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妈妈们在宝宝刚出生后会发现宝宝打哈欠的情况,人虽然小,可是打哈欠的动作特别的可爱,有好多的妈妈会注意不到婴儿打吻合的细节,可是如果婴儿一直有这样的情况,做妈妈们的就要注意了,看看宝宝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那么新生宝宝打哈欠是怎么回事?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目录
1宝宝长高的规律
对于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家长们了解多少呢?宝宝长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家长们应该抓住自家宝宝长个子的规律,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实际上,儿童骨骼的发育与季节是有关系的,此外,合理的营养、科学的饮食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不具有助长功能,宝宝长个儿需要多种营养素协同“作战”哦!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长高的一般规律:
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至一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各位爸爸妈妈有概念了吗?赶紧对照看看自家宝宝长个子的速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吧!跟不上长个子节奏的就要想想办法了哦!
2孩子要长高抓住春天好时机
莫负春光好,如何抓住这个黄金季节,让孩子们个头长高一大截?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规律可循? 孩子已经比同龄人矮半头了又该怎么办?就此我们采访了大坪医院内分泌科闫振成副主任,各位家长不妨听听专家的建议:
制订长个计划前不妨测测骨龄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是决定孩子长高潜力的核心指标,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假设有两个10岁女孩,身高都是139厘米,但一个骨龄只有9岁,说明还有5年左右的生长空间,成年身高应该可以长到165厘米以;另一个骨龄却已达到12岁,生长发育潜力就会大大减少,成年身高大约只在150厘米左右。所以,同样年龄同样身高的孩子,终身高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闫主任建议家长每1年给孩子测一次骨龄,特别是提前性发育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样家长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另外,骨龄检测必须到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费用为60元左右。
3给孩子补钙千万别犯这4个错
错误1:过量补钙
一个劲儿地给孩子补钙,非但不能起到家长所期望的结果,反而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隐患。钙与孩子骨骼生长相关,但并不是孩子吃得多,钙就吸收得多,人体通过饮食摄取钙是有一定的比率的,多余钙质的排出会加大宝宝身体的负担,如加大胃肠道、肾脏的负担等。过度的补钙,还可能会导致孩子食欲不振、便秘,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导致高钙尿症等。
错误2:喝骨头汤补钙
动物的骨头中确实含有非常多的钙质,几乎占到了全身含钙量的90%以上。但是这种钙属于生物钙,很难与骨头分离,即使通过长时间的熬制,产生出容易供人吸收的游离钙的量也是微乎其微的。有人做过检测,把1公斤肉骨头炖汤,两小时后再测汤中所含的钙仅有20mg左右,远不及一杯250ml牛奶中所含有的高达近300mg的钙量。
错误3:补钙不补维生素D
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金钥匙,服钙片时应适量口服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或者让孩子多晒太阳,否则就是吃再多的钙片,孩子照样会缺钙。
错误4:吃奶片补钙
一些家长给孩子吃奶片补钙,因为“牛奶干吃片每板营养与一杯鲜奶的营养含量相当”,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从吸收的角度看,鲜牛奶中包含的钙等营养物质较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牛奶片在烘干和压制等生产过程中,其中的钙等营养物质已经固化,并且通过多道生产工序,人体对其的吸收率远没有鲜牛奶高。其次,鲜牛奶中除含有高质量的钙外,还含有蛋白质、铁、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都是奶片无法相比的。牛奶片不仅不能作为替代牛奶的补钙食品,多吃反而对身体有害。
4宝宝容易呛奶怎么办
婴儿经常会出现呛奶现象。有些妈妈,看见宝宝呛奶会手忙脚乱,这样的后果是不能令宝宝舒服一点,而且严重时宝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本文综合宝宝呛奶处理的急救方法,爸爸妈妈要细心的留意了!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5新生宝宝打哈欠是怎么回事
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约为6秒钟,在这个时间里人双眼紧闭,耳朵几乎听不见周围的声音,全身的神经和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打哈欠的时候,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休息,能够对人体起到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通常,人是在想要睡觉的时候打哈欠,然而,人在大脑缺氧的时候也会打哈欠。人体打哈欠是在进行深呼吸运动,这种深呼吸运动能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排出较多的二氧化碳,使人体的精力更加充沛。人在困乏时会哈欠连连,这是在提醒人体大脑疲劳了需要睡眠休息,而当人在开始紧张的工作时候,往往也会哈欠不断,这是人体在借助深呼吸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动力。
当宝宝的肺脏周边的组织察觉到肺里的氧气浓度降低的时候,宝宝就会通过打哈欠来吸入更多空气以保证足够的氧气。当宝宝长时间哈欠连连的时候,妈妈一定不要大意。若是宝宝的房间里有绿色植物,最好将他们移走,以免这些绿色植物跟宝宝抢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