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上颌支(第二支)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之后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间的面部皮肤以及部分硬脑膜。那么,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 录
1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口服西药、中药、射频术、针刺及激光治疗、X刀、伽马刀治疗等很多,患者在经过医院的正规检查后用遵循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每个人对于手术的承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手术治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年纪、病史以及意愿等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二、配合日常护理。很多三叉神经痛患者认为只要去医院进行治疗就一定能够治好,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护理,触犯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些禁忌,如吃一些刺激性食物,抽烟喝酒等,导致三叉神经痛频繁发作,却埋怨治疗没有效果。
三、按摩缓解。一些按摩手法可以帮助缓解三叉神经,常见的有梳头疗法:用木梳于清晨起床后或晚上睡眠前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梳理头部,开始时每分钟梳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刮破头皮。每次梳5~10分钟,坚持数月。
2三叉神经痛会出现脸痛吗
首先,三叉神经是人面部最大的神经,它主要是管人面部的痛觉、触觉和肌肉运动。比如风一吹人的脸上感觉凉这就是三叉神经的感觉。我们咬东西很有力量,这就是三叉神经运动支配肌肉的作用。
其次就是,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三叉神经在颅内被血管压迫了,随着血管的扩张和跳动对三叉神经造成撞击,就引起三叉神经疼痛。另外一个原因是三叉神经在颅内有一个很粗大的神经节。这个神经节叫三叉神经半月节,神经节里长了小的肿瘤,或者是神经节内缺血、被病毒感染,这些原因都可以引起三叉神经痛。
最后,三叉神经痛常常被误认为“脸痛”,“牙痛”。这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凤凰中医专家说,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
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3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是什么
1、短路学说:认为神经髓鞘崩解可能引起相邻两纤维之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传出冲动也可再通过“短路”成为传出冲动,达到痛觉神经元的阈值而引起疼痛。
2、脱髓鞘学说: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受到压迫或损害发生脱髓鞘性变;部分神经髓鞘脱离使原来神经束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增加了三叉神经背核反向的自我激发及重复发放,使受损的神经变得敏感,产生疼痛。
3、病毒感染学说:如带状疱疹易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引起疼痛。
4、其它:遗传学说、颈神经学说、变态反应学说等等。
4三叉神经痛的预防保健措施
一、适当运动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进行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患者可以选择,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但不可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触发到扳机点而引起疼痛。
二、继发性疾病 有些患者是由于患有鼻炎、鼻窦炎、牙齿及口腔病变等而引起的继发三叉神经痛,对于此类的三叉神经痛应注意在生活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原疾病给予适当的治疗,住有助于减缓三叉神经痛。 三、保持心情顺畅
三叉神经痛患者应注意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起伏过大、发怒、抑郁等。患者应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果心情不好可适当的听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心情,这是三叉神经痛常见的护理方法之一。
四、注意保暖 在天气变化时做好保暖工作,寒冷天应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面部,这也是三叉神经痛日常的护理方法之一。
5三叉神经痛的正确饮食方法
1、以流食为主,三叉神经痛患者不能咀嚼过硬的食物,那么饮食就要以流食为主,可以给三叉神经痛患者配制高蛋白高糖液体食品,如牛奶冲藕粉,牛奶冲蛋花,等厚流质,这样不仅会使三叉神经痛患者有饱腹感,还能够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2、补充钙及维生素B族元素,三叉神经痛的正确饮食方法,还应该补充钙元素和维生素B族元素,因为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经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所以补钙很重要,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水果、胡萝卜、西瓜、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维生素B族元素对面神经疾病也有帮助,如B1、B2、B12等。维生素B族富含于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黄瓜、木瓜、苹果、菠萝、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维生素B,能够帮助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所以应该适当进补。
3、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