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骨刺的症状非常明显,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关节处带来关节肿大的问题,而且一走路就会出现很大的疼痛感,严重影响了我们很多人的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很多人花费了高额的医药费都没能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熟悉一下脚底骨刺的症状表现吧。
目录
1脚底骨刺可以针灸吗及注意事项
所谓的骨质增生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由于学术观点不同解释的结论也很多,我认为是由于血钙的缺乏由骨钙向血液游离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有点像电泳现象,通俗一点说有点像钟乳石的产生。 但为什么有的人补充了大量的钙骨质增生仍然没有缓解或者停止,我认为人体的补钙并不像药品广告单所说的那么简单,而且可以说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补钙产品对人体的钙质补充并没有多大作用,也就是说根本补进去,这方面美国已经有了研究成果,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从中医的角度上看,中医并没有缺钙之学说,中医认为肾主骨,那么骨关节所产生的病变与肾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肾虚,我曾经作过观察,如果肾虚不能够有效地治疗,那么吃再多的钙片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用中药调理好了,骨质增生会慢慢的变小或消失,这就是说前面我说的电泳现象出现了相反的运动,所以骨质增生就治疗好了,这就是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所以建议你到当地的中医医院去治疗,而且必须吃中药效果才好,单纯靠理疗针灸治疗效果比较慢
针灸治疗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治愈出现的脚部骨刺的问题,但是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手位以及方法,盲目的进行治疗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对于后期的护理工作也要引起特别的关注。
2脚底骨刺的症状表现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根压痛, 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足跟痛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许多人都认为是足底长了骨刺,很是担心。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滑囊炎等,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运动损伤,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对于足跟骨刺可以采用外用“足跟骨方世医贴”疗法,膏药具有渗透力,可深入皮肤,达到病灶,钝化骨刺,加快吸收,消除炎症等功效。不用口服,即安全又便捷。1、注意休息; 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功能锻炼。
了解了脚底骨刺的症状表现我们才能够依据这些表象判断自身是不是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我们可以用热毛巾敷一敷脚底出现骨刺的部位。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去除疾病。
3足底按摩可缓解跟骨骨刺疼痛
按揉、弹拨足跟底部穴,施以擦法,擦其足底以透热为度。患者俯卧位,踝下垫枕,用揉法沿小腿后侧至足跟反复操作3~5分钟,使小腿、踝关节、足部的肌肉等软组织放松。揉法、擦法能直接提高局部皮肤温度,促使局部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加速局部无菌性炎症的消散与吸收。跟骨骨刺与肾关系十分密切。足跟部是足少阴肾经经脉和经筋循行分布部位。按揉、弹拨足跟底部穴位,可刺激足少阴肾经,使其得经气而有利于疏通经络,起到止痛消炎效果。
点按昆仑、申脉、阳谷、阳陵泉、太溪、照海、然谷等穴位。拇指按揉局部疼点以及周围并弹拨足底筋膜附着点。点按压痛点,按揉解溪、昆仑、三阴交、公孙、照海、承山、绝骨等,以疏通足、踝部经络气血,提高局部疼痛阈值,具有解痉、通络、止痛作用。
叩击痛点、按揉环跳穴。患者屈膝,足心向上,按摩者一手握踝,一手以掌根叩击痛点。最后医者位于其身后,屈曲右肘,以右肘尺骨鹰嘴抵住患侧环跳穴,施以揉运5分钟,再逐渐加大揉运之力,至局部酸、胀、痛、麻感觉。环跳穴位于臀大肌上,其下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揉运此处可以更好的加速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起到止痛的效果。在揉运环跳时,若局部发热或向下肢远端传导者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手法操作自始至终要轻柔,达到刚柔相济,按揉穴位要由轻渐重,以得气为宜,切忌手法生硬粗暴。以每次20分钟,隔日1次,6次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4得了骨刺会有什么危害
活动受限:关节囊纤维化,骨赘,关节面不平或游离体嵌入,可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可发生细的或粗的磨擦音。肌肉萎缩:受累大关节的肌肉变萎缩和肌张力下降,这也是骨质增生的危害。
疼痛:从轻微到很严重,活动后减轻,负重和活动多时加重,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危害。
骨质增生一般并不引起压迫症状,但骨质增生会间接地引起局部组织的慢性劳损,也会出现胀痛感。骨质增生形成后,会向周围挤压,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如含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和压迫时,可引起麻木、疼痛,特别是神经根受压后,不仅局部酸胀、疼痛,在其所辖范围内都可出现类似反应。
了解了这些骨质增生的危害,我们就要提前预防。如果得了骨质增生不及时治疗,相信带给我们的影响会更大。
5预防骨刺请注意
1、采取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
人体骨骼的排列是与其所承受的应力一致的,当人长期采取不正确姿势工作、学习时,如过度低头看书、弯腰拾物等,使骨骼的受力长期不均,就容易在过度运动的部位产生新的骨质(骨刺),以缓解局部应力过大的状况,这也是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之一。采取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是最方便、最廉价、最有效的预防骨刺增生的方法。
2、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的运动不利健康
长期剧烈运动可使骨骼、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受到过度牵拉、出血、血肿机化、钙质沉着,就易导致骨质增生。许多运动员老年时往往饱受骨刺的折磨,就是一个例子。
3、适当的体育锻炼
人体的骨质增生多产生在关节周围,关节软骨被破坏是引起骨质增生的最直接原因。适当活动,特别是关节的正确运动,可以增加关节腔内的负压,有利于关节液向关节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刺的发生。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节的破坏多数是由于剪应力过大引起的,也就是说,平常锻炼时,各种轻度活动均可以,但过大的扭转关节活动则应尽量避免。
4、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
如果关节附近发生骨折需手术治疗时,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防止后期的骨质增生和创伤性关节炎。
5、补钙可防治骨质增生
随着寿命的延长,人体成骨能力降低,破骨能力相对加剧,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特别是50岁以上的妇女和老年人,逐渐发生骨质疏松,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使得骨超量脱钙。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最终能达到既防治骨质增生,又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