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但是其实70-79岁这个年龄段认识比较的危险的,因为这个时期可能会有很多的不定因素的,我们应该如何长寿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的长寿养生秘诀有哪些吧!
目录
1养生长寿 从“足下”开始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养生从足底开始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最常见的方法,可以说睡眠是养生的根本,食补是养生的枝干。平时的日常生活起居问题,是养生的细节。情绪问题是决定养生的效果的叶子。
所以养生更应该注重环节中的细节,才能够保证养生的质量。养生从足底开始也是保证养生的质量。“最早发现有关足部按摩的文字记载,是在古埃及的芦苇上的文字记载,4600年前在金字塔中有一幅奴隶为巴路王按脚的壁画,巴路王问:“为什么这么痛?”奴隶答:“疼痛之后你就知道有什么效果了。”
中华民族记载按摩最多最全面的是《黄帝内经》,里面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如涌泉穴的记载,它是与人体保健密切相关的重要穴位。后来东汉华佗的《五禽戏》中也很重视足部导引术,并在《华佗秘笈》中称此法为专门研究脚部按摩的学问“足心道”。到了近代,在中国传教区工作的瑞士人玛萨佛雷特女士习得此法,带回西方国家,后由吴若石神父将在国外研究多年的足部按摩术传回中国台湾,上世纪80年代传到北京。
足疗是否能治病,医疗专家和足疗业界人士看法不一。有专家说,足疗既有保健按摩功能,同时又有医疗功能。他说,实践证明足疗能治疗三类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失眠、头痛;阳痿、早泄等性功能疾病。同时,足疗的保健功能很明显,没有按摩足部时,足部血液流速为12毫米/秒。但当全面按摩足部后,足部的温度会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可达到24—25毫米/秒,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使新陈代谢功能提高。
但也有专家认为,足疗是一种保健按摩,而不属医疗范畴,不能治病。但通过足疗可以达到缓解疲劳,放松神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做足疗后,为什么有些病见好呢?这并不奇怪,因为足部穴位多,并有脾、肝、肾、胃、胆、膀胱等六条经络,只要经常做,手法正确,对身体肯定有好处。
所以无论治疗还是保健都是在养生的范畴。除了人为的足底保健之外,热敷和冷敷同样能够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晴雨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按摩前先蒸烫脚或洗泡脚20分钟左右,让足部毛孔张开,用热毛巾将足部擦净、包裹,先按左脚,顺序是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按摩的时间一般在30至45分钟。不适合时间过长,时间过长容易破坏人体表皮的粗纤维结构,造成细胞壁的破裂和过分挤压造成的深度疼痛。
2老中医养生长寿的秘诀
梳头养生法
很多人对梳头减肥的说法不屑一顾。小编这就告诉你其中的缘由。头上的穴位都是分布在身体非常重要的经络线上,经常梳头发就相当于在按摩这些穴位。大家都知道,按摩穴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我们在梳头的同时,不仅会刺激头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起到提拉面部皮肤的作用,继而达到紧致提升脸部肌肤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预防皱纹的产生。所以,与其去美容院花上大把大把的银子做各类“手术”,不如自己自家梳一梳头发,按摩一下穴位,不仅可以减肥瘦身,还能提拉脸部和颈部的皮肤,对改善鱼尾纹和颈纹有很好的效果。
艾草养生法
《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草中含有丰富的促人长寿的物质——每100克艾草中含有7.2毫克的胡萝卜素,它被认为具有抗癌、防止老化的作用。除胡萝卜素外,艾草中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8%的蛋白质,同时铁元素和纤维素含量也很丰富。艾草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成分,除了可以预防癌症外,还具有净血、杀菌、畅通血络的功效;而艾草中所含的腺嘌呤,可以使心脏强壮,防止功能退化,对预防脑部疾病等有很强的效果
起居养生法
中医认为早睡有利于养五脏,但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习惯性的晚睡,因为现在科技很发达,吸引我们玩的东西很多,很少的人能抵挡诱惑,就会导致熬夜到很晚的现象。在中医的认知中晚睡的危害很多,早睡的好处多多。
研究发现,入睡时间会增加悲观情绪,导致重复的负面思维。而早睡却有助于改善情绪,充足休息也有益大脑更好地处理情感和解决问题。另外,睡眠不足会增加体重超标或肥胖危险。睡得越晚,吃得越多,晚上8点之后更容易多吃高盐、高脂和高糖食物。早睡早起可增强免疫力,有益抗击感冒等病毒侵入。从而,充足的睡眠有益改善大脑注意力和记忆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
食疗养生法
我们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以中药或保健药养生,实则,肾脏虚弱的人最怕这些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喝粥,黑米被列为养生食谱中粥类首选,其功效被称为:补血糯米。黑米性平、味甘,能滋阴补肾,补益脾胃,养气活血,还能养肝明目。
中医的黑米糊制作方法有:将黑米、淮山、茯苓、芡实、黑豆、覆盆子、豌豆这7样食物按比例配好,打磨成粉,就制作成山药黑米糊。破壁打磨营养更易吸收每天喝一碗有延年益寿、补气养血的作用。
快走养生法
快步走是一项不错的健身运动,既不需要你花钱去健身房,又不会占用你业余的时间。快步走不同于散步,也不同跑步。它的要求就是走路速度比平常的走路速度稍微快一些就可以了,普通人的走路速度一般是每妙招0.9米,而快步走每秒钟的速度需要保持在1米以上。
据科学研究,坚持每天快步走就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坚持快步走,就能明显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已经患上乳腺癌的女性如果能经常快步走锻炼身体,死亡率与不锻炼的患者相比,降低50%左右。经常快步走不仅可以强筋健骨,健脑益智,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工作效率,对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3常灸10大长寿穴轻松活过100岁
1、消化:天枢穴
精准取穴:腹部脐旁,前正中线旁开2寸。
保健功效:理气通畅,调节腹泻、便秘。
丈灸方法:对准天枢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2、固审:关元穴
精准取穴:腹正中线脐下3寸。
保健功效: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强身健体。
艾灸方法: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3、理气:膳中穴
精准取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膻中穴。
保健功效:理气止痛、生津增液,调治气息不畅引起的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艾灸方法:对准膻中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灸3~15分钟。
4、通鼻:迎香穴
精准取穴:面部鼻翼外缘中点,鼻沟中。
保健功效:祛风通窍,理气止痛。调治鼻塞、过敏性鼻炎等。
艾灸方法:对准迎香穴,离皮肤1.5~3厘米,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
5、健脾养胃:中脘穴
精准取穴: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保健功效: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增补后天的作用。
艾灸方法:对准中脘穴,离皮肤1.5~3厘米处。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6、补气助阳穴:气海穴
精准取穴:脐下1.5寸前正山线上。
保健功效: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调治肠胃疾病、虚证、遗精。
艾灸方法:距离皮肤1.5~3厘米,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施灸。
施灸时间:每次灸10~15分钟。
7、活血化瘀穴:血海穴
精准取穴:股前部,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保健功效:理气止痛、生津增液,调治气息不畅引起的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艾灸方法:艾条对准血海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次施灸3~5分钟,隔日灸1次。
8、益气补肾穴:神阙穴
精准取穴:肚脐即神阙穴。
保健功效:神阙穴为任脉要穴,具有温阳益气、补肾健脾的功效。
丈灸方法:对准天枢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9、清热解毒穴:曲池穴
精准取穴:在肘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保健功效:清热和营,祛风通络。调治感冒、外感发热、咳嗽、气喘、腹痛等。
艾灸方法:对准曲池穴,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
10、养心安神穴:内关穴
精准取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格侧腕屈肌腱之间。
保健功效:宁心安神,和胃降逆。调治心悸、心痛、失眠、呕吐等。
艾灸方法:对准内关穴,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
4古代经典健康养生长寿法
1、睡眠法: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相当于晚间10点)为限度。他认为,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
2、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拭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建了一个“息轩”,并题日:“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吸收,宁神静态,意守丹田,每次时间可在15-30分钟,他说这是大脑最好的休息方法。
3、散步法: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能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如南宋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应该徐步缓行。
4、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宋代文人沈京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 闲赏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心情。明代诗人,戏曲家高该曾著《燕闲情赏笺》,把鉴赏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遍游法:苏武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探奇揽胜,能令人心旷神恰,疲惫、郁闷置于身外。
5、卧游法:就是在年高体弱无法外出旅游的情况下,将许多山水画贴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在《顾仲蛰见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5养生长寿少不了和谐的性生活
养生长寿少不了和谐性生活
曾有医学专家作过调查研究,发现恩爱夫妻与体质及生活条件大致相当的“鳏夫寡妇”相比,前者的寿命长于后者。之所以和谐性生活有助于长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适度的和谐的性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因为适度的性生活能调节紧张情绪,放松紧张的肌体,并带来愉悦、亲切和幸福美满的心境及气氛,从而增进夫妻双方的身心健康,避免某些疾病发生。
夫妻性和谐是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力量,使双方产生一种温暖、和谐的健康心理,并能促进老年人已衰退的全身新陈代谢,从而延缓衰老,有助于延年益寿。
老年人莫忽视性生活
对于老年人来说,和谐的性生活还有其特殊的意义,原因是适度的性爱会使老年夫妻晚年的生活变得丰富,能有效地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影响寿命的不良感觉和情绪。
到了老年,社会工作和责任日益减轻,儿女长大成人,家务事也大大减少,老年夫妻朝夕相处,往往相对默默,无所事事。这时,性生活次数尽管少了,其重要性却日益上升。在这个时期,适度的性活动能使双方更多地交流感情,产生相依为命的感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对方给自己的安慰。
和谐的性生活能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力。众所周知,老年人最大的苦恼和自卑,就是感到青春一去不复返,随着性爱能力、体力及全身各器官的衰退,会感到生命力明显减弱,苦恼和自卑更趋严重。
而在有限的每一次性生活中,老年人都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之潮在奔腾,感到自己在主动地投身于生活,而不是迫使自己退缩。即使由于生理特点决定了老年人直接性爱的次数减少,但老年夫妇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性活动如拥抱、抚爱等交流情感,获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