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都是每天一次大便的,这样可以保证身体中的废物、毒素随着粪便排出体内,让身体中的毒素变少,身体更加的健康。可是也有一些人的肠胃出现了问题,总是在吃完饭就想上厕所,常常会有吃完饭就有肚子疼的情况。那么,这种吃完饭就想上厕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要注意些什么呢?
目录
1拉肚子不能吃什么
对于拉肚子的人来说日常就要避免吃那些可能会引起拉拉肚子的时候了,由其是要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少吃一些促消化的食物,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健康问题。
拉肚子不能吃粗粮:红薯,玉米,高粱,小麦等都属于粗粮类。大部分粗粮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不易消化的,在拉肚子的时候食用粗粮无疑是增加肠胃的负担,并不能达到中和粪便稀的目的。
拉肚子不能吃多纤维蔬菜或水果:多纤维多渣的蔬菜同样不利于人体的消化(蔬菜纤维根本就不能吸收),在拉肚子的时候应该少吃。这类蔬菜中比较典型的有竹笋、芹菜,菠菜,木耳、香菇、紫菜、南瓜等等。
拉肚子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油腻辛辣的食物本来就是腹泻的诱因之一,所以在腹泻的时候当然是不能再吃的,否则会加重症状的反复。类似的东西有烧烤,麻辣锅等。
拉肚子不能吃牛奶或海鲜:这两种东西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是引起腹泻的因素。这样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属于过敏性肠炎,应该查一下过敏源,比如牛奶或海鲜。对引起过敏的食物注意不吃或少吃,就会减少过敏肠炎发作而引起的腹泻症状。
眼下正是拉肚子的一个高峰时期,对于任何人来说一定要针对性的解决拉肚子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远离拉肚子的烦恼,才能给自己一个更健康的身体,由其是对于那些家里有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孩子是否拉肚子,并且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减轻拉肚子对身体的危害。
2吃完饭想拉肚子要注意什么呢
一般吃饭饭就想上厕所,应该是患有直肠炎、结肠炎等疾病,这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少量多餐可以减轻肠道负担,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
2、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一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比如辛辣食物、萝卜、芹菜、白薯、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3、高热能、高蛋白质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可一根据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一般热能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千卡供给。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其中优质蛋白占50%为好。
4.少吃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饥。
5.禁吃对溃疡面有刺激的过酸和过甜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
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吃完饭就有上厕所的感觉,需要及时的就医,吃一些药来缓解症状。如果不予处理,往往就会导致身体变得非常的虚弱的。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上文中提到的五点内容,这样就可以让疾病好的更快一些。
3拉肚子什么穴位
1、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2、拉肚子推拿龟尾
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 基本做法: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
3、拉肚子推拿手阴阳
卫浴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基本做法: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4孕妇拉肚子的危害
正常人每日大便一次,而孕妇则容易发生便秘,往往是隔日或数日大便一次。如果妇女妊娠后每日大便次数增多、便稀,伴有肠鸣或腹痛,这是发生了腹泻。腹泻会对孕妇不利。腹泻常见的原因有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性肠炎和单纯性腹泻等。轻症单纯性腹泻,一般服用止泻药即可治愈,对孕妇不会造成多大损害。
如果肠道炎症引起孕妇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则容易激发起子宫收缩而引起流产;细菌性痢疾感染严重时,细菌内毒素还可波及胎儿,致胎儿死亡。因此,孕妇一旦发生了腹泻,不要轻视,应尽快查明原因,进行妥善、及时治疗。
其实很多拉肚子的情况是生活因素引起来的,属功能性拉肚子,就拿情绪紧张来说,它就可引起拉肚子。因此,孕妇一旦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只要无感染迹象,就应当先从生活调养入手,消除引起拉肚子的不利因素,尽量少吃药打针。如有感染迹象则应尽早选择高效无毒的抗生素予以治疗。
5腹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病史及症状
a.病史:从疾病的发病起因,病变过程,发病的年龄及其性别,饮食情况,经常使用的药物,以及服用止泻药或导泻药的使用情况都应了解。同时了解患者伴有哪些疾病和症状,并判断其与腹泻有无关系,有何关系。
b.症状:应从粪便的性质、形状、气味、粘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等情况大致确定腹泻的性质。
2,体检
望诊:现全身状况,皮疹情况,精神状况,体态、体重等情况。
触诊:以手检查腹部,了解疼痛、腹块等的性质,同时应尽量作肛门指诊,除外肛门疾病。
听诊:了解肠蠕动情况。
3,实验室检查:通过直接镜检,以及粪便中的细菌培养来诊断致病菌。
4,X线检查:用X线腹平片检查肠道情况,或用气钡造影摄片,诊断除外消化道功能和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