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第二波已经兵临城下。因为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只要您没有得过“甲流”或打过“甲流”疫苗,就应考虑属于容易感染的人群,简称为易感人群。如果您不属于接种“甲流”疫苗的重点人群或者您选择暂时不接种,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患“甲流”呢?
目 录
1防甲流要注意别闯三大误区
误区一:只要发烧、咳嗽、嗓子疼,得甲流的可能是80%
有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感觉发烧、咳嗽、嗓子疼,那80%的可能就是得了甲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说,有上述症状者中,只是有30%的概率得的是流感,而这30%里是甲流的概率为80%。但即使这样,冯子健也认为不能简单地用30%乘以80%来计算目前甲流病人的多少,因为检测的准确性受到采样时机、采样质量等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个时间内,在采样质量和监测水平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数字分析疫情趋势,但是不能用这个公式来估算某人得的流感样疾病有多大的概率是甲型H1N1流感。
误区二:甲流疫苗晚点接种无所谓
目前,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各地拿到疫苗后两周之内必须完成接种。但有很多人认为,打了疫苗马上就能有效果,早接种晚接种无所谓。“这种想法不对。”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表示,疫苗接种以后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现在甲流的流行态势非常快,如果不接种,如果人们被感染以后再去接种,疫苗就起不了作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抢了这么多时间、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疫苗,就浪费了。
误区三:低温不利于病毒存活
很多人认为随着气温的降低,甲流病毒就不容易存活了,低温有利于杀死病毒。相反,病毒在寒冷的环境下可以存活更长时间。气温骤降还会增加人们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引发合并传染的情况。根据医学经验,天气变冷会使人的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这也是秋冬季流感容易流行的原因之一。同时,天气变冷导致人群的室外活动减少,如果不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也会给流感病毒提供可乘之机。
2防甲流不能忽视日常小事
“甲流”第二波已经兵临城下。因为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只要您没有得过“甲流”或打过“甲流”疫苗,就应考虑属于容易感染的人群,简称为易感人群。如果您不属于接种“甲流”疫苗的重点人群或者您选择暂时不接种,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患“甲流”呢?
对于“甲流”,因为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目前还有许多未知数。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对付呼吸道传染病的常用办法:勤洗手,多通风,少扎堆,戴口罩等。很简单的小事,却很有用。
勤洗手,首先要规范。洗手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正确洗手的方法是使用流动的清水打上肥皂后反复揉搓、冲洗。洗手一般可将皮肤角化上皮60%~90%的微生物清除,若结合刷洗,微生物清除率可达90%~98%。
六步洗手法:
▲在流动水下洗手。
▲加洗手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用双手相互搓手心、手背、指尖、虎口等,最少搓10秒钟。
▲用流动水冲至少10秒钟。
▲烘干双手或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
▲双手清洗后,应以纸巾包裹水龙头或泼水冲净水龙头再关闭。另外,在洗手间洗手后,最好用擦手纸巾包住门把手开门后再将擦手纸扔掉。
如果有了症状需上医院一定要戴上口罩。戴口罩也需要训练。要验证口罩戴对了没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是:戴上口罩后,用手在口罩外鼻口处捂住,如果憋气,说明戴对了。如果不憋气,说明口罩周围漏气,那么微生物也会进去。(下面这个图文并茂的说明,将告诉你如何正确戴口罩。)
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用手纸遮住鼻和嘴,如无手纸,用肘部而不是用手掌去捂。如果没有必要,最好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如果家里有幼儿,回家后要换衣、洗手、洗脸后再抱孩子、亲孩子。每天至少走6000步或相当于6000步的运动量。
烟是肯定要戒的,因为抽烟降低呼吸系统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增加得“甲流”的危险。酒最好也不要喝或尽量减少。东方人处理酒精的酶的活性不如西方人,容易在体内积蓄过多的毒物,降低身体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
3甲流的治疗
在一些国家,抗季节性流感病毒药物是可以获得的,且预防和治疗该病是有效的。
有两类这样的药物:1)烷胺类(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2)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先前报道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大部分病例没有进行医学治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即已痊愈。
一些流感病毒产生了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这限制了化学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的效力。从美国最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是敏感的,但是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制订利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策略来说,目前的信息尚不充分。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评估,以及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危害和益处来做出决定。根据病毒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国家和地方当局推荐在目前美国和墨西哥正在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爆发疫情中,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来治疗和预防该病。
4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区分
1、从流行季节区分
甲型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温带的秋季冬季发病率较高。
普通感冒:多发于秋季末期和冬春季节,特别是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
2、从传染性区分
甲型流感: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普通感冒:以散发为主,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较容易发病。以单个病人出现,传染率低于10%。不会引起大流行。
3、从临床症状区分
甲型流感: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普通感冒: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发热较低,但呼吸道症状明显,常以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之后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4、从愈后效果区分
甲型流感:儿童、老人、身体衰弱的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为0.51%,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感冒:一般来说,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因感冒而危及生命。
5、从免疫力区分
患甲型H1N1流感后,比患普通感冒后产生的免疫力强,感染治愈后可维持2~4年,普通感冒后获得的免疫力较弱,因此,一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反复患普通感冒。
5甲流食疗方
一、茶、酸奶:既补水又抗毒
说起我们身边能预防甲流的食物,排名头两位的就是茶和酸奶。在干燥的秋冬季,多喝茶和酸奶不仅能补水,保持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减缓咽喉肿痛和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还能抗击病毒,抵御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5杯红茶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者的10倍,这种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当然,喝绿茶、花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酸奶则是保护肠道的高手。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负责产生人体一半以上的抗体,在免疫防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是提升肠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活性益生菌发挥着重要作用。酸奶中就含有益生菌,能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力。另外,有些酸奶中所含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
二、梅子、大蒜:防甲流并发症
抵抗甲流的食品中,梅子、大蒜充当的是杀菌先锋,它们可以防止甲流的并发症肺炎。患上甲流后会发生急性呼吸器官疾病,大体与过度的炎症有关。甲流病毒是通过呼吸器官粘膜浸入人体的,这时若炎症过了一定限度,病毒退去后,肺就会受到第二次炎症攻击而发生急性呼吸器官衰竭。梅子和大蒜中富含植物类固醇,该物质可减轻体内过度发生的炎症,若事先摄取可预防炎症恶化。
此外,大蒜还能抗感染。英国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几率降低2/3。经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结肠癌和胃癌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天生吃两瓣蒜,并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大蒜末。 梅子、柚子、猕猴桃和柠檬等酸味水果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三、果蔬粗粮:一个都不能少
专家建议,多吃富含高纤维和高纤维素的粗粮也能增强抵抗力。最近,美国MSNBC新闻网介绍的9种抗击流感的食物就包括含高纤维的红薯、燕麦和大麦。红薯中富含的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皮肤正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燕麦和大麦都含有β葡聚糖,这种纤维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还能帮助抗生素发挥更佳效果。
除此之外,能减轻痰多和咳嗽的鸡汤、促进白血球抗感染的蘑菇、补硒帮助血液产生抗毒细胞的鱼和贝类都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的绝佳食物。专家建议,各种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含维生素C)的绿叶蔬菜和水果,例如西兰花、白菜、青椒、芥蓝、枣和草莓等都可加大食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