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的到来,很多的人都会出现出汗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农民工们来说就更加的会出现出汗,但是有些人就算是不做事情都会感觉到自己的手足出很多的汗,那么手足多汗症手术的危害有什么?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手足多汗症怎么治疗可以缓解
一、药物治疗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等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以下虚、实两种类型:
1.脾胃虚弱者。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尤以双脚出汗更为常见,占到70%~80%。对于脾胃虚弱者,建议平时可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熬粥服用。还可以选用茗药堂虚汗停茶饮调理,配合外用的手脚汗去汗中药包,对于调理手脚多汗效果很好。另外还要加强锻炼,中医认为运动能补阳气,改变体虚。
2.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建议少饮酒,尽量不要吃辛辣食物。
三、手术治疗
还有一种就是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位在于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也就是大约位于乳头连线,再高一点的背部脊椎的两侧,只要将这两节的交感神经切断,就可以达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尽管手术治疗手汗确实效果显著,手汗停止后,往往都会发代偿性出汗。代偿性出汗是指手术后上半身(乳头以上)的汗几乎停止,而下半身却常常湿答答。除了特别冷的天气外,代偿性出汗持续存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相反有可能更多。这是手术后最不能忍受的后遗症之一。
2手足多汗症手术的危害
多汗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两种。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在冬季,"汗脚"失去热量的速度比"旱脚"快25倍,容易遭受冻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体会自动关闭浅层皮肤的循环系统,造成对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则意味着足部周围的皮肤组织发生坏死,从而造成足部开裂。
手脚汗太多可能严重影响到学习、社交、工作而造成莫大的困扰。多汗症可以从小(6岁左右)就发生,到了青春期更为明显,其中最困扰患者的是手掌、腋下、脚掌的多汗。年轻人情绪较不易控制,易紧张、不安、害羞、害怕等,使出汗更为厉害,心情愈焦急,出汗就愈多,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样有可能造成患者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社交场合缺乏信心,甚至自卑,也会影响学习、求职。
3怎么理解多汗症
多汗(hyperhidrosis)即汗腺分泌过多,称多汗,可分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可见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婴儿于寒冷季节包裹过多,可致闷热综合症,或体内供热和产热过多(如快速进热食、剧烈运动后),紧张、恐惧等等。此时多汗为机体调节体温所需,故称之为生理性多汗。小儿时期(新生儿期例外)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常比成人量多。身体虚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但深睡后汗逐渐消退。
病理性多汗往往在病人安静状态出现,也可见全身或大半身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或冒虚汗,应结合伴随症状分析诊断。偶见仅在手足多汗者,往往是先天性异常,无关重要。对于小儿来说,病理性多汗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疾病:佝偻病、低血糖、肺炎、结核等等。
4多汗症患者夏季谨防五种病
一、足癣:
穿皮鞋的人须警惕
夏天酷热,女士们都早早换上了露趾凉鞋,男士就没这个特权,他们在烈日炎炎之下也要脚蹬皮鞋。如果出汗太多,汗水会让脚趾缝产生浸渍,把该处皮肤泡得发白,这时真菌就很容易乘虚而入,导致足癣。因此,夏天尽量穿透气的鞋袜,注意足部清洁,一旦发现脚趾缝脱皮、发痒、起疱,就应尽早看医生。
二、股癣:
长途司机易招惹
夏天再热,很多男性也不得不穿长裤外出,这给了股癣可乘之机。特别是司机,尤其是长时间驾驶的出租车司机、长途货运司机,腿部出汗多,又得长时间坐着,大腿根、臀部就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形成股癣。所以,建议将袜子、内裤分开洗,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间擦疹:
夏天,门诊经常见到女性乳房下缘出疹子的病例。患者多为较丰满女性,乳房与胸壁贴合处由于出汗且不透气,就会出现潮红、发痒等炎症表现,有的还会有糜烂、渗出症状。有些胖孩子,脖颈上皱褶较多,也会有类似表现。对女性来说,戴透气的胸罩可以预防间擦疹。胖人则要注意清洁,使皮肤尽量保持干燥。
四、痱子:
小儿、产妇要提防
痱 子是由于出汗不畅造成的,分为“白痱”、“红痱”和“脓痱”。小儿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弱,出汗多,再加上皮肤娇嫩,如果护理不当,就很容易招惹痱子。传统观 念认为,月子里必须捂着,即使夏天也不能通风和洗澡,结果导致很多产妇身上起痱子。所以,夏天气温高的时候必须常通风,穿吸汗的棉质衣服,并且要常洗澡。产妇应摒弃旧有的陋习,夏天尽量保持皮肤清洁,洗浴后使用痱子粉让皮肤保持干燥。
五、毛囊炎:
很多人一到夏天身上就长疖子,即毛囊炎,往往是因为汗出得多以后不注意清洁,导致毛孔被堵塞,一旦有细菌寄生,就成了红肿的疖子。要想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最关键的预防措施还是注意清洁。
5多汗症患者的饮食调理
猪心的食疗价值
治心脏病、养血安神、补血、用于惊悸、怔忡、自汗、不眠等症。
九层塔的食疗价值
味辛,性温。具新鲜的丁香气味。全草具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效;可治感冒头痛、食胀气滞、伤署发热、咳嗽、目翳鼻塞、牙痛口臭、食积不化、胀痛、呕吐泻痢、腰痛遗精、不孕、黄汗、湿疮疹痒、脘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炎湿疹。
马心的食疗价值
马心味甘、咸,性平。多用于养心安神、定惊的配方中。
适宜心虚多汗,自汗,惊悸恍惚,怔忡,失眠多梦之人食用;适宜精神分裂症,癫痛,癔病者食用。
小麦的食疗价值
营养价值: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 ,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2.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3.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富含碳水化合物,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适宜人群:适宜心血不足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多呵欠、喜悲伤欲哭,古称妇人脏燥(癔病)者食用;患有脚气病、末梢神经炎者宜食小麦;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者,宜食浮小麦;也适宜妇人回乳时食用。
食疗:
1.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2.安神除烦: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消除疲劳,帮助睡眠。镁和钙共同作用可用来放松肌肉和神经,从而使身心放松,避免紧张不安、焦躁易怒。帮助入睡。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3.养心:保护心脏,保护心肌细胞,预防或是缓解心悸、心率失常等。
4.止泄:
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适宜伤食型患者,症状是:大便酸臭、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
适宜风寒型患者,症状是:腹鸣、腹痛,有时伴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无臭味。
适宜湿热型患者,症状是:发热、舌苔厚腻等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且带少许黏液,
5.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适宜口干、眼干、思虑过度、睡眠不足、讲话过多的人群。
6.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维生素E:捕捉破坏细胞的自由基,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并且增加抗体的数量。
矿物质:锌、硒、铜、锰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7.其他疗效:健脾益肾,除热止渴,可治脏躁、烦热、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