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肝脏内过多的脂肪堆积才形成了脂肪肝,脂肪肝对我们健康的危害很大,现在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脂肪肝主要的原因,如果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去检查,平时注意饮食调理。年轻的时候不珍惜自己的身体,等年纪大了就要后悔了。所以对付脂肪肝需要科学的方法,不能盲目治疗。下面就来看看吧。
目录
1讲解中医眼中的脂肪肝
1、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饮食主要是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并由脾的转输散精作用而布散营养周身,另外肝主疏泄、肾藏精主水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代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谷精微(包括脂质)的运化输布失常,痰饮、水湿内生,瘀血停留,形成脂肪肝。
2、少劳多逸
脂肪肝病人也可因少劳多逸,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痰饮、水湿内停而致病。
3、饮食不节
临床发现脂肪肝病人多有饮食不节,主要是嗜食肥甘厚味和恣饮醇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已很常见。若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则会有“膏粱之疾”、“膏粱之变”,脂肪肝便首当其冲。
4、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与情志过激均可影响肝脏功能,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终成痰浊瘀血,流注于肝而成脂肪肝。
5、基础疾患影响
其他脏腑疾病日久,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等,易引起体内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则为痰为瘀,形成高脂血症,痹阻于肝,则为脂肪肝。
2中医配方轻松治好脂肪肝
1、清痰利湿法
多用于酒精性及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嗜酒无度或嗜食肥甘厚味致湿热内蕴、聚湿生痰,而见痰湿瘀滞之证。临床常见泛恶厌食或呕吐痰涎,口苦且干,脘胁胀痛,乏力肢倦,有时伴有黄疸等,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方用茵陈蒿汤、二陈汤配合虎杖、蒲公英、泽泻、莱菔子等。
2、疏肝理气法
多用于肝炎后脂肪肝。肝病日久,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气机滞阻不畅,致各种代谢发生紊乱,而积聚形成。临床常见胸闷不舒,脘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腻,脉弦。
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配合郁金、青皮、姜黄、决明子等。
3、化瘀通络法
可用于各种证型的脂肪肝患者。《证治准绳》云:“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瘀滞不行,故百病皆由瘀血者多。”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邪主要为“瘀浊”。所以,治疗可通过化瘀通络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脂质疏泄转运,除瘀浊以利气血畅行。
方用复元活血汤化裁配合三七、姜黄、生山楂、生蒲黄等。
3脂肪肝怎么检测呢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 B,Apo E,Apo 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4脂肪肝的病因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脂肪肝的饮食禁忌
1、调整饮食结构,主食宜以糖类(碳水化合物)为主,尽量减少精米,精面,多搭配一些杂粮。
2、总能量应该控制在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左右,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脂肪肝,都应该把每天摄入的总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3、坚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同时应该尽量避免过量的摄食,吃零食,夜食以及过分追求高品味高热量的调味浓的食物。
4、戒酒,因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轻度脂肪肝,应坚决戒酒。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