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宫颈疾病当然少不宫颈糜烂这个妇科疾病。得了该病建议及时的治疗,因为严重的宫颈糜烂不但会危害女性健康,还容易造成不孕。所以对于该病,就需要从早期的症状开始注意,积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那么得了宫颈一度糜烂怎么办?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宫颈1度糜烂有什么症状
剖析宫颈一度糜烂!该病的表现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每种形式对于女性来都是应该了解的,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患上该病,及时进行治疗对该病是比较好的。
一:随着宫颈糜烂的程度增加,该病会出现偶尔带脓性、血性白带,腰酸、小肚子阵痛以及下腹部重坠痛的感觉。
二:宫颈糜烂的早期症状主要是白带增多、粘稠,下阴的分泌物增多的症状。
三:早期的宫颈糜烂很可能会在性生活的时候出现出血,外阴瘙痒,或者出现恶臭的分泌物。
2?得了宫颈一度糜烂怎么办?
1、在治疗期间,由于创面尚未完全修复好,不宜有性生活,治疗后性生活也不适应过度频繁。
2、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并要注意休息。
3、应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在创面尚未愈合期间(4--8周)禁盆浴。但严禁冲洗阴道内部,不要用消毒剂或各种清洁剂频繁冲洗外阴和阴道。
4、如果有轻度的宫颈糜烂的现象,若是出现白带增多、颜色由透明状变成白色或黄白色、脓性或带血、有异味等症状,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治疗。
3导致宫颈糜烂的原因
1、性活动过早、性伴侣过多。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地存在着婚前性行为现象,过早的性生活、频繁地更换性伴侣以及性生活强度过大(每周4次以上),是造成宫颈糜烂不可忽视的原因。
2、不洁性生活。由于婚前性行为大多处于隐秘状态,加之年轻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无法创造稳定、洁净的性生活环境,因此患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多次人工流产。由婚前性行为导致多次的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宫颈扩张术等妇科手术,都可能导致宫颈损伤或炎症,最后引起宫颈糜烂的发生。
4、清洁过度。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女性清洁用品,如果选择不当,使用较大浓度的消毒药液冲洗阴道,不仅会影响阴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使其抑制病菌的作用下降,而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损伤,最终出现糜烂。
4宫颈糜烂分为几度
宫颈糜烂分为几度,我们经常听见医生说病人是轻宫颈糜烂或是重度宫颈糜烂,这是医生按照宫颈糜烂面积的大小,而把宫颈糜烂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分度的方法是:
轻度:是指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
中度:是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重度:是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宫颈糜烂分为几度,因为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必然的关系,所以检查时除观察糜烂面积的大小、类型、硬度以及宫颈的形态外,更重要的是作宫颈刮片,进行细胞学检查,以鉴别早期宫颈癌,必要时可在阴道镜检查下,取一点宫颈组织作病理检查,就更有助于二者的全面鉴别诊断了。
5关于宫颈糜烂记住6句话
1、宫颈糜烂不是疾病。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本质上是宫颈里面的细胞长到外面来了,虽然看起来像「烂了」,但纯粹是随着生理周期发生的正常现象。
2、既然宫颈糜烂不是疾病,也就没必要分程度。1度2度、轻度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如果理解前面所提到的所谓的“宫颈糜烂”的真正机制,则很好理解,其实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属正常生理现象。都是瞎扯。(压根不是病,分程度干嘛?)
3、不管有没有宫颈糜烂,都应该做宫颈癌筛查。如果宫颈癌筛查正常,就算有「宫颈糜烂」,也不会得癌。(「宫颈糜烂」和宫颈癌没有必然联系)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时,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检查,30岁以后,可以联合作HPV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检查一次,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4、宫颈糜烂≠宫颈炎。规范的宫颈炎诊断应该就是指有病原体感染的炎症,所以,怀疑宫颈炎应该查衣原体和淋球菌,而不是看有没有宫颈糜烂。
还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正常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就像有些人嚼点硬东西,牙齿或者口腔就会出点血。
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时,则是宫颈炎症的表现。宫颈纳囊和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
5、不需要单纯针对「宫颈糜烂」做任何治疗。其实针对「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尤其是切除部分宫颈组织的治疗,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
6、阴道镜检查不是常规检查,只有宫颈癌筛查有异常时才需要做。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或TCT)都没有做过,就让你做阴道镜检查,这一定有猫腻,千万小心。(比如开头提到的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