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是女性朋友们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相信很多的女性朋友都受到过这个方面的困扰。那怎样才能解除这种困扰呢?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是什么?当子宫收缩乏力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以下的几点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子宫收缩乏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子宫收缩异常有哪些表现
子宫收缩乏力
宫缩可自分娩开始时即微弱无力,亦可在开始时正常,其后逐渐变弱,前者称“原发性宫缩乏力”,后者为“继发性宫缩乏力”。
二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相似,但后者多继发于机械性梗阻。
一、原因
(一)精神因素 多发生于产妇精神过于紧张或对分娩怀有恐惧心理,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影响对宫缩正常调节。
(二)子宫因素 子宫壁过度伸展,如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等,均能影响宫缩。
(三)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部 不易反射性引起宫缩,常见于头盆不称、臀位及横位等。
(四)药物影响 临产后应用大量镇静剂,抑制了宫缩。
(五)内分泌失调 妊娠末期雌激素或催产素不足或孕激素过多,乙酰胆碱减少或子宫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均可影响宫缩。
(六)其它 临产后,产妇过度疲劳,进食少,或第一产程后期过早使用腹压、或膀胱充盈影响胎先露下降等,均可造成宫缩乏力。
二、临床表现
宫缩乏力常使产程延长,如超过24小时,称“滞产”。子宫收缩力弱,张力减低,收缩持续时间短而间歇长,即使在收缩时宫壁亦不太硬,产妇多无不适,但产程过长可出现精神焦虑及疲乏。如胎膜未破,对胎儿多无不良影响。
三、处理
首先应详细检查有无分娩梗阻,有梗阻者应作相应的处理,无梗阻者应多加安慰鼓励,注意其营养及休息,必要时给镇静剂,并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产程超过 24小时或破膜已12小时者,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经上述处理,产妇在获得数小时的休息后,宫缩一般可好转,顺利结束分娩。如无效,可试以下方法刺激并加强宫缩:
(一)灌肠或导尿 热肥皂水灌肠,可促进宫缩。排尿有困难者可导尿。
(二)针刺 针刺三阴交、合谷,兴奋手法,或合谷穴注射维生素B125-50mg.
(三)人工破膜 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2~3cm无头盆不称者,可人工刺破胎膜,使先露部与子宫下段及宫颈紧贴,以反射性引起宫缩,破膜时间应选在二次宫缩之间。
(四)催产素 静滴,可引起强烈宫缩,切忌一次大量使用,以免引起强直性宫缩,致胎儿窒息死亡,可造成子宫破裂。使用前必须除外头盆不称及胎位不正。胎头高浮者忌用。用法如下:
催产素2.5u或5u加于5%葡萄糖500ml内静滴。开始每分钟10~15滴,如不见宫缩加强,可渐加快,最多以每分钟不超过40滴为宜。滴入时应严密注意宫缩、先露部下降及胎心音变化情况,如收缩过强或胎心率变化,应减慢或停止静滴。
经上述处理后,宫缩多能转强,宫口渐开,胎儿顺利娩出。如无效,应考虑手术助产。无论从阴道分娩或剖宫取胎,均应注意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子宫收缩不协调
临产后宫缩失去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称宫缩不协调。有以下两种:
宫体与子宫下段宫缩强度相等,甚至下段反较宫体为强,宫缩频率与强度亦不规则,阵缩间歇时子宫肌肉不放松,宫腔内压力较正常为高,称高张型宫缩不协调。由于宫缩失去极性,虽强度较大,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宫颈扩张及胎儿下降。
由于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收缩,可出现局限性环形狭窄。此环可出现在子宫的任何部分,但较常发生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及宫颈外口,多围绕胎体的较小部分,如颈、腰或肢体等处,常发生于反复过度的局部刺激之后。阴道检查可扪到坚硬而无弹性的狭窄环、位置固定,其上下部分子宫肌肉不紧张,与子宫破裂先兆的病理性收缩环有本质区别。
一、原因
(一)产妇精神过于紧张。
(二)催产素应用不当。
(三)常见于枕后位,头盆不称及羊水过少。
二、临床表现
宫缩强,间歇短,在间歇期子宫张力较大,产妇感剧烈腹痛往往烦燥不安,进食很少,不能充分休息,多伴有肠胀气、呕吐及尿潴留等。因子宫肌壁持续紧张,影响胎盘血循环,胎儿可发生宫内窒息,甚至因缺氧死亡。
三、处理
主要是调节宫缩,使其恢复节律性、极性及一致性。可给予较大量镇静剂,如肌注杜冷丁10mg和莨菪碱0.3mg.产妇经充分休息解除精神紧张后,宫缩多能逐渐恢复协调,产程得以顺利进展。如仍得不到纠正,同时胎儿有窘迫现象者,应考虑剖宫结束分娩。
高张型宫缩不协调如发生在应用催产素过程中,应立即停药,并注射镇静解痉剂,如杜冷丁及阿托品,必要时给乙醚吸入。
为了预防出现局限性狭窄环,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出现后,除给予杜冷丁(或吗啡)外,还可给乙醚或1‰肾上腺素0.15~0.3ml肌注或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等,待环松解后酌情结束分娩。
子宫收缩过强
根据头盆是否对称,可出现两种不同后果。
宫缩强而频,如无头盆不称,宫口常迅速开大,先露部迅速下降,胎儿娩出全过程可在3小时内完成者,称“急产”,多见于经产妇。因分娩过快,常致措手不及,易发生严重产道损伤、胎盘或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及感染。由于宫缩过频,致使胎盘血循环受影响,易发生胎儿窘迫、死产或新生儿窒息等。此外,胎头通过产道过速,也可引起颅内损伤。如注意不够,胎儿有可能产出时坠地受伤及发生脐带断裂出血等。
对阵缩过强及有急产史者,应加强观察并提前作好接生准备,也要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急救的准备。阵缩过强,可给氧气吸入或肌注阿托品0.5mg,以防因胎盘血循环受影响而危急胎儿生命。消毒不严者,母子均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婴儿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产后仔细检查产道,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颅内出血及感染。
如因头盆不称或因其它原因使分娩受阻,子宫可出现强直性收缩,上段有过度的收缩与缩复,变肥厚,下段极薄且有压痛。因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相差悬殊,在交界处可出现一环形浅沟,称“病理性缩复环”,为子宫破裂先兆,同时常伴有血尿,如不及时处理,必将发生子宫破裂。胎儿存活者可剖宫,如已死亡可酌情毁胎。
2如何治疗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治疗
1、排除产道、胎儿性难产制定分娩方式。
2、预计能从阴道分娩者增强产妇体力,加强子宫收缩。
3、有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子宫过度膨胀,高龄产妇,子宫过度膨胀有子宫和子宫颈手术者慎用。
4、情况改善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5、如胎膜未破宫口开大3cm以下者宜先用温热肥皂水灌肠,排便后行人工破膜。
6、如经上述处理无效或继发性宫缩乏力者可选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催产素静脉滴注。
7、精神紧张体力差者予以休息必要时予以杜冷丁或安定调整后加强宫缩。
8、进食少脱水者酌情补液。
一般处理
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给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维生素C2g。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
产妇过度疲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子宫收缩力转强。对初产妇宫颈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
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宫缩乏力怎么预防
1、做好孕期产检和保健
这样才能准确得知产妇真实的身体情况,安排好适合产妇的分娩方式,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2、孕期坚持适当运动
准妈妈在孕期坚持锻炼,可以加强耐力、信念和注意力,紧实肌肉,强健力量,能使分娩轻松些。
3、正确认识分娩
在临近预产期时,认真听取医护人员的产前教育,并了解分娩的整个生理过程,努力消除、克服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增强对分娩的信心。
4、临产前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这时产妇仍应进行正常的饮食、饮水、排便和睡眠。在宫缩加剧消耗大量体力后,及时进食补充能量,确保拥有充足产力。
5、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医护人员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医、护理经验,听取他们的意见更有利。
6、家人多陪伴、鼓励
目前国内医院一般设有待产室,家人可以在一旁为产妇加油、打气,尤其是丈夫的支持,能有效消除产妇紧张的情绪。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引起宫缩乏力的一些原因以及宫缩乏力应该怎么治疗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了如何预防宫缩乏力了。因此,如果不想出现宫缩乏力的话,则一定要学会预防哦。
3什么是子宫收缩乏力
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其实子宫收缩乏力就是继发性产力异常的一种,很多都是因为胎位异常导致的,也可能与女性的子宫发育不良或者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经产妇(multipara)子宫肌纤维变性或子宫肌瘤等,均能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一定的关系,女性最重要的是保持平稳的情绪,不要过度紧张。
女性如果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产程曲线异常等情况,导致产程时间增长或出现滞产,因此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为了女性在生产时更加的顺利,孕妇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检查,排除产道和胎儿异常等情况,积极的配合医生,当然孕妇也可以尽早的预防,不论是饮食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要注意,保持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好的情绪等等,才能让宝宝顺利的降生。
4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方法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当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先应寻找原因,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则应考虑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1、一般处理
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给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维生素C2g。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产妇过度疲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子宫收缩力转强。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对初产妇宫颈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
2、加强子宫收缩
经过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段方法加强宫缩。
(1)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现有学者主张胎头未衔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认为破膜后可促进胎头下降入盆。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破膜后术者的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
(2)安定(valium)静脉推注:安定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适用于宫颈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剂量为10mg静脉推注,间隔2~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催产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3)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应用:前列腺素E2及F2α均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给药途径为口服、静脉滴注及局部用药(放置于阴道后穹窿)。静脉滴注PGE20.5μg/min及PGF2α5μg/min,通常能维持有效的子宫收缩。若半小时后宫缩仍不强,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μg/min。前列腺素的副反应为子宫收缩过强、恶心、呕吐、头痛、心率过速、视力模糊及浅静脉炎等,故应慎用。
(4)催产素(oxytocin)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催产素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及测血压。若出现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滴注。催产素在母体血中的半衰期为2~3分钟,停药后能迅速好转,必要时可加用镇静剂以抑制其作用。若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由于催产素有抗利尿作用,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尿少,需警惕水中毒的发生。
经过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时,也应加强子宫收缩,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侧切,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若胎头尚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情况改善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子宫收缩极性。给予强镇静剂度冷丁100mg或吗啡10~15mg肌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在子宫收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催产素。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若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已被控制,但子宫收缩仍弱时,则可采用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加强子宫收缩的方法。
我们都会面对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是无可避免的,面对子宫收缩乏力,那么就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而保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调节。
5当子宫收缩乏力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当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先应寻找原因,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则应考虑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一般处理:消除精神紧张,多休息,鼓励多进食。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给邓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加维生素C 2g。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产妇过度疲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子宫收缩力转强。对初产妇宫颈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应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及积气,刺激子宫收缩。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且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2)加强子宫收缩:经过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段方法加强宫缩:
①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现有学者主张胎头未衔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认为破膜后可促进胎头下降入盆。破膜时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破膜后术者的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Bishop提出用宫颈成熟度评分法估计加强宫缩措施的效果,见表1。若产妇得分在3分及3分以下,人工破膜均失败,应改用其他方法。4~6分的成功率约为50%,7~9分的成功率约为80%,9分以上均成功。
表1 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
指? 标 分??? 数
0 1 2 3
宫口开大(cm) 0 1~2 3~4 5~6
宫颈管消退(%)(未消退为2cm) 0~30 40~50 60~70 80~100
先露位置(坐骨棘水平=0) -3 -2 -1~0 +1~+2
宫颈硬度 硬 中 软
宫口位置 后 中 前
②安定(valium)静脉推注:安定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适用于宫颈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剂量为10mg静脉推注,间隔2~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催产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③催产素(oxytocin)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将催产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使每滴糖液含催产素0.33mU,从8滴/分即2.5mU/min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通常不超过10mU/min(30滴/分),维持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6.7~8.0kPa(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对于不敏感者,可增加催产素剂量。
催产素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及测血压。若出现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滴注。催产素在母体血中的半衰期为2~3分钟,停药后能迅速好转,必要时可加用镇静剂以抑制其作用,若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由于催产素有抗利尿作用,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尿少,需警惕水中毒的发生。
④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应用:前列腺素E2及F2α均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给药途径为口服、静脉滴注及局部用药(放置于阴道后穹窿)。静脉滴注PGE2 0.5μg/min及PGF2α5μg/min,通常能维持有效的子宫收缩。若半小时后宫缩仍不强,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μg/min。前列腺素的副反应为子宫收缩过强、恶心、呕吐、头痛、心率过速、视力模糊及浅静脉炎等,故应慎用。
⑤针刺穴位:有增强宫缩的效果。通常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中极、关元等穴位,用强刺激手法,留针20~30分钟。耳针可选子宫、交感、内分泌等穴位。
经过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2)第二产程: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时,也应加强子宫收缩,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侧切,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若胎头尚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3)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露于阴道口时,可给予麦角新碱0.2mg静脉推注,并同时给予催产素10~20U静脉滴注,使子宫收缩增强,促使胎盘剥离与娩出及子宫血窦关闭。若产程长、破膜时间长,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子宫收缩极性。给予强镇静剂度冷丁100mg或吗啡10~15mg肌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在子宫收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催产素。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若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已被控制,但子宫收缩仍弱时,则可采用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加强子宫收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