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是避免不了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痛风是我们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并且不能得到彻底的治疗,一旦发作总是会让我们有剧烈的疼痛感,让我们无法正常的工作,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特别的烦躁,而且也特别的容易形成心里负担,下面一起了解下为什么会得痛风病呢。
目录
1痛风病属于什么科的疾病
无症状阶段的早期痛风
这阶段属于痛风的潜伏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潜伏期的时间不定,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之久,在此期间要去医院检查才能发现病情。
痛风的预兆表现
由于尿酸长期的偏高,过多的尿酸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从而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主要能够引起患病全身无力头晕头痛,呕吐,食物不振,寒战,怕冷等反应。
常见引起全身性的症状表现
痛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关节的疼痛和红肿,早期痛风常常表现在脚踝,脚趾,等手指关节,大拇指,膝盖,足弓,肘关节,手腕,耳轮等上,刚开始是单关节的疼痛,随着病情恶化,疼痛还会蔓延到全身,还会皮肤会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
专家认为,早期痛风还没有达到痛风最为严重的病发时期,再次期间是治疗的最佳时间,所以患者要及时发现病情,选择专业的医院及时治疗痛风,避免病情恶化带来的危害。治疗痛风选择好的治疗方法是关键,面对如此多的治疗方法,患者不能盲目的去治疗,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由以上可知,痛风是属于内科系统方面的疾病。痛风主要就是尿酸浓度太高而造成的。痛风的治疗也是比较复杂的。传统的方法治疗痛风是难以治愈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高科技的方法诞生。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治疗痛风也不那么困难了。
2痛风病起因是什么呢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上面就是对为什么会得痛风病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一般这样的现象都是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比如平时不注意身体的保暖等,另外患有痛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且饮食上上一定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
3痛风患者应对食物进行分类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血尿酸增高所致的急、慢性关节炎症。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在平时的饮食中选择食物要考虑到嘌呤的含量,注意饮食禁忌。
痛风患者的禁忌食物
奶肉蛋鱼类:动物内脏(肝、肾、脑等)、肉汁、肉脯、鱼干、海鱼(尤为沙丁鱼)、干贝、淡菜、蚝。
果蔬豆谷类:黄豆、发芽豆、黄豆芽、紫菜、辣椒。
其它:酵母、鸡精、浓茶、咖啡、酒(尤为啤酒)。
痛风患者的慎用食物
奶肉蛋鱼类:肉类、家禽、河鱼、虾、螃蟹、乌贼、鱼翅、贝类(除禁忌类)。
果蔬豆谷类:豆制品(豆腐、豆浆等)、扁豆、刀豆、豇豆、绿豆、红豆、四季豆、豌豆等豆类,菠菜、花菜、茼蒿菜、青江菜、蘑菇类、金针菜类、木耳类、海带。
其它:枸杞子、杏仁、莲子、腰果、花生
痛风患者的可任选的食物
奶肉蛋鱼类:各种奶类及奶制品,各种蛋类,海参,海蜇皮,肉皮。
果蔬豆谷类:各种水果,米、麦、米粉、面食、面包、麦片、玉米、土豆、红薯等。
其它:油、糖、蜂蜜、瓜子、汽水、琼脂制的点心。
4痛风病人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病魔的第一步,它使我们在与病魔的抗争中意志更加坚强、信念更加坚定。痛风病患者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痛风病的困扰。
二、注意急性期疼痛部位的护理,病人疼痛剧烈,应让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制动,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还应消除应激状态:紧张、过度疲劳、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时易诱发痛风。应告知病人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生活要有规律,以消除各种心理压力。
三、注意日常饮食,痛风急性发作大多与不注意饮食有关系,如过度贪吃海鲜、龙虾、喝啤酒等。痛风患者要选择吃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增加碱性食品的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甚至使尿液呈碱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既能促进尿酸的排出,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痛风的恢复。
以上内容就是日常护理痛风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由于痛风的危害严重,患者一定要注意了解疾病,做好护理,因为日常护理对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治疗痛风,一定要及时。患者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制定合适着急病情的治疗方法。
5防治痛风走出十大误区
误区一:尿酸高就一定得痛风
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血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得了痛风。其实并非如此,只有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偏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的滑膜上,引起关节滑膜发炎时才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一般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约有10%会发生痛风。此外也有个别痛风患者验尿酸的结果并不高。高尿酸血症只要注意饮食或找出原因予以矫正,尿酸值可能会恢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误区二:限制高嘌呤就防痛风
有数据表明,50%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所以,单纯控制饮食是不够的,减轻体重、治疗并发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尤为重要。另外,很多患者注意了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但忽视了对甜食摄入量的控制,使体重失控,痛风发作在所难免。
误区三:只有中年男性得痛风
确实,现在95%的痛风患者是男性,且高发年龄段为30岁以上。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中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不注意饮食,也患上了痛风。我们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多例20多岁的男性痛风患者。女性由于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患上痛风的几率比男性要低很多。但更年期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对于痛风也不能麻痹大意。
误区四:迅速把尿酸降至正常
治疗痛风时,患者常会急切想要把升高的血尿酸迅速降至正常范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有时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下来,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这种情况也叫做转移性关节炎。因此在治疗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误区五:发作期使用抗生素
有些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看到患处红肿热痛明显,误认为是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治疗痛风;实际上,抗生素对尿酸的代谢是不起作用的。症状的缓解很可能是由于痛风的初期症状自动痊愈造成的。一般来讲,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是用一些非抗生素类的抗炎镇痛的药物,缓解病人的剧烈疼痛以及消除由尿酸结晶引起的关节非感染性炎症;再服用一些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帮助体内的尿酸代谢恢复平衡。
误区六:饥饿也能抗痛风
大多数患者认为,既然痛风通常是由于摄入含高嘌呤的食物所诱发的,那么,少吃东西,通过饥饿疗法就能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其实人在饥饿状态下,有机酸(如β-羟丁酸、自由脂肪酸、乳酸等)的产生增多,这些有机酸对肾小管分泌尿酸起竞争抑制作用而使尿酸排泄减少,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所以饥饿不仅不能降低尿酸,反而使尿酸水平升高。
误区七:排酸肉不升高尿酸
尿酸的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来源,前者通过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尿酸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后者是从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由于排酸肉只是肉中的乳酸含量减少,并未影响肉中的蛋白质及核酸,所以食用排酸肉同样可以引起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
误区八:痛风发作尿酸一定高
约30%的痛风病人血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痛风发作时即使尿酸在正常范围,也要按痛风发作处理。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同样,血中尿酸过高的人,有关节疼痛也不一定就是痛风。
误区九:没症状时不用治疗
患痛风的人较血尿酸正常者易产生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有材料显示,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者约为58.8%、合并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为22.1%、合并高脂血症者为75.5%、合并冠心病者为15.6%、脑梗逝世者为2.1%。所以痛风需要长时间规范用药,否则很容易发展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误区十:痛风患者不能吃肉
很多痛风患者都以为,只要掌握饮食,不吃肉,多吃青菜,痛风就不发作。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只会给身体留下更大的隐患,更会加重痛风的病情。
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主要组成物质,如心脏、胃肠等消化道平滑肌,参与代谢的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每天都要补充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弥补损耗流失的蛋白质。其中,动物蛋白的质量要远高于植物蛋白,更利于人体吸收。
动物蛋白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植物蛋白却无法满足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植物蛋白最高的当属豆类,而一些痛风患者为了不发病,甚至连豆类都不食用。
长期不摄入蛋白质会造成记忆力减退、性格暴躁、免疫力下降,各组织器官加速老化、各脏器功效降低等。
温馨提示: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多见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