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所有运动中最简单便捷的一种运动,很多时候我们在清晨或者是傍晚的路上就会看见很多正在跑步的人。跑步的好处有很多,可以健身减肥、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可是跑步还存在一些人们不容易注意的问题,比如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情况很普遍,很多选择跑步运动的朋友们也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如何护理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就很重要了。
目录
1正确的跑步方式有哪些
1、头肩稳定
跑步过程中,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切忌摇头晃脑。两眼应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
2、身体挺直
在跑步的时候时候我们的上身都要保持自然直立,而且不能出现弯腰或者你去故意的挺直。而且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这一姿势有助于保持呼吸顺畅、身体平衡和步幅协调。
3、前后摆臂
跑步时候,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应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靠近身体两侧。
4、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握拳过紧会造成前臂肌肉紧绷,进而阻碍肩部正常动作。
我们在跑步的时候,手上最好不要拿东西,比如说有人喜欢在跑步的时候手里拿着别手机或者是饮料瓶,其实这样很容易导致身体摇摆,无法保持正确的直立姿势,增加损伤几率。
5、步伐短小
步伐一旦过大,跑步时就会有伸脚向前够的感觉,这样会产生破坏性的压力,极易造成运动伤。日常跑步过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脚点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
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导致跟腱受伤。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身体同时前倾,以减缓脚部与地面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小,脚踝及其关节受伤的危险就越小。
6、迈向正前方
跑步时,最好避免腿部侧向动作。侧面摆动腿部不仅多余,而且还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正确姿势应该是大腿迈向正前方。
7、小幅度扭胯
我们在跑步的时候,要保持胯部的扭动幅度不是过大,因为如果你的扭胯幅度是超过10度以上就会很容易导致髂胫带综合征(膝外侧痛)或大腿后群肌拉伤等问题。
8、每分钟180步
多项研究证实,日常跑步锻炼时,每分钟大约180步的速度最理想。否则身体与地面的冲击力就会增大,导致膝关节疼痛。
9、勤换运动鞋
运动鞋穿太久鞋垫弹性会减弱,失去缓冲作用,容易导致关节受损。建议每跑480~800公里就该换双新运动鞋。不过具体情况应视体重等因素而定。
体重越大,运动鞋寿命越短。可以用75000除以你的体重磅数(1千克≈2.2磅),得出的就是每双鞋最多跑的英里数(1英里≈1609米)。
2跑步引起关节痛的原因
1、突然运动锻炼导致
平时根本没有运动,突然进行强度比较大的跑步锻炼,关节部位没有一个适应过程,一时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就会产生疼痛感。
2、热身不够充分
在跑步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等都没有活动开,不能适应跑步状态,也容易导致关节韧带的拉伤,从而出现关节疼痛的现象。
3、运动强度过大
跑步时间过长或是强度过大,导致关节部位的活动量也相对增加,使得关节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出现劳损,关节摩损过度从而引起疼痛。
4、姿势不正确
跑步时的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身体关节受到冲击受伤而引发疼痛,像落地姿势不对,跨步幅度过大等都会增加对膝关节的冲击,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
3如何护理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
因为跑步时膝盖所受的冲击是体重的几倍,所以体重偏重、在跑步时跑鞋减震不好、在硬质路面跑步,或者长期没正常训练,突然间运动量过大,膝盖、小腿肌肉、脚弓肌肉等不协调不适应,这些都是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情况出现的原因。
了解了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的原因,护理的方法就简单了。首先,要停止跑步。运动损伤一般要2至4个月才能痊愈,这期间不能把膝关节跑疼,否则又要重头开始。先停止跑步几天,让膝关节恢复一下。
其次,冷敷。如果跑步后感觉膝盖疼,可以找冰块冷敷十几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为防冻伤,可把冰放在塑料口袋里,并加点水。
最后,就是要多活动。跑步后不要老坐着不动,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虽然难受,但还是要进行一些运动,可以选择慢慢的散步,不要让腿老是一个角度地弯曲不动。再次开始跑步后要选择慢跑,跑一段时间觉得膝关节没有出现不适在慢慢的增加运动量。
跑步虽然是一种很好地运动,健康又环保,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备两面性的。朋友们在跑步时一定要做好护理,避免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等问题。可以在跑步之前做好热身,选择良好适合自己的跑鞋。不要在硬质的路面上跑步,跑步的姿势要规范正确。我们要健康的跑步,不要留下任何的隐患。
4跑步怎么防止膝盖受伤
1、保持平衡
跑步动作强调的身体部位有先后顺序,手臂被放在最后,它们的动作应尽量减少。手臂扮演的角色是去倾听脚和身体,然后准备好应对动作,并做好必要的调整,让身体保持平衡。所以,要避免刻意的手臂动作:过度摆动、试图摆动得比脚还快、摆得太靠前或者超过肩头。要带着它们轻松地跑起来。
2、跑鞋合脚
现代的跑鞋很容易助长错误的跑法,尤其是太过强调保护脚跟的鞋款。那些鞋在脚后跟处加上又大又肥的缓冲垫,太厚太重了,使得跑者很难不以脚跟着地。而我们已经知道,脚跟着地会造成伤害。脚跟根本不应是人类用来跑步的部位。
3、肌肉训练
只重视心肺耐力、轻蔑肌肉强度的训练方式并没有办法让你跑得更快,反而会一直磨损一位跑者的跑步生命。这种方式延伸出的不幸公式是这样的:长距离的跑步加差劲的技术,再加上缺乏肌肉强度训练,最终结果等于一名受伤的跑者。
4、利用重力
练就完美跑步技术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利用重力。技巧纯熟且有头脑的跑者,应该能够把重力转化成向前跑的动力,就像帆船手利用风力一样。好的水手可以善用逆风让船前进。同理,好的跑者可以以最小的冲击、最少的力气,轻松地从重力中获取速度。
5跑步后膝盖疼怎么恢复
1、运动后只要休息几天就能缓解膝盖痛的不适感。
2、跑步后,不要马上停下来休息,要漫漫活动,比如慢跑。渐渐地停止运动,大约需要10-20分钟的时间,可以把运动产生的乳酸释放掉。
3、跑步完后一定要进行全身拉伸,采用静态牵拉,牵拉的重点放在几个大肌群:大腿(前、后、内、外)、小腿(前、后)、臀部(前、后)、躯干(上背、下背、胸、腹)、肩、颈,每个伸展动作最好维持20-30秒,最少做2个循环。静态伸展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
4、冰敷膝盖或冷水浴。由于训练后肌肉微细结构破坏,热水浴会加速受伤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肌肉微细机构的破坏加重,所以热水浴后的第二天一定会比冷水浴后第二天酸痛感更重,同时会增加人的疲劳感甚至会降低血糖。而冰敷或冷水浴收缩受损处肌肉的毛细血管,使训练时造成的肌肉微细结构破坏不会继续扩大,同时冷敷亦有阵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