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而且它的发病对象越来越年轻化,这不得不值得警惕。专家解释说宫颈癌之所以如此高的发病率这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宫颈癌的饮食,宫颈癌来袭有哪些预兆等健康小知识。
目 录
1宫颈癌的饮食
宫颈癌的饮食注意事项:
1、在膳食中补充锌和硒尤其重要。含微量元素锌和硒多的动物性食物是:牡蛎、鱼、瘦肉、动物内脏、蛋、牛肾、猪肾、虾等,蛋类中含锌高。植物性原料中含锌和硒多的食物是: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小麦胚粉、坚果类等。
2、应多吃黄豆与其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蔬菜类的芹菜、花椰菜、毛豆、甜豆等食物。因这些食物可补足植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内含的异黄酮素、木质素都被科学家认为有抗氧化的作用。植物性雌激素可抑制子宫颈腺癌与鳞状表皮细胞癌的生长,抑制细胞分裂,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侵犯或转移。
3、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由病毒引起的癌症的例子已越来越多。而维生素c可以抑制病毒所造成的伤害,这一点非常重要。近来科学家已发现维生素c有十几种增强免疫的作用,包括对抗体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速度等。另外,维生素c也与宫颈癌发病率有关,有关资料调查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时,宫颈癌危险降低。含维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萝卜、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2宫颈癌来袭有哪些预兆
宫颈癌来袭有哪些预兆?
因为宫颈癌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晰,但近数十年来的研讨与查询,普遍认为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性生活过早或失调、早婚、早年临产、密产、多产等要素有关。故此,不发生婚前等过早的性行为、晚婚晚育、严厉实施计划生育关于下降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含义。
宫颈癌有显着的特色,它有对比长的潜伏期,并且前期宫颈癌无显着体现,也无特别体征,与缓慢宫颈炎无显着差异,有时查看时见宫颈润滑,尤其在晚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在某些宫颈管癌患者,因为病灶坐落颈管内,阴道部宫颈外观仍体现正常,易被疏忽致使漏诊或误诊。宫颈癌患者最早呈现的体现主要是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
通常疾病发展到晚期之后,会体现出如下的体现,主要有:阴道流血:年青患者常主诉触摸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查看后。白带增多:白带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血性等,淡薄似水样或米泔水样,腥臊。依据病灶侵略的脏器而呈现一系列继发性体现。
那么宫颈癌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子宫颈癌共分为四期,0期为原位癌,为宫颈癌的潜病,尚未超出基底膜,早期症状出现较晚,即使1期宫颈癌也有40%可无症状出现。由于宫颈癌的早期治愈率较高,而临床症状又出现较晚,故掌握其先兆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阴道出血主要特点为接触性出血,易引起警觉,多为性交后出血,特点为少量、点状出血,或大便后有少许血带,或剧烈劳动之后及检查刺激后出血,经绝后妇女“见红”更为重要警号。
不适感主要为房事后不适,因局部受到刺激的缘故。如出现隐痛则已非早期,多提示盆腔等邻近组织已有转移浸蚀。
白带增多主要为宫颈腺体受到一定刺激所致,早期信号为清稀水样带,或有异味,或为浆液样白带增多,但往往被忽视。
相信女性朋友对阴道出血并不陌生,而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阴道出血,主要是阴道有不规则阴的出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就是宫颈癌的症状。菜花状宫颈癌出血现象较早,出血量较多。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稀薄,水样、米泔样或血性,有腥臭味。当癌组织破溃感染时,分泌物可为脓性,伴恶臭。晚期表现:由于癌肿的浸润、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乃至全身的宫颈癌的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秘结,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最终致全身衰竭。
3职场女性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
对于职场女性,我们常常会认为,她们的工作比较的简单,只要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就好了,面对着电脑,面对着工作。但是,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她们或许更容易的一种病,这种病就是宫颈癌?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办公室女性一般长时间坐在桌前工作,注意力集中起来,甚至几个时辰一动不动,时间一长,就会使得阴部由于透气不畅,从而“憋坏”宫颈。因此,白领女性要谨防宫颈病变。
由于特殊的生理构造,女性长时间坐着不动,很容易得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甚至宫颈癌等疾病。因为长时间的坐姿,使得女性盆腔充血,附件和宫颈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加上透气不好,所以生殖系统很容易因此而发生炎症,产生感染。
宫颈部位的神经属于内脏神经系统,对于痛觉感应不敏感,因此在伤及宫颈后,女性自己往往并不知道,也就更容易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有研究统计,患有宫颈糜烂等一些宫颈疾病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几率是没有该部位病变人群的5~10倍,且宫颈癌是除乳腺癌外,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所以,女性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宫颈。
女性的私密处最需要透气。阴部本就潮湿,如果再给它闷热的条件,那就是细菌的天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阴部的透气干爽非常重要,包括不要久坐不动,卫生护垫也不宜经常使用。
办公室女性在工作中要避免久坐不动,可以在工作一个小时后,就提醒自己站起来活动一下,避免盆腔充血,也让私密的地方透透气。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尽量少吃一些辛辣的有刺激的失误,并且定时做一下妇科检查。
宫颈疾病不可小觑,因为它很容易发生其他病变。白领女性因为平时就缺乏锻炼,因此需要多加注意。
4宫颈癌与性生活不洁有密切关系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朋友健康的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50多岁的女性,可是近年来宫颈癌已经出现了低龄化。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起宫颈癌的吗?下面,寻医问药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1、性爱提早,又不“设防”
陈勍说:“初次性交的年龄越小,性伴越多,频率越高,宫颈癌的发病率就越高。”研究发现,初次性交年龄低于15岁的,患上宫颈癌的几率为正常人的 10倍。他解释道:“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比较嫩弱,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对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质敏感,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
所以,若少女还未发育成熟时便开始性交,性交对象为HPV(人乳头瘤病毒)携带者时,这种病毒会被感染到少女尚未成熟的宫颈组织上。所以宫颈癌“缠上”花季少女并非没有道理,近年来,年轻人初次性交年龄显著提早,年轻人又不懂得正确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容易感染HPV。
支招 “套好”花季少女
父母能做好性教育,让青春期的孩子避免过早性交当然最好不过。如果无法实现,那么少女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预防宫颈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性爱时使用安全套,这样能阻挡病毒避免感染HPV。
2、丈夫有两个以上的伴侣
本人拥有多个性伴侣也是危险因素,患宫颈癌的危险性与其性伴侣数成正比。统计数据发现,拥有≥10个性伴侣者较1个性伴侣者的患病相对危险性高3倍以上。这是因为,精子进入阴道后会产生一种精子抗体,此抗体一般要在四个月左右方能消失。若性伴过多性交过频,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从而干扰了产生精子抗体的抗体反应,故而易患宫颈癌。
此外,过错方也可能是丈夫。陈勍介绍道,研究发现丈夫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性伴侣,妻子存在的危险率为正常人的5倍。
除性爱因素外,宫颈癌的发生也可能来源于母亲。处于生育时期的妇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生殖细胞发生畸变,她们的后代出生后常易患癌症。比如,女性在用雌激素治疗期间怀孕,其所生的女孩日后发生宫颈腺癌的可能性会比其他女性大。
支招 妇检“护身”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也是女性远离宫颈癌的一道“护身符”。陈勍建议,年轻女性一旦开始有性生活后,就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尤其对宫颈重度糜烂、接触性出血、宫颈湿疣、多次生育、年纪在45岁以上的高危妇女人群更应注重筛查。
5避孕套不能百分百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避孕套除了可以预防意外怀孕外,还能预防很多女性感染各种妇科疾病,但这不是百分百的,它未必能完全避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持健康的性生活。
年轻女性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量可多可少,与病灶侵犯的部位、大小、侵犯血管情况有关。早期患者常出血量少,晚期患者常出血量多,一旦侵犯大的间质血管就会出现致命性的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常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
宫颈在哪里?
子宫的下部呈圆柱形或菱形,即子宫颈。子宫颈的内腔为子宫颈管,上端为宫颈内口,与子宫腔相通,下端为宫颈外口,与阴道相通。阴道附着部以上的部位称阴道上部,附着部以下的部位伸入阴道,称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颈主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子宫颈管的黏膜上皮细胞呈高柱状,黏膜层中有许多腺体,能分泌碱性黏液。子宫颈阴道部的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鳞状上皮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外口处相交接,此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宫颈癌与什么相关?
好发年龄: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特征。年龄分布呈现双峰状:35岁~39岁,60岁~64岁。平均年龄52.2岁。
过早性生活:宫颈癌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目前认为其发病与早婚、早育、多产、密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经济状况、种族,以及地理环境有关。过早性生活是指18岁以前已有性生活;早婚指20岁以前结婚。此时女性生殖道尚未发育成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后,又在与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而导致宫颈癌发生。据观察,未婚与未产妇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就明显低。
与高危男子性接触: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高危男子指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或性伴侣曾患宫颈癌者。
性交感染病毒:与性交感染某些病毒有关。如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巨细胞病毒等与宫颈癌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目前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宫颈癌病人携带此种病毒,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导致宫颈癌的罪恶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