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顾名思义,就是涉及胃与肠道的炎症。而急性肠胃炎的发生,起病急,症状显著。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然而急性肠胃炎反复发作,其原因有很多,同时它可能已发展为慢性。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应该明病因,做好预防与保健的工作。急性肠胃炎反复发作怎么回事?来看下面的文章。
目录
1急性肠胃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表现家庭生活中一般在暴饮暴食或食用了污染食物、服对胃有刺激的药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主要为:
1、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2、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3、腹泻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4、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5、呕血与便血少数病人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胃粘膜有出血情况。
6、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7、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8、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9、此外,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少数严重病例,由于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出现脱水。
2急性肠胃炎反复发作怎么回事
一、不注意歇息和保养
歇息对疾病有很大优点,特别对活动期患者要着重充分歇息,削减精力和膂力担负。随病况好转可逐步添加活动量。腹泻期没有注意弥补养分,饮食中含纤维量过高,高纤维素成份致使结肠粘膜机械性损伤。
二、患者麻痹大意
许多急性肠炎患者在发病前期没有充沛认识急性肠炎的损害,认为急性肠炎可不治而愈,没有及时医治,形成病况逐步加剧,病况杂乱程度大大添加,形成病况医治难度随之添加。
三、医治浅尝辄止,有些患者尽管接受了规范医治,可是却不能坚持下来,病况稍一减轻就私行中止用药,成果形成病况重复发生,以至于越来越重,还致使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耐药性增强,医治难度加大。
建议患者去作无痛电子肠镜检查,确定病情发展程度,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EG阶梯免疫重组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疗。
另外,还应注意:1、忌食:生冷瓜果等应少吃,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2、饮食:应暂时回避自己敏感的食品。但不要太过于紧张,心理因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3、锻炼:提倡参加慢跑、体育锻炼能提高全身组织的供氧量。
3急性肠胃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1、肠息肉、结肠癌:直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一厘米以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
2、肠狭窄: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
3、肛窦炎:直肠炎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肛窦炎等肛肠病,并有继发肛周脓肿的危险。
4、肛管炎:这是本病的一个并发症,经常与直肠炎并称为肛管直肠炎,肛管炎久拖不治亦有癌变危险。
5、便血:便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长期慢性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4急性胃肠炎如何鉴别诊断
(一)寄生虫感染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钩虫、血吸虫、绦虫、囊类圆线虫所致的寄生虫病,各有其临床表现。
(二)胃肠道癌肿与恶性淋巴瘤也可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但属继发性,应有癌肿与淋巴瘤的其他表现。
(三)嗜酸性肉芽肿主要发生于胃和大肠、小肠呈局限性肿块,病理组织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混于结缔组织基质中。过敏史少见,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加。
(四)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除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外,病变不仅累及肠道,还广泛累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脑、心、肺、肾等,其病程短、预后差,常在短期内死亡。
查看详情>>5急性胃肠炎的饮食
适宜吃的食物:
1.发作时最好用流质饮食,食物应细软、少渣、少油腻、易消化,如米汤、杏仁茶、清汤、淡茶水、藕粉、去皮红枣汤,应以流食为主,待病情缓解后,可逐步过渡到半流食。
2.重呕吐腹泻者,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和钠盐。若因呕吐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不适宜吃的东西:
食用产气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饮食有规律,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对于健康成人,胃肠炎通常只会引起不适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在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中却可以导致威胁生命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