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轻度是很多人出现的一种难言之隐的一种疾病,给我们的生理方面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疾病因为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就非常抵触,自然也就不愿意接受治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生病就需要治疗,可能大家对于子宫脱垂轻度的治疗方法还并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子宫脱垂轻度的治疗方法吧。
目录
1轻度子宫脱垂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子官脱垂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重度脱垂者则症状明显,常见以下症状:
(1)肿物自阴道脱出:最初在增加腹压时子宫脱出扩休息后能自动回纳。当病情加重、脱垂时间久了,肿物越来越大,则必需用手还纳。病情继续发展,脱出的组织充血、水肿,则无法还纳,以致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行动而卧床言。
(2)腰酸及下坠感,病人常感腰部酸痛及有下坠感,肛门、阴道可下坠。卧床休息后好转。
(3)排尿障碍:并发阴道前壁膨出;可发生排尿困难、尿储 留、有时需将子宫还纳才能排出小使。也有人表现为应力性尿失禁,即在咳嗽、喷嚏、走路急时可溢尿。由于长期的尿液刺激,外阴部可以发炎及疼痛。
(4)子宫的改变:子宫长期脱垂在外面,局部增厚、角化,可因摩擦溃烂,使分泌物增加,分泌物有时带血。
(5)排便困难如并发直肠膨出者,则可出现排便困难,有时需将肿物推回方能排出大便。
轻度子宫脱垂可用中药“妇良方脱垂贴”康复。避免禁食辛辣,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解大便时用力过大,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若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上述症状就要引起注意啦,可能子宫脱垂已经在向你招手了,这时女性朋友该做的就是及早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妇科检查,确诊是否真的患有子宫脱垂,不是固然好,换个安心,若确诊为子宫脱垂则要马上治疗了,以免病情加重给身体带来更大伤害。
2?轻度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及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子宫下垂主要治疗还是手术疗法。就是以阴道式子宫切除术尔后,再将基韧带等激励绘制好好稳固,同时修补盆骨底肌群和阴道壁,包括缝补前阴道壁粘膜预防膀胱脱出,缝补后阴道壁粘膜层预防直肠的脱出等。但此法不适合年轻未育患者及老年患者。
2、中医疗法:采用中药外用法,中药“提宫妇善坊贴”为中医治疗子宫脱垂疾病疗效最为显著的办法,其遵循传统中医内病外治之理念,以中药外敷之法治疗子宫脱垂,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进而实现升阳益气、补肾固脱之治疗功效,达到彻底治愈子宫脱垂疾病的目的。
3、一般支持疗法:增强体质,加强营养,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和重体力劳动,积极治疗慢性病,如慢性咳嗽、腹泻等。
4.子宫托的使用:按子宫托的不同类型,均可分大、中、小三种,经配放子宫托后,脱垂的子宫与阴道壁能回纳于阴道内,患者立感舒适而子宫不脱出者为配放合适,并需教会患者放取与叮嘱患者每晚取出洗净,晨间再行放置、一般放置时患者平卧,两腿屈曲分开,将托的后缘偏斜,沿阴道后壁推入至阴道顶部,再将子宫托的前缘推至耻骨联合的后面,然后让患者迸气,使子宫下降,检查托的位置是否正确,取托时应轻轻侧斜方向取出。
3怎么防治子宫脱垂方法
子宫脱垂重在预防,而且可以预防发生。
第一、做好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孕,不要多生、频产,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尤其在农村更要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第二、加强孕期保健,定期做产前检查,增加营养,及时纠正胎位异常,预防发生滞产、难产。孕期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怀孕晚期,应适当休息,不要参加过重体力劳动。
第三、使用新法接生,及时处理滞产,难产,减少盆底损伤;
第四、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避免重体力劳动。产后休息42天,有产科合并症者应适当延长。休息时注意卧位姿势,以侧卧为宜。半月后可行胸膝卧位锻炼,每日1-2次,每次5-10分钟或更长。产后做产后体操,做腹肌和提肛肌收缩锻炼。早下床活动,但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也应避免久站、久坐、久蹲。有便秘、腹泻、咳嗽等应及时治疗。产后42天应做妇科检查。
第五、妇女的经期、孕期、哺乳期、产褥期、更年期要做好保健工作。 发生子宫脱垂要积极进行治疗。可根据情况使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可用子宫托,把脱垂的组织托住,而减轻症状。子宫托种类很多,选择应注意大小。一般子宫托有大、中、小三号,必须事先配戴。放置后在腹压增加时不脱落,且又无撑胀不适感为合适。
使用子宫托时要注意先进行体检无禁忌症才可使用。一般晨起放入,晚睡前取出,洗净后晾干再用。老年人不能每天取出,至少2-3天取出1次。初放者每隔1、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无不适可1年复查一次,放久后,盆底肌肉,有所恢复,子宫托宜换小1号的使用。放托前要先解大小便。放托感干涩可沾清水或润滑油。放托后白带增多,可每晚用高猛酸钾溶液坐浴。月经期及怀孕3个月后使用子宫托。子宫托还需定期消毒,用肥皂水清洗或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均可。
会阴重度裂伤、生殖道炎症、垂度子宫脱垂无法还纳于阴道者、宫颈过度延长或怀疑癌变者、尿瘘或粪瘘后、产褥期、盆腔肿瘤或合并腹水者均不宜使用子宫托。
体育疗法也可治疗轻度子宫脱垂。如肛提肌锻炼,用力收缩肛门,每次连续进行10分钟左右,每日数次,第一次锻炼应在起床前进行。有压力性尿失禁每次排尿时应有意识地停顿排尿动作数次,并形成习惯。 非手术治疗时还应配合药物或体育锻炼可提高疗效。 子宫托等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疗法。
45个时期预防子宫脱垂
青春期
青春期在这一时期珍惜健康,一方面不要为追求身材苗条而任意节食以“减肥”,而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提高盆底肌肉和盆底支持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另一方面要避免早婚早育,以免因发育不够成熟而易在分娩时造成盆腔组织损伤。
妊娠期
妊娠期怀孕后要注意做好产前检查,若发现胎位异常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引起难产而损伤盆底组织。
产褥期
产褥期在孩子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即产褥期间,产妇应充分休息,增强营养。当然,产褥期强调充分休息并不等于总是躺在床上不动,而是指以休息为主,适度活动,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展产褥期适宜运动。整个产褥期间都要避免任何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我国“坐月子”的传统习惯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更年期和老年期
更年期和老年期的妇女要特别注意提肛提肌的锻炼,简单的锻炼方法是每日下蹲、起立20余次,在下蹲的同时缩肛,可起到防止盆底肌肉和支持组织松弛的作用。
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防治,特别是对那些可增加腹内压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等,应做到早期、有效控制。同时要在更年期和老年期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多运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
5女性子宫脱垂后会怎样
子宫后位的女性常会因子宫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处置的办法是,子宫后位的女性可于月经来潮时,取俯卧位,使宫腔处于宫颈管上方,经血就可由高处的宫腔顺利流向低处的宫颈管,排出体外,也就避免了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的痛经。
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处置的办法是,采取膝胸卧位(姿势:面向床趴下,双腿弯曲直立呈90度,双臂贴伏床面,胸口紧贴床,头偏向一侧。这个卧位一定要注意姿势,腿呈90度,胸口紧贴床面,腹部悬空。)每日2~3次,每次坚持15~20分钟。长期坚持,有可能使子宫体逐渐向前,卵巢输卵管位置也有可能接近或恢复正常,盆腔静脉扭曲得到纠正,血流恢复通畅,从而使月经量趋于正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前所述,子宫后位者,经期常需加强子宫收缩,才能迫使经血经宫颈管排出体外。宫缩加强,必然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在高压作用下,部分月经血有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处置的办法同痛经的处置方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