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狼疮肾炎这种疾病,大部分人都还是比较不了解的,但是对于患了这种狼疮肾炎的人来说,对此病那是相当的了解。狼疮肾炎这种病是会遗传的,而且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药物、感染以及生活环境等等。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者是血尿等等症状。狼疮肾炎怎样分级?
目录
1为什么女性更易患狼疮性肾炎
为什么女性更易患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是狼疮类中最常见的疾病,许多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友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红斑狼疮病是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何谓自体免疫性疾病?在某些情况下,(如环境污染、压力、外伤、感染媒介、基因因素等)人体内T、B淋巴细胞发生异常,或者人体自身的某种成份发生异常,导致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疾病。这种病在女性中多见,可能与女性雌激素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病情和肾活检病理类型,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后虽能缓解,但易复发,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降低复发风险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女性如何预防患上狼疮性肾炎
1、培养乐观的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规律、适当休息。
2、避免阳光暴晒和紫外线照射,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狼疮活动的药物,如避孕药等,及时防治感染。
3、在疾病活动期要严格避孕,稳定期达两年以上者一般能安全地妊娠。
2如何正确判断红斑狼疮肾病
1、尿常规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红斑狼疮肾病患者一定要积极的运用,尿常规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镜下血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此外,肾活检可了解病理类型、病变活动性和决定治疗方案。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活检有助于确诊。
2、采用影像学检查是患者全面了解自己发病情况的必要措施,在通常情况下,影象学检查是利用B超示双肾增大提示急性病变;部分病人合并肝、脾肿大或心包炎。此外,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中度贫血症状,这应该引起患者的注意,偶呈溶血性贫血、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多数少于100×109/L,血沉较快。
3、临床上有的患者发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因素造成的,所以要准确的判断病情,患者可以进行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根据血清多种自身抗体阳性,γ-球蛋白显著增高,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低补体血症,尤其在活动期。血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
如何正确判断红斑狼疮肾病!大家都应该知道,红斑狼疮肾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病症,所以其病情一旦拖延就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因此,在发病之后,红斑狼疮肾病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以上这些检查以科学的诊断自己的病情。
3狼疮肾炎怎样分级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应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轻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靶器官功能正常或稳定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疟药,可短期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重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重要靶器官出现明显损伤者,肾小球肾炎持续不缓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急性危及生命的重型狼疮患者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0.5~1.0g/d)。当上述方法效果欠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伴有急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容量、心力衰竭时应紧急透析,使其渡过危险期。
终末期的治疗
终末期狼疮性肾炎按慢性肾衰处理。
相信通过上述的描述大家对狼疮肾炎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这种疾病呢?最好就是少去一些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平时出门要防晒,不要让阳光对肌肤进行暴晒。不论是换了什么病,要谨慎吃药,不能大量吃药,否则就很容易受到药物毒性的伤害。
4狼疮性肾炎到底严不严重呢
狼疮性肾炎严重吗?专家说,红斑狼疮性肾炎很严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如下护理措施:
(1)不论急性、慢性狼疮肾炎活动期,还是狼疮肾肾功能不全及衰竭期,都应卧床休息。当疾病活动控制和缓解后,慢性狼疮肾炎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2)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蛋白入量,补充体内蛋白应给予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忌食豆类及其它植物性蛋白。使用激素血糖升高者,给予低糖饮食。
(3)严重水肿及少尿者,注意营养补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或口服中药。
(4)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严密观察尿量,水肿严重者每周称两次体重,腹水者每三天量一次腹围。
(5)伴高血压者,定时监测血压。
(6)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一切处置严格无菌操作。
5狼疮性肾炎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狼疮性肾炎病人可有家庭史,近亲患病率较高。HLA﹣DR2检出率明显较正常人为高,HLA﹣DQW1、HLA﹣DQW2、HLA﹣B8、也较多见。此外,C2、C4、Clr、及Cls缺乏易患狼疮性肾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深化了狼疮性肾炎免疫遗传。
肾炎学的研究,提示MHC基因等以外的一些“自身免疫基因”可能在狼疮性肾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性激素
鉴于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妊娠可使半数病人恶化。狼疮性肾炎实验动物给以雌激素使病情加重,如给以雄激素可减轻病情。现已发现本病患者无论男女,其雌酮羟基化产物均升高,而睾丸酮则降低。
3.心理因素
一些研究揭示心理应激不仅可以促发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而且也可能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原因。然而应激对个体的反应强度受个体素质、人格特征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度的影响。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肾炎是两侧肾脏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肾因肾小体受到损害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现象,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肾炎种类很多,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隐匿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性肾炎)、 红斑狼疮肾炎(狼疮性肾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