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许多的中老年朋友因为碰撞或跌倒等等一些原有,容易导致股骨劲骨折,老年人发生了左股骨骨折以后,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医治固然重要,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也很多,那么,老年左股骨折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1股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一般有受伤史,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 ,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合并多处伤或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 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
特别重要的是检查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以免遗漏,同时存在的其他损伤,如髋关节脱位,膝关节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2老年左股骨骨折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锻炼 如果患者在治疗后迫不及待,过早负重行走,可能导致骨折部位再次移位,影响愈合。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不负重的功能练习,循序渐进。
均衡饮食,控制体重 股骨颈骨折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长期缺乏锻炼、营养不良以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为使病情尽快康复,应均衡营养,常喝牛奶、豆浆,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避免饮酒以及含酒精的饮料,同时,还要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体重增加,减轻骨骼负重。
定期检查愈合情况 建议每3个月拍一次X线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做磁共振或ECT检查,以较早判断愈合,可使用腋下双拐辅助步行,分担身体重量。
长期观察病情 股骨颈骨折后,短期内难以确认股骨头是否坏死,至少需观察1年。如果1年后没有任何不良症状,说明恢复情况良好。在此期间,患者始终不宜过度负重锻炼。为安全起见,最好观察3年以上。
3股骨骨折是怎么回事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 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 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儿童,。
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可能为不全或青枝骨折;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可达500-1000ml。可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股骨干上1/3骨折时,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而产生屈曲、外展及外旋移位;远骨折段则向后上、内移位。
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性,视暴力方向而异,若骨折端尚有接触而无重叠时,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向外成角。 股骨干下1/3骨折时,由于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多向后倾斜,有压迫或损伤腘动、静脉的危险,而骨折近端内收向前移位。
股骨上1/3骨折后,近折段受骼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屈曲、外旋和外展,而远近段则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向内移位,导致向外成角和缩短畸形。股骨中1/3骨折后,其畸形主要是按暴力的撞击方向而成角,远折段又因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外成角。股骨下1/3骨折段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向后倾倒,远侧骨折端可压迫或刺激腘动脉、腘静脉和坐骨神经。
4老年人骨折该吃什么好得快
01维生素C,可以帮助老年人骨骼的恢复。
02一直晒不到太阳的话,就容易导致老年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骨折后不仅仅要多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同时还要尽量的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像鱼、肝脏、蛋黄等。
03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帮助老年人恢复元气。这类饮食只适合骨折两周后的老年人食用,在骨折的初期饮食最好还是以清淡为主。
04对于骨折五周以上对老年人来说,需要更多的营养,因此在平时不妨喝一些老母鸡汤、猪骨汤等,汤类的饮品不仅仅营养而且还有利于消化以及吸收。
05应该多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它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人的骨骼恢复。很多食物都适合摄取,比如像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锌
5骨折愈合时间
骨折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
骨折病人常常变现为身体某一部位骨折,有少部分的人多表现为多发性骨折。
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愈合时间:
由于不同部位伤情不同,愈合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差异。
骨折主要是指由于外界的力量或者其他的病理原因而造成的骨质断裂等现象,分为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性断裂。
骨折主要是指由于外界的力量或者其他的病理原因而造成的骨质断裂等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
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恢复期为6个月,我们现在重点讨论一下常见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的时间是指人体受到损伤后,诊断和治疗都达到医学所承认的治愈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时间与恢复时间的定义是不一样,愈合时间一般是指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期还包含了临床症状消失后的休养护理时间以至于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的时间。
具体骨折愈合时间如下所示:
肢体骨折:
锁骨骨折70日,肩胛骨骨折60日,肱骨干骨折90日,尺骨干或桡骨干单骨折90日,尺桡骨双骨折120日,桡骨远端骨折90日,指、掌骨骨折70日,腕骨骨折130日,股骨颈骨折,270日~365日;股骨干骨折120日,髌骨骨折120日,胫腓骨骨折120日,踝部骨折120日。
胸部骨折:一处肋骨骨折30日~40日,多根、多处肋骨骨折90日,胸骨骨折90日。
脊柱骨盆部骨折:脊柱骨折120日,骨盆稳定型骨折90日~120日,骨盆不稳定型骨折120日~180日。
颜面部骨折:鼻骨线状骨折30日,鼻骨粉碎性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60日,上、下颌骨骨60~120日。
骨折愈合时间的具体时间或许比上述时间稍长或稍短,是有由伤者的具体伤情治疗方法等来决定的,上述时间是按照一般情况的平均愈合时间来确定的。
骨折患者要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物质,加速骨头的愈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