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坐立或者弯腰时间久的人,会感觉到腰酸背痛,其实这个时候多半都已经患上了腰椎间盘前突。但很多人对于该病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尤其是不知道具体的临床反应,下面小编就会将所有明显的表现都一一的列举出来,希望可以让大家有所了解。
目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
1、杜仲泡澡
原料:杜仲50克。
做法:直接将杜仲煎水后取药汁,倒入泡澡水中即可,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酸痛。
2、三七母鸡汤
原料:三七10克,母鸡1只。
做法:将母鸡拔毛去杂洗净后,将三七放于鸡肚子中,加水放锅中煲煮2小时候后调味即可食用。每周一次。
功效:活血、化瘀、镇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属气虚血瘀型。
3、首乌酒
原料:生首乌25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生首乌捣烂,浸泡在白酒中24小时后,隔水蒸60分钟,去渣,每晚睡前温饮25毫升。
功效:养血、活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放射性腰腿痛。
4、艾叶醋外敷法
原料:艾叶60克,白醋15克。
做法:将艾叶倒于锅内,小火翻炒,炒到艾叶稍微有点焦的时候,撒入白醋,翻炒片刻后,趁湿热用布包裹,直接敷在腰痛处(注意避免烫伤),并包裹束紧。
功效:散寒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
2腰椎间盘前突有哪些症状?
1、下肢麻木、冷感及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冷、发凉。而且间歇性跛行的产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与腰椎管狭窄相似。
2、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3、腰痛:95%以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4、下肢放射痛:80%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可行走,呈跛行状态;重者需卧床休息,喜欢屈腰、屈髋、屈膝位。
3腰椎病的几种常见特征
坐骨神经压痛
沿坐骨神经的径路,自臀部至后大腿后方奈窝、腓骨头前下方至内外踝后方等,可有压痛。原因为椎间盘的髓核压迫神经根,坐骨神经变得比较敏感,有时压于坐骨神经的有关分支,也可以引起疼痛。
一般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椎旁肌肉紧张,可引起步态僵硬,身体前倾,前屈 10°—20°及不同程度的侧位;腰肌痉挛患侧骨盆上移,下肢多呈略屈姿势,常用足尖着 地、用手扶信臀部、跛行等。这些体征为一种保护性反应,可避免坐骨神经紧张。
脊柱运动受限
有90%以上的患者腰部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较明显的是前屈受限。这是因为腰部活动,如站立、走路、弯腰或负重等,都可增加椎间盘的压力,而加重了腰腿痛的结果。
腰部压痛点
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大多数在纤维环破裂处有明显压痛点。重压后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有明显压痛点所占体征比例的80%左右。这对于诊断及定位都有现实意义。
脊柱偏斜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征性体征之一。原因是多数患者的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弯产生的原因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其目的仍然是减少神经根压迫和紧张。
4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自我缓解
1.弯腰和转腰锻炼法是最好的缓解方法了,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天早晚做一次,按照中等的速度,稍微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还要循序渐进。
这种锻炼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腰部得到很好的放松,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我们的腰部康复是非常不错的。
2.其次,我们可以按摩一下肾俞穴,每天按摩两次,按摩到有酸痛感并且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
肾俞穴属肾经,经常按摩肾俞穴可以有效的祛腰痛,治疗很多腰部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应该注意什么
1.首先,患上腰椎间盘突出那么最好睡硬板床,不要睡软绵绵的床,因为睡硬板床可以有效的减少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2.虽然天气渐渐变暖,但还是要注意腰部的保暖,尽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要戴一个护腰带,加强腰背部的保护,这样做还有利于腰椎病的恢复。
3.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比如拖地板等家务活尽量不要做,疼痛期缓解以后也要注意适当的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5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预防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2.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3.做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经常弯腰劳动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宽腰带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宽腰带只能在劳动时应用,平时要解下,否则可导致腰部力量减弱,甚至腰肌萎缩,反而产生腰背痛。无论什么劳动,什么职业,在某个固定姿势下,劳动时间都不要太久。特别是弯腰或反复扭转身体的工作,要定期更换姿势,使疲劳的肌肉得到休息。汽车驾驶员长期在坐椅上承受颠簸、震动,久而久之,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加,易引起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所以驾驶员要有一个设计合理的坐椅,注意坐位的正确,避免或减少震动。驾驶期间要适当的让腰部活动和休息。
4.戒烟
吸烟过多也能发生腰背痛,这是因为烟叶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缺血缺氧,椎间盘营养状况恶化,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同时,吸烟可引起咳嗽,严重的咳嗽又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促进椎间盘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故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