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工作时间太久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大不如从前,如果再加上长时间的不休息的话,会导致心力衰竭,当然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包括呼吸道感染,或者身上有疾病却不进行治疗等,这些都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以后在生活中应多加注意。
目录
1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护理
少量多餐、低盐饮食
专家提醒心衰患者注意,吃太饱会加重心脏、胃肠负担,因此要少量多餐。为防止身体出现浮肿,要限制盐的摄入,含钠多的酱油和味精都要少放。同样一道菜,能选清蒸就不要红烧,能清炖就别油炸,少吃泡菜和腌制、熏酱的东西,适量补充一些蛋类、瘦肉和鱼类,多食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坚持每日测体重
心衰病人护理要注意什么?专家建议患者在家里准备一台电子体重秤,每天早晨测量一次,如1—2天内体重快速增加,应考虑是否有水钠潴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利尿剂的用量。
保暖防着凉
专家表示,心衰病人在气候转冷时要注意保暖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诱因。天气转暖时,换单衣最好比常人略晚一些。
2引起心力衰竭的三大病因
1、呼吸道感染
如果患者在平时不太注意天气的变化,而没有适当的增减衣服,就很容易引起感冒,这样就会使呼吸道感染病菌,从而引发心力衰竭这种疾病。还有,如果要去人比较多的公共场合时,最好要戴上口罩,以防止病菌侵入身体,导致该病的发生。
2、脾气不好
脾气不好也是心力衰竭的病因只,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脾气不好、不平和、爱生气、习惯与人争吵的话,这样就会大大的增加了患者的心脏负担,会使心功能出现障碍,而这就会为心力衰竭的出现埋下了不良的因素,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太过生气。
3、贫血
如果发生贫血,就会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会降低血液为心脏运输氧气和养分的功能,这样也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疾病,并且这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3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因素。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水,电解质紊乱.
4. 妊娠,输液,补盐过多过快
5.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分娩、体力劳动、暴怒。
6 .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7.治疗不当: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等。
4心力衰竭的食疗偏方
充血性心力衰竭
组成:附子(先煎3小时)15~30克、党参24克(或人参6克)、桂枝9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红花6克、葶苈子12克、车前子30克、灸甘草9克,用法:上方每日1剂,浓煎成200毫升,分3次服,7~10日为一疗程,有效者,休息1天后再服1~2疗程。心衰纠正后,改用归脾汤、生脉散或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善后。功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加减:尿少浮肿明显加木通、防己各12克;心悸不寐加枣仁15克、琥珀6克;气短较重加黄芪15克;痰多加半夏12克、陈皮9克;便溏纳呆加白术15克、砂仁6克;腹水加黑白丑6克;自汗加龙骨、牡蛎各30克;舌红口干去桂枝,加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心力衰竭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灸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功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主治:心力衰竭。
加减:若吐甚可加竹菇、生姜;咳嗽喘息不得卧者酌加苏子、白果、灸麻黄等;若水肿明显,并伴咳吐稀白泡沫痰者,可酌加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苏子、白芥子等健脾利水,祛痰之品;若阳虚明显,畏寒肢冷者,可酌加菟丝子、仙茅、补骨脂温补肾阳之品,或酌加桂枝;或有阴虚表现者则去附片,加麦冬、五味子等;若见阳脱,可用生脉、四逆合方以益气回阳救逆。
5怎么预防心衰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温馨提示: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根据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