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美食爱好者来说每天都能吃到不同的食物能够让自己觉得非常的幸福,然而在品尝食物同食,由于很多人缺少运动特别容易引起身体肥胖,这样在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会让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容易引起脂肪肝出现,脂肪肝虽然不会给我们带来疼痛感,但是一旦引起动脉硬化就会影响到生命安危,单纯性脂肪肝的治疗方法有什么?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目录
1脂肪肝患者能够喝葡萄酒吗
脂肪肝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肝脏消化受到一些食物刺激导致的病变,所以对于葡萄酒这种酒类,脂肪肝患者在生活中是最好不要喝的,因为脂肪肝患者喝葡萄酒会加大肝脏的消化能力和代谢能力,不能给时间肝脏修复,这样可能会导致脂肪肝这种疾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的,希望你们可以重视。
脂肪肝能喝葡萄酒吗
对于脂肪肝这种疾病的发生,患者在生活中就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最好是不要食用一些加重肝脏代谢的食物,因为酒精这种东西对于肝脏的影响是最大的,你们在生活中喝葡萄酒对于脂肪肝是有很大影响的。
脂肪肝不可以喝葡萄酒,这主要是因为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中均含有酒精成分,而酒精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进入人体后不仅可直接损害肝脏,而且还会妨碍其它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消化、吸收与代谢,有效抑制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功能,从而诱导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这对脂肪肝病情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得了脂肪肝不能喝酒,包括白酒、红酒以及所有含有酒精的饮料。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 重者病情凶猛主要表现为肝脏受损的表现。一旦发现脂肪肝应及时予以治疗,其比较常用的是“甘道芯”缓释茶,它结合了所有的优点于一身,既具有药物的治疗功效,又具有缓释茶的调理作用。
酒精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害肝细胞!鸡蛋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修复肝细胞和维持血浆清蛋白正常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但是血氨升高时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选择植物蛋白比方说豆制品!如果已经有脂肪肝 的诊断,建议你还是尽量减少喝酒的,注意饮食治疗你的脂肪肝。
2单纯性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1、肥胖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
2、酒精性脂肪肝: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治疗要从限制酒精摄入开始。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导致脂肪肝,应及时恢复正常饮食。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可给予高蛋白质饮食或输入氨基酸。
3脂肪肝瘦身误区
酒精性脂肪肝易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在整个病程的进展中,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一旦出现症状到医院检查,肝病就有可能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如能早期发现脂肪肝,及时戒酒,加强营养,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病情尚能恢复。患者应遵从医嘱,严格戒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辅以补充肝脏营养的特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进行清除脂肪肝、排除毒素、保肝、抗纤维化等治疗。
有—些人认为,患了脂肪肝就一定是高血脂,就要吃降血脂的药,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专家指出,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是单纯降血脂有时会加重脂肪肝。至今,国内外尚无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正规临床试验结果。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
许多白领人士长期坐在办公室,活动量少,导致体内的养分过剩转化为脂肪肝。此类人群要特别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增加运动。
4脂肪肝是怎么引起的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查看详情>>5脂肪肝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 B,Apo E,Apo 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 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 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 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二、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的超声波图像主要表现为回声波衰减,按其衰减的程度,脂肪肝可分为3种:
(1)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可见。
(2)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
(3)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回声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认。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灵敏度达95%。
2.CT检查 脂肪肝CT图像与实时超声(US)图像表现不同。CT诊断的准确性优于B超,主要表现为肝密度普遍或局限性降低,甚至低于脾及肝内血管密度,而相比之下,门静脉内回声增强,密度降低与脂肪化严重程度相一致。动态的CT变化可反映肝内脂肪浸润的增减。弥漫性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的密度普遍低于脾脏和肝内血管密度;重度脂肪肝时,肝脏CT值可降至10Hu左右(正常肝的密度比脾脏高6~12Hu)。增强后CT扫描,脂肪肝的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有时血管可变细、变窄,但无推移、包绕现象,有助于鉴别肝癌与脂肪肝内的灶性非累及区(正常“肝岛”)。
3.MRI检查 一般认为其价值较US和CT为小。脂肪肝的磁共振(MRI)表现为全肝、一叶或灶性脂肪浸润,自旋回波(SE)序列和反转恢复(IR) 脉动序列的T1加权信号正常。短的IR序列和SE的T2加权像信号可稍高,但只显示脂肪的质子像;脂肪浸润区为高信号,肝内血管位置正常。近年有人用 MRI测定肝组织脂肪含量。
4.肝活检 是确诊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在B超引导下抽吸肝组织活检远较过去盲目肝穿刺法准确、安全。活检的意义在于确定肝内是否存在脂肪浸润,有无纤维化以及排除非创伤性检查中难以鉴别的占位性病变,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亦有指导价值。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