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许多妇女发生月经失调后,只是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去考虑,而忽视了在子宫之外去找原因。岂不知,许多不良习惯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月经过多和过少都属月经不调。那么调理月经不调的辩证施治方法有哪些?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长期月经不调易致4大危害
1、引发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的女性往往容易出现宫颈炎、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关节炎、子宫内膜移位、月经性哮喘等众多病症。久而久之就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经常月经不调的女性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习惯、作息和饮食好好调养身体。
2、导致不孕。据相关研究统计的结果表明,女性长期出现月经不调有可能会直接导致不孕不育的现象。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的不孕不育频率之所以会不断上升,其中,月经不调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3、引发头痛。或者很多女性都会经常出现头痛现象,而每次都是吃了止痛药就解决掉了,从而没有引起意识上的足够注意。
而事实上,有很多头痛都有可能是因为月经不调而引起的。据数据统计发现,女性出现头痛的几率比男性要大。根据流行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女性头痛的起因中,有20%左右是由于月经不调而引起的。
4、影响美容。月经不调有时是因为身体激素的分泌出现问题而引起的。长期的月经不调,会导致女性脸上苍白、黑色素容易沉淀、面部容易长暗疮等症状,长期下去,不但会对女性的美容构成威胁,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2调理月经不调的辩证施治方法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代表方剂归脾汤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加生姜、大枣。
2.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代表方剂温经汤加味。当归、芍药、川芎、桂枝、人参、丹皮、莪术、艾叶、牛膝、甘草等。
3.血热型:经期提前,经血鲜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秘,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代表方剂知柏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黄、山茱萸、 山药、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黄柏、 知母等。
4.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代表方剂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佛手、合欢皮、茯苓、元胡、川芎、牛膝。
5.脾肾亏虚型: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代表方剂温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等。
以上介绍了中医护理月经不调的一些中药方剂,除了用中药调理之外,女性朋友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的护理,保持卫生,戒烟限酒,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3如何改善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平时注意事项 1.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 液循环,并可减少服药时间 2.月经期间应避免水上活动 3.保持情绪平和,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 。4.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营养原则
1、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
2、注意补铁。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进生血机能,用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4、保证高蛋白食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小麦、小米、玉米、紫糯米等及豆制品。
2、肉蛋奶的选择
猪肉、猪皮、牛肉、羊肉、动物内脏、兔肉、鸡肉、鱼类、蛋类、奶及奶制品等。
3、蔬菜的选择
油菜、小白菜、卷心菜、菠菜、苋菜、芹菜、藕、芥菜、青蒜、菜花、柿子椒、西红柿、胡萝卜、香菇、鲜蘑等。
4、水果的选择
水果是维生素、糖分、水分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除月经期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外,平时则应多食。如:苹果、梨、香蕉、橘子、山楂、西瓜、荸荠、甘蔗、桃、李、杏、石榴、柿子、杨梅等。
4月经不调吃什么好
1、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4、茴香酒: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5、山楂红花酒: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5适宜月经不调患者吃的食疗方
1、乌贼汤
配方:乌贼鱼500克,葱、生姜、精盐、味精、胡椒面、香油等。
制作:将乌贼鱼洗净,放入沙锅内,撒上葱姜丝,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后用文火炖15分钟,加入精盐、味精、胡椒面、香油即可。
功效:滋阴和血,清热,活血。
主治:妇人血虚、经闭、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等症。
2、龙眼蛋汤
配方:龙眼肉30克,红糖20克、红皮鸡蛋2枚。
制作:将龙眼煮20分钟,再加入红糖,打破鸡蛋搅入汤中,略煮1~2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健胃,养血安神。
主治:妇女产后调养,月经不调,心脾血虚所至的神经衰弱等。亦可用学生临考前的调补。
3、韭菜炒羊肝
配方:韭菜200克,羊肝250克,猪油、精盐等。
制作:将韭菜切段,羊肝切片,先将羊肝武火略炒片刻,再入韭菜翻炒,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补肾、固精、止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及带下症。对男性阳萎、遗精、夜盲、盗汗、食欲不振等症也用疗效。
4、益母草汁粥
配方: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40克,鲜藕汁40克,生姜汁2克,蜂蜜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用法: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功效:滋阴,养血,调经,消淤,解渴,除烦。
5、艾叶粥
配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
用法: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
宜忌:凡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