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羊水栓塞后患者全身脏器均会受到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病人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羊水栓塞的预防有哪些?什么原因会导致羊水栓塞?哪些孕妇易发羊水栓塞?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目 录
1羊水栓塞的预防
1、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因为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
2、孕妈妈一定要定时做产前检查,因为,通过做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状,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重度妊高症的发生,预防羊水栓塞。
3、如何预防羊水栓塞?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4、 如果在第一产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胎宝宝不能立即娩出,虽然病情经抢救后有好转,但因病因未去除,仍有恶化的可能。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剖宫产手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危情发生。
5、 严格掌握催产素应用的指征,合理使用催产素,并进行必须的观察。在产沉中,如果子宫收缩过于强烈,孕妈妈应该配合医生使用镇静药物,减弱子宫的收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
2什么原因会导致羊水栓塞
1、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
2、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
3、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4、死胎不下可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病率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条件是胎膜已破,有较强的子宫收缩,血管开放进入的途径为子宫颈内膜静脉及子宫下段静脉,胎盘边缘静脉窦,损伤的子宫血窦如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
3哪些孕妇易发羊水栓塞
1.高龄产妇:也就是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年龄愈大,发生的可能性愈大。
2.生产次数多的产妇:譬如生第三胎、第四胎甚至七八胎的产妇,生产的胎数愈多,发生羊水栓塞症的比率愈高。
3.胎盘早期剥离的病人: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胎盘早期剥离,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经由胎盘静脉进入母体血液的可能性会增加。
4.胎儿死在子宫内的孕妇:胎儿死在子宫内的时间愈久,发生羊水栓塞症的几率愈高。
5.有胎儿窘迫的现象时: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也比较高。因为胎儿发生窘迫时,羊水内常有胎便,此时产痛通常都很强烈,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6.使用催生素催生而造成产痛非常强烈的产妇:也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4哪些疾病易与羊水栓塞相混淆
1、子痫抽搐
通常有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史,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发生无胎膜破裂因素,胸部检查一般无啰音DIC的检查一般无异常。
2、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心脏病史、有心脏负担加重诱因的患者突发心慌、气短、咳泡沫样痰,一般无抽搐、出血和肾衰表现,在心衰控制后症状能好转。
3、脑血管意外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有头痛、头晕,突然昏迷可发生偏瘫。
4、癫痫
患者往往有抽风病史,有精神因素的诱因患者一般无DIC和肾衰。
5、血栓栓塞性疾病
患者往往有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现,一般无出血。
6、其他非DIC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
一般可找到明确的病因,无凝血机制的改变。
5羊水栓塞会引起全身出血倾向
第一阶段: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
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多数发生于第一产程末、第二产程宫缩较强时,有时也发生在胎儿娩出后短时间内。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刚刚破膜不久,产妇突然发生寒战、呛咳、气急、烦躁不安等症状,随后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抽搐、昏迷、血压下降,出现循环衰竭和休克状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若有肺水肿,患者可咯血性泡沫状痰。有的产妇突然惊叫一声或打一次哈欠后血压迅即下降甚至消失,并在几分钟内死亡。
第二阶段:dic引起的出血
dic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血液不凝固,切口及针眼大量渗血,全身皮肤粘膜出血,有时可有消化道或泌尿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便血及血尿等。
第三阶段: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期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由于全身循环衰竭,肾脏血流量减少,出现肾脏微血管栓塞,肾脏缺血引起肾组织损害,表现为尿少、无尿和尿毒症征象。一旦肾实质受损,可致肾功能衰竭。
温馨提示:
禁用人工剥膜术,宫缩间隙期,采用针刺人工破膜术。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 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