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情况,特别是对于身体伤害的意外情况是非常多的,身体受到伤害之后往往会出现组织破损流血的症状,因此,对于这种流血的症状应该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才行,但是出血的症状有大有小,人们应该怎么来应对出血的症状呢?下面就来看看快速止血的方法有哪些吧。
目录
1受伤了快速止血的小方法
一、出血要及时止血:
人体自身具有止血凝血的生理功能。在受伤出血时,血管断裂端会自行收缩,减少失血,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因为出血而激活,加速凝血的过程,使血形成凝块,像栓子一样堵住血管出血的通路。伤口血流越慢,越易形成血凝块而止血,反之亦然。
正常成人一次流失500毫升血液对身体影响不大(例如一次献血量可达200~400毫升),但失血超过2000毫升,后果就很严重了,剩余的血不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造成生命危险,必须快速正确止血。
各种创伤一般多会有出血,这是因为来自血管内的压力使血液流出。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微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鲜红色的血随心脏的收缩而大量涌出,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尤其是四肢大的动脉出血,如不及时止住,很快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静脉出血时,暗红色的血缓缓流出,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逐渐增多,如不及时止血,逐渐形成失血性休克。
二、如何判断出血的量呢?
当出血量超过800毫升时,病人出现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心慌,脉搏快达每分钟100次以上。继续失血大脑的血供减少,出现头昏、眼花、晕厥、四肢无力,严重的出血病人出现休克、血压下降,很快神志不清,濒临死亡。
三、受伤了如何快速止血?下面介绍正确的创伤止血方法:
1、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3、动脉出血止血法
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指压法
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方法是,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代做止血带。
2如何快速止血的方法
1、局部原因
(1)鼻部损伤①机械性创伤如车祸、跌伤、拳击伤及挖鼻等,是引起鼻出血常见的原因。②气压性损伤在高空飞行、潜水过程中,如果鼻窦内外的气压差突然变化过大,会使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③放疗性损伤头颈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或上皮脱落,也可出现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存在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边缘的黏膜干燥、糜烂及干痴脱落,可引起反复鼻出血。
(3)鼻部炎症①鼻部非特异性炎症急性鼻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易引起鼻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②鼻部特异性感染结核、狼疮、梅毒、麻风和白喉等特异性感染,因有黏膜糜烂、溃疡、肉芽、鼻中隔穿孔可引起鼻出血。
(4)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其中最易发生鼻出血者为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
(5)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为单侧鼻出血,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于鼻腔内,可致鼻腔黏膜糜烂出血。动物性鼻腔异物,如水蛭等,可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
2、全身原因
(1)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①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缺陷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C缺乏症、过敏性紫癜、药物性血管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血管性假血友病等。②血小板数量或机能障碍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等。③凝血因子障碍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④血液的自身抗凝作用过强如抗凝剂使用不当、血循环中存在抗纤维蛋白原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或加快,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多因高热、血管发生中毒性损害,鼻黏膜充血、肿胀及干燥,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较少,多发生于发热期,且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前部。
(3)心血管系统疾病①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础。血压增高,特别是在便秘、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可使鼻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另外,打喷嚏、用力咳嗽、猛力的经鼻呼吸或鼻腔按摩,也是鼻出血反复和难以控制的因素。②静脉压增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颈部或纵隔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可致上腔静脉高压,这些患者的鼻腔及鼻咽静脉常怒张淤血,当患者剧烈咳嗽或其他诱因,血管则可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后鼻孔处的鼻咽静脉从分布区。
(4)其他全身性疾病妊娠、绝经前期、绝经期均可引起鼻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严重肝病患者可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引起鼻出血。尿毒症也可引起鼻出血。鼻出血可以是风湿热的早期表现之一。
3快速止血的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止血法 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二) 指压止血法 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①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②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③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侧压迫肱动脉。
④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
以上就是对于快速止血的方法有哪些的讲解了,止血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方法,人人都需要学会基本的止血方法,这是最基本的应急处置措施,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些止血类的方法,让自己在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能够找到应对的办法。
4中医教你物理止血招数
第一招:一般止血法
如果是一些伤口比较小的出血的话,我们采用一般的止血方法就可以了,对于小而浅的出血,我们用创可贴就好了。
第二招:指压临时止血法
对于一些相对较大的一些创伤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止血用品止血,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向骨面按压。情况稳定及止血用品(如绷带)准备好后,再选用其他止血方法。
第三招: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于一些四肢出血,我们可以选择加压包扎止血的方法,适用于四肢小动脉、静脉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布类等,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等紧紧包扎。压力大小以能止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注:当伤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可出现指端发绀现象。)
第四招:止血带止血法
还有就是遇到较为严重的出血的时候,可以选择止血带止血,若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或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在伤口近心端,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注意:上止血带时间过久,容易造成肢体坏死,因此每隔5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5分钟。
除此之外,我们在放松止血带的时候,一定要在伤口的地方加压,以防止血带放松后引起猛烈出血。
5受伤了如何能快速止血
正常成人一次流失500毫升血液对身体影响不大(例如一次献血量可达200~400毫升),但失血超过2000毫升,后果就很严重了,剩余的血不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造成生命危险,必须快速正确止血。
各种创伤一般多会有出血,这是因为来自血管内的压力使血液流出。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微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鲜红色的血随心脏的收缩而大量涌出,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尤其是四肢大的动脉出血,如不及时止住,很快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静脉出血时,暗红色的血缓缓流出,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逐渐增多,如不及时止血,逐渐形成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