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是准父母们很重视的事情,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很多准父母就开始通过抚摸胎儿、让孩子听音乐、为宝宝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方式对胎宝宝进行胎教。最近一段时间,一种用手电筒对胎儿进行“手电筒胎教”的方法在准妈妈当中十分盛行,一些准妈妈在好奇尝试的同时也提出疑问,专家也对这种胎教法持保留意见,与其尝试没有科学定论的手电筒胎教,倒不如采用那些传统的方法更“靠谱”,那么怎么胎教安全呢?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孕期胎教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拍打“胎教”?
有人建议,当胎儿踢肚子时,母亲可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儿再踢,母亲就再拍打。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据说,生下来的宝宝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方面都能获得最高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告诉你真相:
从刚生下来宝宝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小宝宝除了要吃东西填饱肚子睁开眼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就连大小便他也可以闭着眼完成。准妈妈需要避免的胎教误区,对新生的宝宝你会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地去拍打他吗?而且,当他还在腹中的时候,胎动并不是闲来无事在和你做游戏,他可能是伸个懒腰,或换个睡姿。你对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烦躁不安,这并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音乐“胎教”?
在一些“胎教”课上,你肯定这样地记录着:怀孕5个月时进行音乐胎教。每次5~12分钟,6个月后,每次20分钟,一天1~2次。连音箱摆放的位置都有讲究,放在1米左右处,扬声器对着腹部,分贝在65~75.不仅胎儿听,准妈妈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告诉你真相:
用声音来刺激胎儿,无非是想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而实际得到的结果是胎儿的听力阈值下降了。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它有可能对胎儿造成易干扰和易激惹性。准妈妈需要避免的胎教误区,也就是说,本来给胎儿一定音量的声音才能引起他的反应,而现在,一个比原来音量还要低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表面上看起来,胎儿变得伶俐了,但实际上,是胎儿得不到安静的环境,神经变得紧张了。
现在常推广的“胎教”方法,都是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胎儿进行刺激。准妈妈需要避免的胎教误区,而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并且,现在所发表的各种论文,其中所采用的实验都是生理学实验。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科学结论。所以准妈妈们不能盲目地相信和遵循这些“胎教”方法。
2准妈妈需谨慎采用新奇胎教法
胎教,是准父母们很重视的事情,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很多准父母就开始通过抚摸胎儿、让孩子听音乐、为宝宝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方式对胎宝宝进行胎教。
最近一段时间,一种用手电筒对胎儿进行“手电筒胎教”的方法在准妈妈当中十分盛行,一些准妈妈在好奇尝试的同时也提出疑问,专家也对这种胎教法持保留意见,与其尝试没有科学定论的手电筒胎教,倒不如采用那些传统的方法更“靠谱”,比如为准妈妈们营造舒适愉快的环境、准备丰富营养的饮食……
好奇准妈妈的疑问: 光太强,会不会伤了宝宝的眼?
“我怀孕8个多月了,进行手电筒胎教用的是一种白光的手电筒,灯光直射我自己的眼睛会觉得刺眼,请问用这样的手电筒胎教的话会不会伤害孩子的眼睛?”“上周听了一个针对孕妇的讲座,说4个月以后可以用手电筒进行胎教,当天晚上我就好奇地用家中的手电筒试了试,当打开手电筒时宝宝好像真的动了一下,当时只觉得好玩,后来才发现我家的手电筒光还是很强的,这样的强光是否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影响?”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手电筒胎教法”,发现文中是这样叙述的:孕妇在怀孕5个月左右时,每天参照自己的作息时间,用4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通过腹壁照胎儿头部,每次5分钟左右,结束前可以连续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还说这种胎教法的好处在于“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可以促使胎儿对光线的灵敏反应及视觉功能的健康发育”、“培养宝宝的规律生活”。
【专家】谨慎采用新奇胎教法
这种“手电筒胎教法”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吗?专家们对这种胎教方法都持保留意见。“这种方法的确很新奇,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在任何的专业书籍中看到过这种胎教方法,也没有在临床上指导孕妇用这种方法进行胎教。”专家说,这种胎教法只能说是一种探索,究竟效果如何,目前很难做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对待这种胎教法一定要慎重,决不可肆意施行。“如果孕妇用光线刺激腹中的胎儿,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睡眠,从这一角度讲反而不利于胎儿的发育。”专家分析。
还有妇产科专家提出如果手电筒的光线较强,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视力发育,原因是通常胎儿的视力较弱,害怕强光刺激。
【好奇温馨提醒】
胎教不当反而害了宝宝前些年,曾流行一种将耳机放在孕妇腹部让胎儿直接听音乐的胎教法,但不久就接连发生接受过这种胎教的新生儿听力受损的事件,让这种流行的胎教法销声匿迹。
“胎教和优生优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生活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专家说,准妈妈们不要轻信社会上流传的胎教法,尤其是那些让人感觉很“新奇”的胎教方法,别说一般的市民,就连妇产科专家也无法分辨。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盲目为胎儿“胎教”倒不如采用那些传统的胎教方法。
专家说,胎教的目的是为胎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启发或保护胎儿的潜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心境与情绪,因此一旦怀孕后,家人应该为孕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孕妇也应该尽可能过有规律的生活,每天适量散步,饮食也要注意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可以让孕妇听悦耳动人的音乐,但并不是让胎儿直接“听”,而是通过妈妈的耳朵“听”音乐,在妈妈的保护下,舒畅安全地成长。
3孕期抚摸胎教不等于乱摸
抚摸胎教之爱抚法
通常情况下,抚摸胎教可以分为爱抚法,指压法,拍打法和运动法,这四种方法可以连贯进行。那么,接下来我们先来说说爱抚法,首先,孕妈妈或者是准爸爸可以用双手从上至下,从左至右,轻柔缓缓地抚摸宝宝。其次,当感觉到胎宝宝动的时候,要想象你自己的双手真的爱抚在小宝宝身上,然后充满幸福感,深情地对宝宝说:“宝宝,妈妈爱你。”每次持续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抚摸胎教之指压法
指压法的方法是,孕妈妈或者是准爸爸用食指或者是中指轻轻的触摸胎宝宝,然后放松。一般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胎儿是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的。不过,随着抚摸胎教的进行,胎宝宝就会慢慢和妈妈变的十分默契。指压法每次持续3分钟左右。
抚摸胎教之拍打法
所谓的拍打法,就是指孕妈妈拍打被胎宝宝踢的部位。这种抚摸胎教的方法可以也很好的训练宝宝的运动能力。
首先,当孕妈妈感受胎宝宝做踢腿动作的时候,孕妈妈可以轻轻的拍打被踢的部位,接着在等待宝宝第二次的踢腿,就这样持续几次之后,孕妈妈可以试着拍一个部位,这样你会发现宝宝就会朝着那个部位踢。此外,要注意的是,在做这个拍打法的时候要注意,孕妈妈选择的部分不要离胎儿自己踢蹬的部位太远。
抚摸胎教之运动法
当孕妈妈做完上面三种方法之后,就要采取运动法了。主要做法都是,孕妈妈或者是准妈妈要双手轻轻的推动胎宝宝,让宝宝在子宫里面“散散步“。做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每次3分钟左右即可。
4孕期应将各种胎教综合运用
游戏胎教——跟胎宝宝玩游戏吧
胎宝宝在第7个月的时候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互动游戏,在子宫内伸个赖腰,打个呵欠,或踢一下子宫壁,玩弄一下身边漂浮的脐带等,这些都会使胎宝宝感到很满意,很快乐。那么,你和老公不妨多和宝宝互动一下,做做游戏,这对于宝宝智力的发育是有益的。
对话胎教——与胎宝宝唠唠嗑
?每天和胎宝宝说说话,可以使他保持快乐的情绪,准爸爸更是应每天坚持。对话的时间不需要长,内容可轻松、愉快些,可重复地练习,胎宝宝是喜欢重复以前的对话的。
?音乐胎教——一起听听音乐0巴
?胎宝宝能感受到子宫外的音乐旋律,并从中体会到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你会从美妙的音乐中感到自己在追求美、创造美,这种美好的感受和情绪会使得胎宝宝也感觉格外良好。此外,现在听听音乐对胎宝宝右脑的艺术细胞发育是有利的。
?情绪胎教一一多想象未来的美好生活
胎宝宝的感觉是敏锐的,通过你的情绪,他会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这对他未来与你之间的亲子关系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你不妨时常想象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你们一家人的美好生活,这会让宝宝感觉幸福,期待自己的降生。
5孕妇胎教音乐讲方法
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这时进行胎教,确实能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成长。但许多孕妇进行胎教时,却是直接把录音机放在肚皮上,这是不正确的,甚至可伤害胎儿的听力。
4~6个月胎儿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轻者,婴儿出生后可能听到说话声,却听不见高频的声音;重者将会给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因此,孕妇千万不能将传声器贴在腹部进行胎教。
大多数父母以为让婴儿长期听音乐,一方面可以安抚婴儿,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婴儿温和的个性。但婴儿如果常听音乐,却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婴儿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
立体声音乐危害更大
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尤其是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时间一长,就会使婴儿的听力受影响。调查发现,经常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婴儿,年龄越小,听觉器官受损程度也就越严重。因此,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婴儿用耳机听,以防对婴儿听力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