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发生胃炎问题时,更应该去了解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胃炎,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方法去解决它,观察到是否会发生病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该选择好的方法来治疗,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就属于好的方法之一,原因在于很多疾病的中医治疗才是最有效,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1浅表性胃炎能喝酸奶吗
酸奶可增加胃酸分泌量,提高胃蛋白酶分泌量及活性。因此,对于胃酸分泌增多的慢性胃炎患者如慢性浅表性和慢性肥厚性患者来说,的确应当禁忌喝酸奶。
然而,也有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放心喝酸奶,有益无害,这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大多存在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不足,并且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患者呈现低胃酸状态,并可因此而影响食欲或引起饱胀、消化不良等临床表现。
这一部分患者喝酸奶有助于提高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并增强胃蛋白酶活性,还可增强胃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对改善病情及缓解症状有益。
每天喝点酸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饮食习惯。由于酸奶不需加热,喝起来方便,因此有人大量饮用,有人饿了以它充饥。但从营养的角度说,喝酸奶也讲究时间,喝多了还会给身体带来负面效果。
酸奶是食物中钙的良好来源,从补钙的角度看,晚上喝酸奶好处更多。因为晚间12点至凌晨是人体血钙含量最低的时候,有利于食物中钙的吸收。同时,这一时间段中人体内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也较少。虽然牛奶中也含有很高的钙,但与它比起来,酸奶中所含的乳酸与钙结合,更能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不过,晚上喝酸奶时一定要记住,酸奶中的某些菌种及酸性物质对牙齿有一定的损害,喝完后应及时刷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形成不健康,不合理,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困扰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有关疾病的饮食禁忌,养成健康,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防患于未然。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2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样
第一步,检查炎症是否病变,做出科学检查报告:由近30年临床经验专家亲诊并亲自为患者做胃镜检查,确诊炎症之外,检查是否病变溃疡,炎症深度与位置,为治疗做出详细、科学的检查报告。
第二步,初步调节胃肠粘膜,控制症状:由于胃炎跟情绪有很大关系,为此该疗法对胃肠粘膜进行初步调节,旨在控制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泛酸等常见症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第三步,修复糜烂粘膜,使胃壁光滑如初:运用国际最新技术——胃肠纳米脉冲导融治疗仪,把药物直接作用到糜烂面,对炎症进行直接、立体的治疗,以达到修复粘膜,治愈胃炎的目的。
3浅表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变为胃溃疡、穿孔、出血等影响到生命的严重疾病,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需要谨慎对待。
浅表性胃炎影响呼吸腹腔胀气,横膈升高,胸腔变小,肺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可引起呼吸困难。腹部胀气,横膈上提,压缩胸腔,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肠腔胀气,肠内压升高,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腹腔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因回心量减少,影响心脏射血。
长期慢性胃部症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部本身病变及营养代谢、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激素释放水平、生长发育机能以及整体免疫机能的全身影响,成为继发其它疾病的重要潜在因素;患病人群的体质减弱,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是造成人的社会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蹭的范围,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7.46%。萎缩性胃炎的晚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一般的肠上皮化生是小肠上皮化生,癌变的危险性尚小。如果发展到大肠型肠上皮化生那就离癌变不远了。此时若再出现非典型增生活跃,那就是癌变信号。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慢性胃炎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且定期复查的原因。
4浅表性胃炎病因
慢性感染(20%):
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胃酸过多(15%):
胃酸是胃液中的酸性分泌物,正常胃内胃酸能够与胃蛋白酶一起消化食物,并杀灭消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胃酸在中和消化食物的同时残留较多,就会腐蚀胃粘膜,蚕食胃壁,导致溃疡发生或者粘膜层的炎症。
吸烟(20%):
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 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细菌因素(25%):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浅表性胃炎。
药物因素(10%):
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刺激性食物(5%):
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5浅表性胃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慢性胃炎的病史常不典型,症状并无特异性,体征较少。主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如饭后上腹部饱胀,疼痛等,可怀疑有慢性胃炎。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患。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辅以胃分泌检查。该病需和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道疾病等加以鉴别。国内按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层的深浅将该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粘膜浅层1/3者为轻度,涉及中1/3者为中度,超过粘膜层2/3者为重度。
鉴别诊断
本病需和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道疾病等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