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女性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盆腔炎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小腹痛等多种病症。在中医领域,治疗女性妇科疾病有很丰富的经验,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盆腔炎的中医方法让你告别盆腔炎。
目录
1盆腔炎的人该怎么保养
盆腔炎保健要点1
女性盆腔炎的保健要点有哪些?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的性状。若见便中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盆腔脓肿溃破肠壁,造成急性腹膜炎。
盆腔炎保健要点2
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
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盆腔炎保健要点3
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盆腔炎保健要点4
女性盆腔炎的保健要点有哪些?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
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盆腔炎保健要点5
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适,就自服抗生素,长期服用可以出现阴道内菌群紊乱,而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白带,此时,应即到医院就诊,排除霉菌性阴道炎。
盆腔炎保健要点6
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2?中医治盆腔炎这些方法告别盆腔炎
一: 中医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表现:小腹刺痛或胀痛,疼痛放射至腰骶部,下腹部有包块,压之疼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色暗有块。舌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中成药: ①妇女痛经丸,每次30粒(约重5.4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桂枝茯苓丸,每次10丸,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食疗: ①山楂30克,佛手15克,苦荬菜60克,加水同煎,每日1剂,连服7~8剂。 ②败酱草30克,佛手、玫瑰花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6天。
肝肾阴虚表现:小腹隐隐作痛,带下量多,色黄粘稠腥臭。伴腰膝酸软,头晕,或月经提前,色淡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中成药: ①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②乌鸡白凤丸,每次10丸,每日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食疗: ①生地30克,粳米30~60克。将生地洗净切片,用清水煎煮2次,共取汁100毫升。把粳米煮粥,待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煮至熟。食粥,可连服数日。 ②鸽蛋5个,阿胶30克。先将阿胶置碗中,入清水适量,无烟火上烤化,趁热入鸽蛋和匀即成。早晚分作2次食用,可连续服用至病愈。
二: 中药方
1: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2:败酱草、鱼腥草各30克,红花、赤芍各15克,川楝子10克,柴胡10克。浓煎成300毫升,冷至38℃左右保留灌肠。治疗前需排便,灌后侧卧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黄连30克,黄柏、黄芩各90克,大黄60克。共研细末,蜜调或水煎,热敷于下腹部,每日两次。适用于急性盆腔炎炎症浸润期。
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5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水煎,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3慢性盆腔炎按摩哪里效果好
【胃俞穴】
取穴: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放在胃俞穴上,按揉1分钟。按摩:双手握拳,将拳背第二、第三掌指关节
【肾俞穴】
取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将拇指指腹按在肾俞穴上,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中脘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将食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再环形摩腹3分钟。
【足三里穴】
取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按摩:将拇指指腹放在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4盆腔炎艾灸灸哪个部位
【温灸盒灸关元】
取穴原理: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主治水肿虚胖、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等。
艾灸方法:取仰卧位。将温灸盒放置在关元穴上,点燃艾条,将艾条放置在铁纱网上,盖上盖子进行艾灸,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配穴辅助:肾俞、次髎、阴陵泉
【艾炷隔姜灸肾俞】
取穴原理: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利水强腰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盆腔炎。
艾灸方法:选择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在姜上扎小孔。把姜放在肾俞穴上,将艾炷放置姜上,点燃艾炷,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
【温和灸次髎】
取穴原理:次穴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腰痛等。
艾灸方法:取俯卧位。点燃艾条,对准次髎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每次灸10~20分钟。
【回旋灸阴陵泉】
取穴原理:阴陵泉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腹痛、膝痛、水肿、盆腔炎、遗尿等。艾灸方法:取坐位。点燃艾条,对准阴陵泉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回旋施灸,每次灸15~20分钟。
5盆腔炎的传播途径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内脏器与组织(包括子宫、输卵管、盆腔腹膜及盆腔结缔组织)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同时发生的炎性病变。这些炎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及附件炎等。盆腔炎多因经期盆浴或不禁房事,处理分娩、流产、阴道手术时消毒不严,以及阑尾炎的蔓延等原因所造成。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的菌群,沿黏膜面经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至卵巢及腹腔,是非妊娠、非产褥期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径。
经淋巴系统蔓延:病原体经外阴、阴道、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是产缛感染、流产后感染主要感染途径。
经血液循环传播: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液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合菌感染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