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就是尿血了,我们知道尿血的出现容易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所以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重视尿血这样的症状,一旦出现尿血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去问诊,要避免疾病出现恶化而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女性尿血要怎么治疗才好。
目录
1导致女性尿血的原因有哪
导致女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看尿血之外患者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如果伴排尿困难,或尿血伴有剧烈腰、腹部疼痛者,提示泌尿系感染;尿痛、尿急的患者,伴颜面及下肢水肿者,以及与用药有关的患者,提示肾脏疾病;尿痛伴全身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提示血液疾病;尿痛尿血伴其它脏器损害,如关节炎、心肌炎等,提示内科疾病。尿痛尿血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常见引起此症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等。
2女性尿血怎么治才好
1、血尿是一个严重的症状,病人极度恐惧。应与病人进行安慰和解释,说明1000ML尿中有1~3ML血就为肉眼血尿。失血是不严重的。
2、平时养成多饮水习惯(磁化水)
3、少抽烟或不抽烟,少吃刺激性食物,忌服:腥辣、水产品,(虾、蟹)辣椒,蒜、生葱,香菜,狗肉,马肉,驴肉。
4、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5、做好染料、橡胶、塑料等工具生产中的防护保健工作。
6、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的尿意即要去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
7、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到医院定期复查。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女性朋友常见的一种症状,那就是小便里面有血,我们将这种症状叫做是尿血,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女性尿血怎么治才好,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3尿血适宜吃的食物
1、荷叶:具有清暑利湿、止血的功效,适宜各种出血患者食用,尤其适合夏季尿血病症者煎水代茶喝。《本草纲目》中记载:“荷叶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产后恶血、损伤败血。”
2、芹菜:性凉,味甘苦。具有平肝火、清血热的功效,适宜实证尿血者食用。《中国药植图鉴》中记载:“旱芹治小便出血。”
3、韭菜:具有散血、行气、解毒、止血的功效。《日华子本草》记载:“韭菜止泄精尿血。”《方脉正宗》介绍:“治吐血、唾血、呕血、衄血、淋血、尿血及一切血证”,韭菜汁与生地合用,凡虚证尿血者,宜用韭菜洗净捣烂绞汁服用。
4、鲜藕: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适宜血热实证尿血病人生食或捣汁饮用。若能用鲜藕1千克,鲜梨、荸荠、鲜甘蔗各500克,一同榨取鲜汁饮用,效果会更好。
5、花生:体虚尿血之人,宜用连衣花生水煮食用,可以收到补虚止血的效果。《食物疗法》曾介绍:“治尿中带血:妙花生仁外面的红衣(不要咸的)半茶杯,研为细末,开水冲服。”
4尿常规的检查项目
1、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2、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值)、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5.0~7.0、1.015~1.025、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3、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5孕期尿血怎么办
妊娠尿血,与胎漏虽同样下血,但有本质上的区别,此症血从尿道而下,胎漏血是从阴道而出。
病因:由于热结膀胱,营分受伤,故血从下溢。
症状:尿血时多时少,血色紫红,内热口渴,腰部酸痛,小便觉热,舌苔黄,质红有刺,脉软滑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剂:阿胶汤加减
阿胶12克,生地15克,白芍9克,黄芩6克,侧柏叶12克,女贞子12克,血余炭9克,桑寄生15克,三七末3克。
本方以阿胶补阴止血,生地养血凉血清热,白芍养血敛肝,黄芩清热安胎,侧柏叶凉血清热,女贞子养阴清热,血余炭补阴化瘀,桑寄生补益肝肾,三七止血化瘀。
孕期尿失禁,其原因有二:一是肾气虚弱,一因中气下陷都能使小便自遗。
一、 肾气虚弱
病因:由于肾气素虚,于是小便自遗。
症状:神疲畏寒,腰痛酸痛,小便自遗,舌苔薄白,脉沉细软。
治法:强肾固涩。
方剂:左归饮加减。
熟地12克,萸肉6克,菟丝子9克,山药12克,沙苑子9克,覆盆子9克,金樱子9克,莲肉12克,杜仲9克,桑寄生15克。
本方以熟地,萸肉滋阴强肾,菟丝子,山药补益脾肾,沙苑子,金樱子涩精补肾,覆盆子温补肝肾,涩缩小便,莲肉补心肾涩精,杜仲,桑寄生补肝强肾。
二、 中气下陷
病因:由于过劳伤气,气虚下陷,导致小便自遗。
症状:面浮肢肿,下腹气坠,小便不禁,舌苔薄腻,边有齿痕,脉象沉弱。
治法:补中益气。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橘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甘草6克,木香6克,山药12克,益智仁6克。
本方以党参,黄芪补气,白术健脾,橘皮甘草和中,升麻,柴胡升阳,木香理气,山药补脾肾,益智仁温补脾胃而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