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后是怎样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行走及转身较缓吗?饮食与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身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这样的疾病时候要特别注意才行,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下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比较好。
目录
1哪些人易患腰椎间盘突出
1.过胖或过瘦的人。
肥胖人群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的人,除了全身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之外,腹部重量的增加也会使腰部负荷增大,从而增大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而体型过于瘦弱的人则因为肌肉组织太少,力量薄弱,也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因此,要保持正常的体重及一定的肌肉比例。
2.孕妇。
调查显示,孕妇腰背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是因为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脊柱上的后纵韧带也变得松弛,椎间盘易于膨出。因此,怀孕期间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增加腰部负担。
3.常处阴冷环境的人。
长期居住或工作在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如冬季在室外工作、常年在潮湿的矿井里劳作,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此类人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腰部避免着凉。
4.重体力劳动者和纯脑力劳动者。
临床发现,重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比轻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高,纯脑力劳动者比体力与脑力混合型的劳动者高。这与工作过程中腰肌的紧张程度有关。另外,此病与工作时的姿势也很有关系,长期伏案工作、弯腰工作或弯腰搬重物的人,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就高。这就提示人们,体力劳动者应该注意休息,注重腰肌与腹肌的协调性;脑力劳动者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腰肌的协调性。
5.受过外伤的人。
搬重物、运动时瞬间用力过猛,就会造成腰部受伤,慢性损伤经久不愈可能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平时生活中要学会科学用力,如搬东西时要先蹲下,运动前要热身等。
2患有腰椎间突出吃什么好?
1.牛奶
吃牛奶的好处
含钙量丰富,营养结构利于营养素被人体吸收。
牛奶怎么吃
一般人群均适合食用,可每天早晚各一杯,餐后饮用。缺铁性贫血、乳糖酸缺乏症、胆囊炎、胰腺炎患者忌食;脾胃虚寒作泻、痰湿积饮者慎食。
2.虾皮
吃虾皮的好处
虾皮中的钙磷含量非常丰富,营养价值高,钙磷互相促进吸收。
虾皮怎么吃
可以与鸡蛋煮虾皮鸡蛋羹,与冬瓜做虾皮冬瓜汤,也可以与米煮虾皮粥,一般人群均适合食用,多补钙的好食品。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3.石榴
吃石榴的好处
石榴是含有钙、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素比较丰富的水果。
石榴怎么吃
一般人群均适合食用,每天吃1个为宜。不适宜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者、实热积滞者。
很多患有疾病的人都知道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在恢复期间不能光靠药物也要做好饮食的改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比较好的了解以后,希望对患病的人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想要身体更快恢复也要多运动锻炼。
3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后是怎样表现的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走时往往显得身体僵硬,上身前屈,臀部歪向一侧不能正常迈步和负重,行走及转身较缓,姿态拘谨。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之一。
2、
由于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约有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舅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可表现为侧凸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压痛点多在病变间隙的棘突旁距后正中线约一横指,为深压痛。深压此痛点可向臀部及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往往在L4、5腰椎间盘突出时较为明显。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特征。
4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一)基本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的症状是含水量的降低,并且有可能因为失水导致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
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
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5腰椎间盘突出这3个问题你要懂
问题1
腰痛何时该看医生?
来自广西的患者陈先生,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有10余年时间了,每一次发作,采用牵引、按摩、吃中药、贴药膏等保守治疗后,疼痛都会有所缓解。但从今年1月份开始腰腿痛突然加剧,各种保守治疗方法都做了,疼痛不但没有缓解,还发展到无法直立走路,晚上也睡不着觉。被折磨了几个月后,陈先生才入院治疗。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指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自我保护,包括理疗、卧床休息、佩戴腰围、降低工作劳动强度、减少家务劳动等,这些措施对于缓解腰腿痛有帮助。许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症状会有所缓解。
但是,疾病进展了,疼痛不能缓解了,有的患者腰痛非常严重,甚至放射到小腿和足部,经过卧床休息、正规保守治疗3周以上仍无法缓解,就不要再害怕手术或者一味寻求偏方,而应该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问题2
我一定要手术吗?
腰椎间盘突出该如何治疗呢?医师说,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体质、合并的内科疾病等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绝不是千篇一律。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述患者陈先生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L3/4、L4/5、L5/S1椎间盘已严重退变并突出压迫神经根,杜冷丁也无法很好止痛,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而且他的腰部由于长时间敷中药导致皮肤溃烂,强行做开放减压手术非常容易导致感染而使得手术失败,所以只能选择先做微创手术,等腰部皮肤愈合后再做开放手术。
因此,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案也应不同。医师说,如果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症状不严重,短时间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改善,可以继续保守治疗;对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效,出现下肢麻木、肌肉无力者建议尽早考虑手术。因为,这些症状说明神经正在发生较难逆转的损伤,如果不尽早解除压迫,即便以后选择手术,上述症状也很难恢复。同样,如果腰腿痛反复发作十分频繁,每次犯病延续的时间很长,专家也会建议病人手术治疗。
问题3
微创比传统手术更好吗?
在临床上,医生还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常咨询,能不能选择做微创?觉得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更好。最近,医师就给一名来自广州本地的71岁梁先生做了腰椎间盘微创手术。梁先生入院前1周腰腿痛的症状严重,并出现了右下肢麻木无法行走,夜晚不能平卧。
影像学检查发现,梁先生L3/4髓核脱出于右侧椎间孔,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医师为其做了经皮侧路镜下L3/4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微创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基本没有出血,手术切口只有0.8cm。术后当天梁先生的腰腿麻痛症状消失了,能自如地平卧了,术后第1天就能下地行走。
医师说,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有不少优点,比如切口小、出血少、对椎旁肌肉的损伤小、出院时间短等。
但他指出,微创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微创并不意味着手术危险变小了,实际上微创手术的风险与开放手术相当;(2)适应症选择不恰当,微创容易出现减压不彻底,术后残留部分症状;(3)没有完全摘除椎间盘,存在复发可能;(4)微创虽然对脊柱稳定性没有太大的干扰,但是对脊柱的稳定性也没有加强作用。
所以,专家认为,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可以采用微创的,尽量采用微创治疗;必须开放手术治疗的,就不应勉强采用微创,手术适应症的正确选择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