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身边会有三高的人群越来越多了,这对身体的健康是特别不利的,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压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的,毕竟高血压还需要一直服用药物来进行控制和调整,高血脂特别容易导致出现心脏疾病,这对身体的伤害是十分大的,那么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控制,下面一起了解了解一下血脂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
目录
1高血压高发是在哪个季节
血压波动性增大带来的最主要的危险就是并发症发病增多,尤其是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等,会明显增多。每年冬季刮风降温时,各医院急诊室卒中患者人满为患,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
在这种气候寒冷的隆冬季节,如果患者又处于疲劳、紧张、激动的状态,就会使血压更高,增加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因此,在冬季来临时,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加强保健。
一要增加血压自测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血压自测,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
二要注意防寒保暖
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鞋袜要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在寒潮过境的大风雨雪天尽量不要出门,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须出门办事,应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口罩等。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和合适的温度、湿度,不管是采用暖气还是空调,均以室温18~26℃、湿度55%为宜。
三要注意健康饮食
多吃鱼类,少吃或不吃红肉。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而鱼类食物,特别是深海鱼类,则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的脂肪成分,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会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具有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作用。降低食物中的总脂肪,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仅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对血压也有明显的益处。
因此,我们提倡高血压患者冬季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鱼类,少食或不食红肉。像爱斯基摩人,虽也多经严酷的冬季洗礼,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少,其多食海鱼的饮食习惯就功不可没。
四要坚持适度运动
合理运动有利于血压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运动量,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散步是最简便易行的运动,各类高血压患者均可采用。有研究表明,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会随之改善。散步的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到两次,速度可依各人的身体状况而定,地点最好选择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
五要提防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还要谨防过度疲劳,因为疲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六要坚持药物治疗
冬季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坚持有效降压的同时也要预防因服药不当而诱发脑中风。具体地说,高血压患者用药须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二要用药达标,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三要关注和熟知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便及时咨询医生。“三不要”是指如果采用的降压药物控制住了血压,不要随意更换;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蛊惑性言词;不要因血压降下来了,就突然停药,以免出现血压反跳而发生高血压危象。
2血脂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
合理的饮食调养,控制进食量,防止肥胖症的进一步发展,对防治血脂过高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因此,此病的患者应食用清淡饮食和基本素食,还要限制糖类食物以及高胆固醇、高脂肪性食物。但是,瘦肉、鱼肉等因为含脂肪量少,而且蛋白质和维生素类的成分也很丰富,同时对血脂含量的影响也小,所以一般不必限制食用。
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要绝对戒烟戒酒。由于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因而使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酒中含酒精,它对心血管、胃肠道、肝脏和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都有影响,因此,对烟、酒这两样东西,必须成掉,以免使病情恶化。
严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胃肠功能紊乱,波及心脏,能诱发血管痉挛,对动脉硬化症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宜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少食多餐,饥饱适度。
适量饮茶。因为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儿茶酸,它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能力的功用。同时,茶叶里的茶素和咖啡碱能刺激神经,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脑血栓。饮茶还有减轻疲劳和利尿作用,对减轻动脉粥状硬化也有好处。但是茶喝得过多过浓对身体也有害处,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因此,患有血脂过高及动脉硬化的病人,喝茶应适量。
3跳广场舞的细节讲究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广场舞是老年人社交的一种方式也是健身的不错选择,但在选择跳广场舞也应注意身体是否适合,要把握住广场舞的一些要点,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跳广场舞的细节讲究如下:
由于舞蹈会给人带来愉快感,很容易掩盖身体不适,因此在选择时不能单凭感觉。已有数据表明,跳舞前不测血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会提高。因此,建议老人跳舞前,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
哪怕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即收缩压低于140,舒张压低于90),街舞、迪斯科或长达2小时以上的任何舞蹈,也是老年朋友踩不得的“雷区”。因为老人心肺功能减弱,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升高,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供氧不足,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会导致心率和血压骤升,发生不测。
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还要监控脉搏,最好在100—120次/分,切不可超过130次/分。
对于Ⅰ级高血压者(收缩压在149-159之间,舒张压在90-99之间),最好选择跳节拍在60—70步/分的狐步舞、慢三慢四等缓和的舞蹈。一旦血压“升级”到Ⅱ、Ⅲ级(收缩压高于160,舒张压高于100),就绝对要杜绝跳舞了。
除了据身体状况选择舞蹈外,以下三点尤其该注意:
动作幅度别太大。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因此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闻鸡起舞”要不得。很多老人习惯早起去公园跳舞。56岁的李大妈清晨和大家一起跳健身舞,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虽未丧命,但偏瘫了。因此冬天锻炼忌太早,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跳舞。
跳15分钟要休息。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准备活动,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跳15分钟应休息几分钟,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有些老人一跳就停不下来,超过2个小时就不好了”。
此外,老年人跳舞时最好穿运动鞋,硬底鞋容易滑倒。跳舞后不能随意脱衣,以防感冒并引发其他疾病。同时饭后应休息40分钟左右,再开始跳舞。
4高血压不吃药能活多久
1、高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异常升高。长期的高血压若不及时有效的降压,心脏就会因过度劳累而代偿性有肥厚扩大,进而出现功能衰竭,这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产生的原因之一。
2、血管内压力过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容易爆裂,发生在脑血管,使脑血管受伤,患有脑血管疾病。
3、肾脏是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种微细的管道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发生硬化、狭窄、功能损害,从而使肾毛细血管网排除身体毒素的功能受损,体内有毒物质贮留于血内,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4、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就会受到致命性损害,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可见,高血压不吃药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还会损伤其它的身体器官,所以为了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身体的健康着想,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如果有向心性肥胖等最好去做相应检查以排除。高血压经药物控制良好,不产生并发症的话,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活到老死,多少年我无法回答您,各人寿命不同,长期高血压会对肾脏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必须控制血压。
5高血压患者应该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