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分为原发性膀胱结石和继发性膀胱结石。前者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多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多发于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膀胱结石现已呈下降趋势。
目录
1膀胱结石病原因有哪些
据调查,大部分膀胱结石患者在发病之前对“引起膀胱结石的病因”了解的非常少。所以,在被确诊为膀胱结石的时候,患者都会表露出一种惊慌失措的表情。那么,具体的呢?膀胱结石的病因具体如下:(一)膀胱异物膀胱异物如导管、缝线、子弹头、蜡块、发卡、电线等均可作为核心使尿盐沉积于其周围形成膀胱结石。(二)营养小儿膀胱结石与婴幼儿喂养方式有关,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即以黏稠的糯米糊喂养婴儿,这种喂养法可使尿量减少浓缩,尿中草酸及尿酸含量增高,而枸橼酸及磷酸盐含量却减少,而且这种喂养法还可造成长期缺少婴儿生长所需蛋白质而出现营养不良性酸中毒,尿呈强酸性易于尿酸盐沉淀形成结石。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只要改善孕妇、产妇的营养,使新生儿有足够的母乳(应特别强调母乳喂养)或用牛乳喂养,小儿膀胱结石是可以防止的。(三)感染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或膀胱异物的感染,尤其是尿素分解细菌的感染,可使尿pH值升高,促使尿磷酸钙、铵和镁盐的沉淀而形成膀胱结石。文献报道的膀胱结石均与感染有关。其蛋白成分以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缬氨酸含量较多。(四)下尿路梗阻不少小的肾和输尿管结石以及在过饱和状态下形成的尿盐沉淀排入膀胱后,在膀胱排尿无梗阻的情况下,均可随尿排出。但当有下尿路梗阻时,如尿道狭窄、先天畸形、前列腺增生、膀胱颈部梗阻、膀胱膨出、憩室、肿瘤等,均可使小结石和尿盐结晶沉积于膀胱而形成结石。这也是现今膀胱结石在男性小儿及老年人常见的原因。
2膀胱结石的检查
1.膀胱区摄X线平片多能显示结石阴影。
2.B超检查可探及膀胱内结石声影;膀胱镜检查可以确定有无结石,结石大小、形状、数目,而且还能发现X线透光的阴性结石以及其他病变,如膀胱炎、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
3膀胱结石的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常可作出初步诊断。应注意病因学诊断。较大的膀胱结石可通过直肠指检,以及能显示结石声影的B超,可同时发现前列腺增生症等,为无创伤性检查。X线腹平片能显示绝大多数结石。经尿道插入金属探子有触及结石的感觉,但只能在成人应用,在小儿因不能合作有损伤尿道的危险。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结石最可靠的方法。不论结石是否透X线均可查知,且可查清结石的具体特征,并可发现有无其他病变,如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炎症改变及癌变等。
4膀胱结石的特点
典型的膀胱结石症状是病人在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和阴茎头部剧痛。这是由于结石突然嵌顿在尿道内口引起膀胱括约肌的痉挛所致。这时,病人不能排尿,异常痛苦,尤其是儿童,用手拽拉阴茎,双脚直跳,哭叫不止,大汗淋漓,有时可伴有直肠脱出。
当病人变换体位而使结石移动时,又可排尿而剧痛得以缓解。病人为避免排尿时发生剧烈疼痛,常呈特殊排尿体位,即站立排尿时双膝前屈,躯干部后仰约30度,排尿时小心翼翼,如有尿线变细或中断,再适当变动体位使结石移动后再行排尿。
如果有膀胱结石的问题迟不做处理,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膀胱及肾脏的功能。在治疗上,医师均会探寻发病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治疗,而不是只治标的处理掉结石的问题;除非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否则只要多喝开水(每日3公升、尿量维持在2到2.5升)、搭配适当的运动,即可减少结晶的沉淀,避免复发。
5膀胱结石的危害
1、引发膀胱粘膜:膀胱结石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感,结石还会刺激膀胱粘膜引发炎症,膀胱粘膜会充血,尤其是发生感染时,充血症状更加严重,且可出现大疱状水肿、出血和溃疡。
2、影响肾功能:膀胱结石容易造成膀胱增厚和肌层纤维组织增生,长期梗阻后可因反压力作用,使上尿路发生梗阻性病变,导致肾功能受损。
3、诱发癌变:膀胱长期受到感染可导致膀胱周围炎,使膀胱与盆腔组织发生黏连,甚至发生穿孔。结石长期慢性刺激,可使膀胱壁发生癌变。
4、出现肾积水:假如结石长期梗阻就可能使输尿管和肾脏出现积水。
5、形成尿瘘:但是也有少数病人溃疡严重,会穿破膀胱壁进人阴道、直肠或前腹壁,形成尿瘘。
6、下尿路梗阻:会有诱发膀胱壁出现小梁和憩室。
温馨提示:
消除下尿路梗塞和感染。
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它可以分为原发性膀胱结石和继发性膀胱结石。前者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多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多发于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膀胱结石现已呈下降趋势;后者则是指来源于上尿路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感染、膀胱异物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而形成的膀胱结石。在经济发达地区,膀胱结石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且多患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狭窄;而在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