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老年人生命更在于运动,强调在动中养生。因此,一直恪守“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之信条,且付诸于实践,受益匪浅。那么老人养生七个长寿秘方有哪些,来看看吧。
目录
1四“得”养生长寿法
拿得起
拿得起是一种直面人生和挑战困难的积极态度,是一种承担。巴金生前有一句名言:“人活着,要有益于社会,多付出,少索取。”人活在世上,不能像猪一样光吃不做,总要干点事,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既做事,就要“实见得是时,便要斩钉截铁,脱然爽洁,做成一件事,不可拖泥带水,靠壁倚墙”(《呻吟语》)。人到老年,身退心不休,继续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点好事、善事,献出自己的善心、爱心,实为养生之妙道。
欧洲人有一句妙语:“没有任何一个长寿者是懒汉,懒可以把人懒垮,信不信由你。”美国有一位叫雷莉丝的儿科医生, 她退休后在91岁高龄时又开了诊所,每天仍然忙碌着。为什么要放弃安逸、享福的生活,而要选择忙碌?她说:“只要有工作,我就感到其乐无穷。”要想老有所 乐,就得老有所事,有事可干,有事可玩,才能充实生活,让精神有所寄托,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幸福美满。
想得开
111岁文坛寿星苏局仙说:“不为小事而生气,万事都要想得开。”105岁寿星陈椿老 人有这样一句话:“一件事情,如果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一定要活好。”事实证明。平时心境好、“会想”“想得开”的人更能健康长寿。
怎样才能想得开呢?有两点最为重要:
一是遇事多看“积极面”。对任何事情都多从好的、积极的、乐观的方面去看,生活才能过得快乐、洒脱,才能树立起积 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人遇事总往“坏处”想,人生之路就会越想越窄,甚至会感到无法活下去。
二是凡事不钻牛角尖。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在92岁时所作 的《宽心谣》中说:“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爱钻牛角尖,遇事固于自恃,行于孤陋,惯于抬杠,过于偏激,死抠谬理,坚持成见,不仅直接侵 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生活带来阴影,还会影响社会交往。
放得下
一位心理学家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佛说:“放下是福。”
人生要放下的赘累有许多,主要是四种:
一是“财”。有的人是见钱眼开,不择手段地敛财,总认为“越多越好”,结果“东窗事发”,身陷囹圄,甚至小命完蛋。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学学诗仙李白的胸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见财手不乱伸放得下,人生随处可潇洒。
二是“名”。有些人平时争强好胜,患得患失,爱名如命。尽管满腹经纶,却累死在“名”下。人要学会淡泊名利,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三是“情”。人间说不清道不白的莫过于一个“情”字。一些人移“情”别恋,为“情”而贪污受贿,为“情”而理智失控,陷入情感纠葛,终日苦不堪言,甚至不 惜雇凶杀人,身败名裂。若能放得下“妄情”,用“情”专一,就会幸福常在。
四是“愁”。有的人愁病愁灾,愁这愁那,什么都想不开、放不下。其实细思量,愁 有什么用,只有顺其自然,泰然处之,才是上策。
忘得快
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遇到不顺心、对自己身心健康无益的人和事,能够学会遗忘。放下思想的包袱,把心放宽,这对老年人来说是健康长寿的“仙丹妙药”。
忘掉年龄,永葆青春活力;
忘掉忧愁,心平气和;
忘掉怨恨,宽容对事对人;
忘掉悔恨,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
忘掉疾病,减轻精神压力;
忘掉气愤,想得开忘得快;
忘掉悲痛,尽快从中解脱出来;
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
如此,才能增强免疫力,安享生命的乐趣.身心共健,幸福长寿。
2?老人养生七个长寿秘方
第1步:避免致癌物。至少做到两点:一是戒烟,二是涂抹防晒霜。每天太阳直晒别超过15分钟,外出务必涂抹防晒霜,以防止皮肤癌发生。
第2步:改变饮食模式。良好的饮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毒品或药物、酒精、咖啡因等;限制热量摄入,饭吃七分饱;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
健康饮食益于长寿
第3步:蹲姿排便。蹲姿是自然的排便姿势,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会减少肠癌和痔疮的发病几率。
第4步:摄入抗氧化剂。摄入方式任选其一:每天5杯绿茶;每天1块黑巧克力;每天1杯红葡萄酒,吃红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确保每日5种果蔬。
第5步:减少压力。掌握8种减压秘诀:拥有亲朋好友或终生伴侣;感觉压力大时做深呼吸;尽可能地消除恐惧感;保持“我至少还有半杯水”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工作,参与志愿者及公益活动;笑口常开增寿7年;大笑拥抱增寿7年;生活有目标。
放松,减少压力能长寿
第6步:居安思危。其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过马路前一定要左顾右盼;进入建筑工地务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潜在伤亡危险的任何活动。其三,参加年度体检,有病及早治疗。
第7步:常规锻炼。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简单的运动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险减一半。
3适度按摩腹部可养生长寿
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这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经常按揉腹部,还可以使胃肠道黏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并能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揉腹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这是因为按揉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防止人体大腹便便,从而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经常按揉腹部,还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的良好作用。
腹部按揉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或出血。揉腹时,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音、排气等,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4老年人长寿养生七字秘诀
睡:睡好觉
睡眠质量好不仅有益身心,还能延年益寿。晚上10点至次日清晨6点是老人睡眠的黄金时间。
保:保持大脑的活力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老人更应多动脑,这样才能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转: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
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大脑容易疲乏,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下,保持最佳状态。
活:活动手指
老人若在闲暇的时候多活动活动手指对于预防眼花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活动大脑,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参:参加社会活动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后,再去做一点半职工作,或者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大脑良好的功能。
听:听音乐
老人听音乐是一大乐事。研究发现,老人听音乐对保健身体,防治疾病都是有效果的。而且,经常听音乐,能帮助老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调:调节饮食
老人饮食需培养良好的习惯,不然的话,身体体质跟不上,疾病就会找上身。老年人尤当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食物要多样化,不可偏食;饮食宜软烂,冷热相宜;进食速度宜慢勿快;饮食宜清淡,多吃果菜助消化。
5老人长做足疗利于长寿
对于做过足疗的人就会知道,足疗对于人体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脚底触发整个身体的血液,这样对大家的帮助是很大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定期做一下足疗还是很不错的。
足疗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足疗包括两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足疗,即热水洗脚,加之一些科学的脚部按摩。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和“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中医学对脚部的保健非常重视。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从理疗学的观点看,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洗脚时,水温以40至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5至10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