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相信很多的朋友对此种名称并不熟悉,然而待到要说老人痴呆的时候,是不是脑海会浮现在满身无力坐在,连吃饭都要人归服的样子,对于这个结局是不是大家都难以接受,所以对于这个病只能是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那么,今天要说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如何确诊?
目录
1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治吗
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至今仍未找到特异疗效的方法。目前治疗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与递质障碍有关的治疗:针对ad患者存在递质系统障碍,尤其对胆碱能系统缺陷的治疗,提高胆碱能活性的治疗。
(2)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学者们也试图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来治疗ad。如萘呋胺(草酸萘呋胺酯)即克拉瑞啶(clarantin),研究认为萘呋胺(克拉瑞啶)可直接促进三羧酸循环,有效地增强细胞内代谢,促进葡萄糖的运转,提高对葡萄糖和氧的利用;还可延缓细胞衰老过程。动物试验证明萘呋胺(克拉瑞啶)有保护海马神经对抗缺血性损害。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萘呋胺(克拉瑞啶)对智力损伤的老年人,可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记忆和智力。
(3)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作用:脑细胞钙代谢失衡与老化的关系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出现钙自体平衡失调,细胞内钙浓度过高或超载,如果钙超载发生在神经细胞,可引起神经可塑性及认知功能降低,出现痴呆。尼莫地平(尼莫通)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第2代新药,原先用于治疗和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性神经障碍等。后因发现钙离子水平升高与大脑老化和痴呆有关,故而推断阻断钙进入神经元的药物应能减少或推迟老年人脑功能的丧失。动物实验表明,该药在神经元中是一种强的钙拮抗剂。它作用于神经元依赖性l型钙通道上的双氢吡啶受体,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促进受伤神经元的再生,增强衰老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尼莫地平(尼莫通)对高血压、ad所致的记忆障碍有明显疗效。但其确切机制尚未阐明。
尽管还没找到对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是十分简单的,通过语言沟通,神情举止的表达,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感受身边人的关爱,安排妥当其日常起居,可以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症缓和。
2?阿尔茨海默病如何确诊呢
检查诊断
1、病人近记忆及远记忆减退。在疾病早期,仅有时间定向力障碍, 学习新信息困难,首先表现为说出物体名字很困难 ,疾病不断发展,不会叫出的物体名称越来越多,以致不能照原样画出简单的图形。
抽象思维能力、 计算能力及判断能力也受损害。智力减退及行为改变,身体感觉功能、听力、视力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保留,运动功能也能保留直到疾病的最后阶段。此时病人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往往成为死亡的原因。
2、诊断痴呆是多种疾病引起的,诊断ad时除详细进行临床检查外,更需要进行复杂的神经心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甚至ret(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通过这些检查才能除去许多可以引起痴呆的其他疾病,由于最终确诊需要病理检查脑组织, 所以死体解剖对诊断的正确性是决定性的。
临床诊断
1.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其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
2.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可有一段时间不恶化,但不可逆。
3.病程在四个月以上。
4.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ct检查排除脑动脉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
3B族维生素不能防止阿尔茨海默病
医学界中的一些人认为B族维生素有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可能性。但是最近的研究认为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
由英国团队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B族维生素如叶酸和B12等与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英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服务组和流行病学研究组的医学博士罗伯特·克拉克领导了这项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失忆和行为学变化会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重大的负担。克拉克博士及其同事着手分析了“同型半胱氨酸假说”,因为这个假说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阿尔茨海默是一种进行性的大脑疾病,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不断损害记忆力、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中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液水平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维生素B-12和叶酸可以减少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个事实促使了同型半胱氨酸假说的提出,认为服用B族维生素可以减少同型半胱氨酸,从而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克拉克及其团队进行了一个meta分析,回顾了之前进行的11个包含大约22000位参与者的临床试验。
之前的这些研究比较了B族维生素和安慰剂(模拟的维生素添加剂)对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
根据研究,虽然获得B族维生素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降低了,但是对于大脑功能没有明显的效应。
研究者们在测量总体大脑功能和集中的记忆力、速度和通过过去经历来报告目前行动(执行能力)测试中没有发现B族维生素组合安慰剂组之间有差异。
克拉克博士在一个编报表中说道研究发现同型半光氨酸假说大打折扣。
“我们的研究给争辩之下划下了一条线:随着我们变老,B族维生素并不能减少认知能力的衰退。”克拉克博士说,“很遗憾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不能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差不多25%的成年人口服用复合维生素,通常认为它们对心脏和大脑有好处,但是这些说法都是没有证据的。吃更多水果和蔬菜更好,可以避免吃太多红肉和摄入太多热量,可以拥有一个平衡饮食。”他说。
为这个研究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英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领导西蒙·雷德利博士在一篇新闻稿中说道,这个发现强调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考察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效应。
4中药抑肝散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
很多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的PS1基因都会出现变异,导致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大量堆积,进而引发脑神经细胞死亡。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向PS1基因已经发生变异的一组神经细胞中添加通常为促使蛋白质形成正确结构的药剂,结果大约60%的神经细胞死亡;而在另一组发生同样变异的神经细胞中,除添加上述药剂外还添加了抑肝散。结果,这些细胞中只有大约25%死亡。
抑肝散常用于治疗腹胀、惊悸、失眠等。在日本,医生也为有些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具抑肝散。
5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
西医所说的阿尔茨海默病的三个阶段,它是指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认知功能发展变化的连续谱,分为临床前期,轻度认知损害期和痴呆期。在临床前期这个阶段内,患者他是既没有症状,也没有影像学的发现,但是可以通过家族史追问之后,在患者的血液里面找到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那么到了轻度认知损害期,是既能找到生物标志物或轻微地影像学发现,同时患者又有轻微地临床症状,这个症状就是轻度认知损害。第三个阶段就是痴呆期,当患者进入痴呆期以后,他有平台、波动、下滑的这些特点,所以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痴呆期,又可以细分为平台期、波动期和下滑期,这三期又是互相可以变化的。所以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通常是指的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期里面平台、波动、下滑的三个阶段。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患者在进入痴呆期以后,他的发病有阶段性特征,早期的症状往往是肾虚,这个时候叫平台期,stable,那么患者的症状比较单一,表现最多的就是情节记忆不好、情节记忆减退,或者还有其它的认知功能减退等症状。患者可能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所以我们叫平台期,这个时候就表现出肾虚比较突出,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脑,脑主元神,那么元神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方面,所以当肾虚时,就会出现一些记忆的问题,或者其它认知功能减退的问题,我们都责之于肾虚。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必定会有一些加重,或者是波动,只要病情一加重,我们就说病情有点波动了,这个时候我们把它命名为波动期,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处于中期阶段。这个时候患者主要是有痰浊、血瘀、火热等症状。在清代的时候,《辨证录》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痰气愈重呆气愈深”,也就是说患者的痴呆病情加重了,一定是痰气重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也把阿尔茨海默病中期阶段,以波动为特征的临床表现的原因归结在痰浊上,那么在临床调查也确实如此;还有就是血瘀,有很多患者的病情开始有一点点迹象,没有被家属或者本人所觉察,但是突然有一次脑梗塞或者是脑出血,或者是脑梗塞病情就重了,所以这是最容易误诊的,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患者的痴呆是中风引起的,可能属于血管性痴呆,其实不然,经过我们仔细的排查,包括心理学的筛查、临床病史的调查、甚至包括神经影像学例如磁共振的扫描,最后发现这个中风患者的痴呆是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患者早就有阿尔茨海默病了,只是这次的中风事件促发它或者是加重它的病情了,这个时候我们认为中期这个阶段的特点就表现有血瘀的情况。还有另一种病情表现特点,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是表现在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和语言能力的下降、执行功能衰减等方面,而是表现在精神行为方面,例如患者有突然性的脾气很大、睡不好觉、与人吵架、甚至打人骂人、偷东西等等情况,这些情况在医学上归属于行为症状,那么早在2000多年,我们是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把这类症状表述为“诸躁狂越”,躁就是烦躁不安的,就是表面能看得见的患者有烦躁的行为表现;狂就是发狂的、丧失理智的,例如患者会出现大怒、面红耳赤或者无缘无故的生气等情况;还有越,就是我们有几个叫激越,越的表现有患者甚至登高而歌,甚至弃衣而走,这叫狂越;所以古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就表示说这个时候的这些症状是火热所致的。因此在疾病的中期阶段,主要会出现波动性的特征,这个特征按中医的原理就是痰浊、血瘀、火热所致。
病情进一步发展到晚期,我们把它叫做下滑期,也可以称为恶化期。在恶化期的特征我们把它总结为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病人会表现出神惫如寐,患者疲惫的就像睡觉一样。很多时候家属好不容易把患者叫醒,给他穿好衣服让他坐起来了,可是没多久他又迷迷胡胡睡着了,那么这时候你叫他,他糊里糊涂的也能认识你,或者认得不清楚,那是因为患者在这个时候识人已经有困难了,所以我们把它概括为一种古人说的话叫神惫如寐;第二个特点就是知动失司,知就是知觉,动就是运动,知觉、运动失去了自我控制,就叫知动失司了。这个时候患者会表现出不痛不痒、不饥不饿的症状,也会表现出不知冷热,很多患者大热天他还穿着棉袄,如果没人照顾他,他可能就热死了,或者是在冬天里那种很冷的情况下,患者也不知道冷,不知道增加衣物,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已经不知冷暖了。还有一个表现特点就是大小便失禁,因为患者已经没有知觉了,所以我们归纳为知动失司;那么第三个特征就是行神失控,我们能看到患者的一些行为变化,例如大怒、打人骂人等等,患者就像是发狂、发疯一样,这个时候叫行神失控,这三个特征中的两项,就证明这个病人已经到了重度晚期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恶化期,又叫下滑期。除了以上三个特点外,下滑期也有极少数病人会表现出第四个特征叫虚极生风,因为这时候患者自身很虚了,生风了,他会表现出小幅度的小范围的肌肉的抽动,或者肢体循环的抽动,这个与大幅度的癫痫性发作完全不一样,这种虚急生风下的抽动中医叫瘈瘲,即痉挛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叫虚极生风。,神惫如寐、知动失司、形神失控、虚极生风这四种情况就是病情下滑的四个表现特征,具备两项就说明患者已经到了晚期了,这个时候患者往往会有肾气虚、脾气虚,肝气虚等等表现,有的患者是虚急生风了,有的患者是行为失控了,有的患者是元气大败、心脑都失养了,出现神惫如寐了等等,这就是对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期从中医角度的三个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