死亡率升高以及胎儿动脉血管收缩。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由于艾拉莫德有可能引起肝功能障碍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原有肝病进一步恶化。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或有消化性溃疡既往史的患者。由于艾拉莫德有可能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原有消化性溃疡进一步恶化。对本品所含成分有过敏既往史的患者。
3、附马开痹片 成分:黑顺片、制川乌、马钱子粉、炙黄芪、续断、猪肢骨多肽、乳香(制)、穿山甲(制)、皂角刺、全蝎、蜈蚣、威灵仙、地黄、薏苡仁、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寒湿阻络证,症见关节冷痛,遇寒痛增,或肿胀晨僵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禁忌症:1、孕妇、阴虚内热者忌服。2、运动员慎用。
2类风湿的症状
1、游走性与对称性:早期关节的游走性比较明显,这是初期常见的类风湿患者的临床表现。游走性间隔期比较短,除早期游走性疼痛外,关节炎的游走经常是对称性的。
2、关节肿胀与疼痛:关节疼痛也是所有类风湿患者的临床表现。关节疼痛程度常与关节肿胀轻重相关,肿胀越明显,疼痛越重。
3、活动受限是很常见的类风湿患者的临床表现:受限程度与肿胀、疼痛、关节及周围结构损坏程度相关。约90%的类风湿患者的患者累及手指关节,尤以近端指间关节炎为著,一般远端指间关节极少受累。
4、受累关节:类风湿可侵犯人体滑膜、软骨、骨及肌腱、韧带、滑囊、肌膜等类风湿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关节受累的频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及腕、肘、肩、踝、髋关节等。
3类风湿的饮食食谱大全
1、黄花菜根酒
黄花菜根、黄酒各50克,将黄花菜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冲黄酒内服。每日2次,连服数天。
本方具有清热通络的作用,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关节无红热者忌服。
2、辣椒猪肉汤
瘦猪肉100克,辣椒根90克。将瘦猪肉洗净,切块,辣椒根水洗后用纱布包好,封口。再把猪肉、辣椒根、葱段、姜片、花椒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煮半小时至肉烂,去辣椒根,吃肉饮汤,每日1剂。
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功能,适用于关节疼痛较剧者。热痹忌服。
3、独活当归酒
独活、杜仲、当归、川芎、熟地黄、丹参各30克,白酒1000毫升。先将上述6种药物研细,分别用纱布包好,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放火旁煨24小时,候冷即可,不拘时饮之。
本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风湿痹痛者。关节炎早期及热痹者禁服。
4、桂浆粥
肉桂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研成细末,粳米洗净,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肉桂末、红糖,再煮沸1-2次即成。趁热空腹吃下,每日1剂,3-5日为1个疗程,有效再服1-2个疗程。
本方具有温经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痹。热证及阴虚火旺者禁用。
4区分类风湿与风湿性关节炎
首先类风湿与风湿的区别主要在于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前,患者常会有咽峡炎、猩红热、丹毒等病史。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起病较急,多见于青少年,严重的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伴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
在临床上,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的部位多为膝、髋、踝等下肢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则较少见;二是呈游走不定性疼痛,疼痛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一般几天就可缓解。在检查中可发现患者的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治愈后的患者很少会再次发病,除可遗留心脏病变外,不会有关节畸形的后遗症。
其次类风湿与风湿的区别在于类风湿关节炎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初期,患者多有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的症状,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病变部位多为小关节,如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等。晚期患者常有骨关节强直性畸形的后遗症。在检查中可发现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5类风湿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1、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鼻窦炎、咽峡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不要卧居湿地等。另外,劳动或运动后,不可趁身热汗出未干,便入水洗浴。
3、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方式。过渡疲劳,正气易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患者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但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未经过体育锻炼者,要强的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打太极拳,做保健体操,做广播体操等均能增强机体,抗风寒湿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